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缺席2018背後:評審之一被控性侵、貪汙、洩密

诺贝尔文学奖缺席2018背后:评审之一被控性侵、贪污、泄密

【綜合】2018年10月的諾貝爾獎頒獎周,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醫學獎在內的自然科學獎都已頒發,而本年度的文學獎早在5月8日就已確定暫停頒發,並預計將在2019年補發今年獎項。這是該獎項自1943年以來首次缺席。文學獎缺席,源於負責頒發該獎的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持續發酵的性侵醜聞。

不只是頒獎學院的性侵醜聞,諾貝爾獎近年來不斷被質疑,評選機制過時、評選過程不透明、獲獎者性別不平等屢遭詬病。

醜聞

文學獎評審被控性侵、貪汙、洩密

2018年10月的諾貝爾獎頒獎周,文學獎缺席。這是該獎項自1943年以來首次缺席。

上海界面新聞報道,本年度的文學獎早在5月8日就已確定暫停頒發,取消原因在於負責頒發該獎的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自2017年11月就深陷於持續發酵的性侵醜聞。

一切始於一場針對法裔瑞典攝影家讓·克勞德·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的指控。在2017年的“我也是”(#MeToo)反性侵運動中,共有18名女性指控阿爾諾在1996年至2007年間實施了包括性侵、強姦在內的多項罪行。

現年72歲的阿爾諾是瑞典學院終身院士、詩人兼作家卡塔琳娜弗羅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後者自1992年起在瑞典學院任職,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審之一。也正是由於這層關係,18位受害女性大多為瑞典學院內部工作人員或是員工的妻女。幾乎所有受害者都由於顧忌學院內部團結以及阿爾諾的威脅,長久以來保持了沉默。

儘管阿爾諾拒絕承認一切指控,但在今年4月,瑞典學院發佈聲明,通過內部調查發現,在這個著名機構中的確發生了“不必要親密關係”的“不可接受的行為”。

對於阿爾諾夫婦的指控不僅僅侷限於性侵,還包括貪汙和洩密。據《紐約時報》和《圖片報》先前的報道,阿爾諾夫婦在斯德哥爾摩還經營著一家名為“論壇”的文化機構,這家機構每年得到瑞典學院1.3萬歐元的資助,共計超過10年,阿爾諾的妻子弗羅斯滕松被懷疑監守自盜。同時,根據《圖片報》的描述,這家機構在當地享有權威,以至於“任何有文學抱負的(女性)作者,在出書之前都會去尋求機構的支持”。

此外,阿爾諾還被懷疑自1996年起向記者和博彩公司洩露諾貝爾文學獎名單,以謀取私利。

诺贝尔文学奖缺席2018背后:评审之一被控性侵、贪污、泄密

9月24日,法裔瑞典攝影家讓·克勞德·阿爾諾因被控性侵、強姦接受審判。(圖片來源:美聯社)

瑞典學院分崩離析 文學獎流產

對瑞典學院來說,一方面,該學院因阿爾諾事件蒙羞,讓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蒙上了一層陰影,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宛若一根導火索,激化了學院內部長久以來的矛盾,暴露出瑞典學院內部僵化的體制。

在《瑞典日報》和多家媒體將醜聞曝光後,瑞典學院內部在如何處理阿爾諾的問題上爆發了激烈爭議。一直以來,瑞典學院由18位終身制院士領導,這18位院士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與學院院長兼常任秘書長丹尼爾斯(Sara Danius)在醜聞曝光初期就與阿爾諾劃清界限並積極委託律師展開獨立調查不同,大多數保守派院士在這件事的態度上顯得模稜兩可。

在今年5月的一次內部會議中,院長丹尼爾斯要求解除阿爾諾妻子弗羅斯滕松的院士職務,這項提議並沒有得到多數院士的支持,理由是“不能因為另一個人的過錯而懲罰一個人”。

因為不滿此次投票結果,三位院士羅塔斯(Lotta Lotass)、奧斯特葛倫(Klas Ostergren)和斯特瑞茲博格(Sara Stridsberg)在5月7日宣佈辭職。三位院士的辭職無疑成了保守派院士攻擊院長丹尼爾斯的口實,其中一位院士恩達爾(Horace Engdahl)公開攻擊院長並稱其是史上最差的院長,並最終導致丹尼爾斯和其他兩位同情院長的院士相繼辭職。自此,瑞典學院分崩離析。

6位院士相繼辭職後,再加上繼院士阿倫(Knut Ahnlund)2012年去世之後一直空缺的名額、以及處於風暴中心的阿爾諾妻子弗羅斯滕松,如今,18名院士中僅有10人還能行使職能。根據瑞典學院的規定,不論是評定諾貝爾文學獎亦或是招募新院士,都需要18位院士中的12位同意,對於僅剩10位院士的學院來說,這種處境無疑是個死結。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學院的院士都實行終身制,儘管有6位院士宣佈辭職,但其實在學院管理上並沒有辭職一說,辭職院士實際仍然佔有名額,直到院士去世。無法湊足12人評委小組,也是此次文學獎流產的最直接原因。

探索

瑞典文化界另起爐灶 設新學院獎代替諾獎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因為性侵醜聞停頒,這是七十餘年來的首次。為了填補今年文學獎的空白,以及消除瑞典學院醜聞帶來的負面影響,100多名瑞典作家表示,將設立“新學院(New Academy)”獎,以替代今年缺席的諾貝爾文學獎,目前已選出4名候選人。

新文學獎力圖透明公開

綜合香港《大公報》、上海界面新聞報道,新學院獎最終得獎人不再由學院決定,而是交由全球書迷投票選出。不過這個臨時機構並不會存在很長時間,在今年年底的頒獎儀式結束後,該機構將自行解散。

與原來諾獎高度保密的傳統不同,新文學獎在提名與評選上試圖做到透明和公開。

新學院是一個非盈利組織,由瑞典記者及作家亞歷山德拉.帕斯卡利都發起。學院稱自身在政治、宗教以及財政上都是獨立的,不與商業利益掛鈎。帕斯卡利都招募了超過百名瑞典作家、演員、記者與文化圈名人組成了新學院。

新學院表示,“當人類的價值屢屢受到質疑時,文學便成為對抗壓制和沉默的反對力量”。新學院希望提醒人們“文學應該與民主、開放、同情及尊重相連”,並找到講述“世界各地人們的故事”的作家。

村上春樹謝絕該獎

今年夏天,新學院發起瑞典的圖書管理員選出了47位提名者,隨後公眾加入,有超過3萬人網上投票,確定了最後4名候選人:瓜德羅普作家孔戴、英國作家蓋曼、加拿大越南裔作家金翠以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81歲的孔戴在80年代以非洲歷史小說《塞古》成名,她在聽到獲提名的消息時,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指自己從未踏入過聚光燈下。

加拿大的越南裔作家金翠今年50歲,她在10歲時逃離衝突不斷的越南來到加拿大。這一經歷成為她三部小說的靈感,包括她在2009年出版的處女作《Ru》。在得知自己成為最終候選人時,她表示“雙腳已經軟了”,稱自己的小說比不上入選名單上的其他任何一部。

尼爾·蓋曼則早已蜚聲世界,他最出名的是系列視覺小說《睡魔》(Sandman)。蓋曼表示能和J.K.羅琳以及瑪格麗特.愛特伍一同進入47人名單,已經是非常棒的事,並對最後獲獎不抱希望。蓋曼還認為,本次評選讓圖書管理員參與提名,是非常好的做法。

而獲得最後提名的村上春樹卻以專心寫作為由,婉言謝絕。村上春樹曾多次陪跑諾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會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獎金。為提供獎金並填補開支,新學院邀請贊助者,還發起眾籌,通過銷售T恤、手機殼等方法籌款。新學院計劃在12月頒獎之後就解散,但它是否能產生如諾獎一樣的影響,美國的圖書銷售商表示這暫時還是未知之數。

爭議

評選機制被認為過時 性別不平等廣受詬病

諾貝爾獎一直以來雖然舉世矚目、備受推崇,但批評聲近年來也不斷出現。

評選模式被指過時

北京“好奇心日報”網站報道,UCSD(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宇宙學家 Brian Keating 說:“諾貝爾獎已經偏離了它創始人的初衷,因此它亟待重組,他們獎勵的是一種過時的科學模式。”

2014 年,分別來自比利時和英國的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 Francois Englert )和彼得·希格斯( Peter Higgs )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希格斯機制”的理論。

然而,這項發現並不只是他們二人工作的結果。同物理學界的許多理論設想一樣,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Anderson)、羅伯特·布繞特(Robert Brout)、傑拉爾德·古拉爾尼克(Gerald Guralnik)、理查德·哈根(Richard Hagen)和湯姆·基布爾(Tom Kibble)等知名物理學家也參與了此項研究。然而,他們並沒有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批評諾貝爾獎這種過時的獎勵機制。

天文學家皇室成員 Martin Rees 認為,諾貝爾獎歪曲了與科學最相關的民眾意見。“只有三位科學家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物理和醫學獎(即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人不能超過 3 人),” Lord Rees 說,“忽略了數學,也忽略了計算機、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和環保科學。”

1895 年,諾貝爾獎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時,還只有自然科學獎、和平獎和文學獎。一個多世紀過去了,今年的諾貝爾獎依然沒有改變,與當今世界飛速的發展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諾貝爾獎也常常忽略一些自然科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如Ramakrishnan 指出週期元素表的創造者 Dmitri Mendeleev 和發現原子核裂變的 Lise Meitner 本應獲得諾貝爾獎,然而名單上卻沒有他們。

高度保密性、性別不平等廣受詬病

高度的保密性讓諾貝爾獎變得愈加神秘,不為外人所知。而獲獎者又像被捧上神壇的天才,受到社會的高度讚譽。在公眾的印象裡,自然科學只是由一兩個科學天才——通常是白人男性——創造出來的。他們的工作背後沒有廣泛的支持。獲獎者被神化了。

有不少科學家為自己的研究努力而感到憤憤不平。2003 年,雷·達馬丁(Ray Damadian)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發了一系列整版的廣告抗議稱,他在發明磁共振成像中的貢獻應該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但卻被不正當地拒絕了。他告訴《紐約時報》,“在週一早上醒來看到自己被剔除在了歷史之外,這是我無法忍受的巨大痛苦。”

此外,性別不平等也是諾貝爾獎廣受詬病的一個問題。迄今為止,只有三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還有,即便是最優秀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領域也仍然是狹窄的,而不少被捧上聖壇的諾貝爾獲獎者開始肆無忌憚地在其它非專業領域發表言論。此舉被大眾所批評。

Keating 說:“歷史上也有團隊被授予諾貝爾獎的情況。合作發現引力波的團隊和 Higgs boson 應該獲獎,長期授予科學天才的頒獎模式可以休矣。那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改變。”例如, 2007 年, Al Gore 和整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因為在氣候變暖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獎。紅十字會也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才是諾貝爾獎應該努力的方向。(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