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可科技客戶集中度超六成,頭部客戶或已流失

杭可科技客戶集中度超六成,頭部客戶或已流失

作者/山芙,發自廣州

壹財信9月25日消息,迄今成立七年左右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可科技"),近期開啟上市計劃,計劃募資超過5億元資金,用於投資鋰離子電池智能生產線製造擴建和研發中心建設。

反觀身後,杭可科技業績暴增,而毛利率卻畸高異於同行;大量預收賬款支撐業績,展現公司產品業務良好的發展態勢,而存在大量應收款項的賒銷情況,則令人不解;多年來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均佔公司營業收入的六成以上,對大客戶的依賴程度可見一斑。截至2018年中期,曾經的頭部客戶韓國三星和日本索尼已不再出現在杭可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之列,或已流失?

毛利率畸高異於同行

營收模式顯疑雲

成立於2011年的杭可科技,是杭州一家致力於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的後處理系統設備提供商。

2015-2017年,杭可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8億元、4.1億元、7.71億元,2015-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59.01%、87.95%。2018年,杭可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05億元。

淨利潤方面,杭可科技2015-2017年分別實現淨利潤5,714.44萬元、9,192.01萬元、18,058.71萬元,2015-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60.86%、96.46%。2018年,杭可科技實現淨利潤1.37億元。

而業績連年暴增的背後,杭可科技的毛利率表現,卻異於變動趨勢。

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48.53%、45.11%、49.82%、49.74%。而同行可比企業先導智能、贏合科技的毛利率不僅逐年下滑,2017年和2018年中期甚至比杭可科技少了十個百分點左右。

除了毛利率,杭可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也高居不下。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的資產負債率為76.08%、61.19%、64.04%、64.88%。

2017年末和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無長短期借款,負債總額主要為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構成。

其中,杭可科技預收款項的規模逐年增加,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預收款項金額分別為1.97億元、4.54億元、6.46億元、8.19億元,佔負債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4.28%、59.29%、54.88%和58.20%,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26%、110.79%、83.73%、162.27%。

也就是說,預收款項主要系根據合同條款收取的合同首付款和發貨款,體現了杭可科技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公司另一面是高企的應收款項。

《壹財信》注意到,2015-2017年,杭可科技的應收款項分別為0.72億元、1.14億元、1.96億元,佔當年營收比例分別為27.87%、27.77%、25.48%,2016-2017年的應收款項分別增長58.42%、72.43%。到了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的應收款項躍至2.89億元,佔當期營收比例高達57.25%。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杭可科技有大量預收賬款支撐業績,展現公司產品業務良好的發展態勢,為何仍然存在大量應收款項的賒銷情況,令人不解。

客戶高度集中

三星索尼或已流失

除了高企的負債和應收款項,杭可科技的廠房存安全隱患、前五大客戶高度集中的問題。

根據招股書,2017年9月,杭可科技因廠房內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有效、佔用消防間距等原因,受到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蕭山區大隊處罰,罰款共計1.35萬元。

此外,《壹財信》也注意到,一直以來杭可科技收入的主要來源則均系前五大客戶貢獻。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比例分別為84.92%、80.04%、63.7%和76.53%。多年來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均佔公司營業收入的六成以上,對大客戶的依賴程度可見一斑。

近年來,杭可科技的客戶主要為韓國三星、韓國 LG、日本索尼、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比克動力、天津力神等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主要客戶高度集中。

雖說杭可科技合作的公司都是具有較高行業地位和知名度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但大客戶一旦流失,或將影響杭可科技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客戶中韓國三星和日本索尼多年來一直佔據杭可科技大客戶的重要位置。但自2018年起,杭可科技重點銷售客戶隨銷售收入發生了轉移,樂金化學、鄭州比克的比例躥升,而曾經的頭部客戶韓國三星和日本索尼已不再出現在杭可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之列。

2016年以來,國內掀起了大規模的動力電池產能擴充浪潮,動力電池的投資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已顯現產能過剩苗頭。引致各路資本湧入分食,鋰離子電池行業出現了企業數量過多、產能分散、低端產能快速擴張、核心技術缺乏等現象。

在此背景下,計劃募資超過5億元的杭可科技,用於投資鋰離子電池智能生產線製造擴建和研發中心建設,是否將會迎來市場的“用腳投票”?

注:本文為《壹財信》-1caixin.com原創,轉載須註明完整來源,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