不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西京学院积极开展风险警示教育

近年来,校园贷风险逐渐显现,有关校园贷过度消费、冒名借贷、暴力催收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校园贷的乱象令人担忧。每年的开学季,一些不良网贷平台企图借机利用校园网贷诱骗学生办理贷款业务,威胁学生权益,危害校园安全。

西京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校园贷风险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拒绝网络贷款。

不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西京学院积极开展风险警示教育

实施专项清查,净化校园环境。

为美化校园环境,整治“牛皮癣”乱像,防止“校园贷”业务的传播,制止校园网贷在校内的宣传活动,防止诱骗大学生“校园贷”事故再次发生。西京学院动员后勤部门和各级学生组织,加大对全校范围内如公共卫生间、教室走廊等“校园贷”小广告的清理力度。同时,加大对不法人员张贴各类广告的监督检查力度,引导教育广大学生积极加入净化校园环境行列,真正使学校环境清新,校园美丽。

不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西京学院积极开展风险警示教育

开展主题班会抵制“校园贷”。

西京学院举办开展抵制“校园贷”主题班会,辅导员围绕具体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不良网贷风险认识、寻找和分享了防范方法。学生纷纷表示要在以后外出实习和工作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的合格大学生,坚决抵制网络贷款和小额贷款等利诱。

组织开展“校园贷”风险防范主题讲座并观看宣传片。

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对网络贷款的甄别与防骗能力。西京学院举行专题讲座,老师结合实际,用详实的数据和事实展示诈骗及校园贷给师生及其家庭带来的极大伤害和造成的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深刻揭露诈骗及校园贷的严重危害性。帮助学生了解网贷借贷的危害、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及政策和法律,增强了学生自我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学校各班组织学生观看校园贷风险防范主题宣传片,通过影片了解校园贷的危害事件不断发生,个别大学生仍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的虚假宣传,向其借款用于消费,最终陷入“套路贷”“高利贷”的陷阱,把“小贷”滚成“巨债”,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造成巨大伤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观看影片后学生深受感触,就坚决抵制“校园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制定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密切监测学生动向。

西京学院学生管理部门持续完善预警机制、监测机制和处理预案,密切关注校园网贷业务传播途径,监测学生动向。不定期组织各班级开展校园不良网贷的摸底排查,充分发动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参与网贷情况和消费倾向,及时发现不良网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发挥学生组织、社团、班团等学生骨干作用,扩大信息监测范围,强化校园网贷信息报送工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及早处置,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消除安全风险隐患,保障校园安全。

不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西京学院积极开展风险警示教育

开展情况排查,疏导心理问题。

西京学院各班级组织心理委员及班委会开展“校园贷”隐患排查工作,充分了解各班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并进行情况排查。发现涉及“校园贷”的学生及时报告辅导员,由辅导员进行谈话疏导其心理问题,减少“校园贷”事件对其造成的心理阴影。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告知其“校园贷”风险和安全隐患,防止学生继续陷入校园贷陷阱。同时,辅导员积极保持与其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了解学生情况,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心理问题疏导和思想教育引导工作。

广泛开展资助教育,线上线下宣传资助政策。

西京学院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广泛宣传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在《新生入学须知》中详细介绍“资助工作体系”,并将《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随录取通知书寄给每一位新生,确保新生知晓政策。同时,通过微信平台、新生QQ群等多种渠道,及时有效地记录反馈新生的来电信息和受助需求。班级辅导员扎实推进精准资助,开展资助宣传,切实做好学生入学资助工作。

大学生群体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攀比。目前国内不少大学生关于理财的教育远未跟上,其在对金融知识方面仍显欠缺的境况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金钱观消费观。至少能在学生超前消费时,能获得校方的理性提醒,谨防其坠入财务“陷阱”。

不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西京学院积极开展风险警示教育

长期以来,西京学院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针对“校园贷”的教育引导,针对已经介入“校园贷”的学生做好专项教育引导、跟踪疏导,分别建立用于普适性和特殊性大学生“校园贷”的教育引导机制。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控能力,避免盲从型消费和炫耀型消费,树立科学消费观。(来源于西京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