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人心臟兩根血管堵塞70%,還沒有胸痛的感覺?

桉樹70196224


外行談感想

我本人是三根血管堵95%以上沒有任何感覺,發病上一個月體檢還心電圖正常,幹任何活也沒有感覺,快走及體育鍛煉也沒感覺,當然這屬於個例。

當進入11月份時,天氣比較冷,這時感覺胸骨端疼,開始以為是天冷,脖子露著凍的疼,室內幹活也沒任何不適。但胸骨端疼從50毫米長增加到100毫米長,走路超過400米時不好受,停止走路可緩解。這時意識到身體有問題,上網查胸骨端疼是心肌缺血。趕快到醫院做心電圖,ST段壓低,收住院,但心肌酶正常,說明心肌沒壞死。準備做支架,但做冠狀動脈造影后,三條學管糜漫性堵塞,做不了支架,只能搭橋了。

心腦血管病應該起人們注意的是:1、血脂不正常,跟吃大魚大肉沒有必然的關係,所以不要看千篇一律的文章把高血脂的原因賴在吃大魚大肉身上,吃素也得高血脂、心腦血管病。血脂高有可能20年後顯現心梗。2、頭髮較同齡人過早花白,長相過早比同齡人顯得老,都是心腦血管開始衰老的外在表現。3、耳垂斜紋預示20年後心梗,有的心梗患者也沒有耳垂斜紋,但有耳垂斜紋必定心梗,時間不好預測。4、耳朵上部變的發硬,預示血液向上部泵血不好,血氧含量不高,心肌缺血的表現。5、腿部發涼、怕冷預示心臟泵血力量打不到遠端,有可能心臟輕度或中度迴流。6,a當胸骨端疼痛,b牙疼,不是牙本身的疾病,也不知哪顆牙齒疼,c嗓子疼,不是咽炎,d胸部疼,e胃疼,不是胃病,f放射性後背疼。都應該去三甲醫院診斷,必要時去不同的醫院診斷,因為同樣是三甲醫院也可能誤診。比如發燒不退,在a三甲醫院診斷為肺炎,輸液多日不能緩解,最後終於有一個大夫懷疑是瓣膜有問題,讓去同樣是三甲的醫科大學總醫院就診,結果就是瓣膜有問題造成不發熱。再如在三甲a醫院,根據患者自述胃疼,做了胃鏡查出胃潰瘍,吃了一年的藥,胃疼不緩解,在去b三甲,醫科大學總醫院診斷,結果是心梗,做了支架。在這按胃潰瘍治療期間,極有可能隨時心梗掛掉。所以有病一方面去好的醫院診斷和治療,一方面又要上網學一些知識,用於對自己的病做出判斷。珍愛自己,有病要早預防早治療。


目遇色


冠狀動脈三個分支任何一根狹窄超過70%-90%不一定會發生心絞痛,個別人造影時發現一支完全閉塞了確沒有心絞痛發作史。有沒有胸痛症狀與狹窄程度和冠狀動脈三個分支之間是否在慢性缺血過程中建立起側支循環形成都有密切關係。也有些冠心病患者冠脈粥樣斑塊形成得較快,這種側支循環建立不完全,其代謝功能有一定限度,超過極限稍加活動心絞痛就出現了。

冠狀動脈狹窄和危險因素:家屬史、嗜煙、末控制或根本不知道的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密切有關。因此有心腦血管疾病家屬史、尤其超重和肥胖者要經常檢查身體、嚴格控制體重。發現三高一定要極積治療,有時狡幸心理會要你的命。

無論有無以上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中年人,重複出現活動量增加時胸骨中下1/3處悶痛、氣急、缺氧感或咽喉部被拤緊的束痛想,休息後緩解、再活動後重復出現,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迅速緩解提醒你冠狀動脈狹窄相當厲害了,應該立即去醫院檢查。最怕的是沒有徵兆突發斑塊破裂的急性心肌梗死,這種胸痛多數人難以忍受或有種瀕死感,時間往往超過15-20分鐘以上,合服硝酸甘油也無效可能已發生心肌梗塞了,部分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會表現為上腹從未有過的難受、不適、疼痛,能否及時送醫院、快速診斷、及時治療、搶救就看你運氣了。最後強調一句未及時搶救、治療的心肌梗塞患者平均死亡率在30%左右,不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2018.10.4


我想說點真話


這種情況,講究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的環境,方式,飲食,以及心態,對身體的五臟六腑器官機能和織以及細胞的營養物質失衡成度各有不同,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結果一定是有所不同,也就有因人而異的說法。這種心血管病,屬於慢性綜合症,並非單一的血管堵塞問題,具體詳細的病情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定,在中醫之道里叫病標,在五臟六腑,織組,體質,系統等綜合問題都需要解決。若在治標之策上,在醫院裡做搭橋手術,在西醫的思維角度,這個就可取。在中醫醫學的思維角度裡,是不可取,因為治標不治本,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就如同農民拔草,只把掉草苗,根沒有挖起來,過後又長出來了。做手術搭橋,醫院的手術費不說,就病症而言,做手術風險大,手術後康復還要吃西藥,藥還有副作用,本身病人體內代謝系統,消化系統都有問題,西藥的副作用更增加病人的臟腑傷害度,雖然不會馬上體現,馬上病發出來,對健康長壽都有害無利。這種做法不符合人體生命的自然規律。中醫醫學做法,在對病人的身體病症情況作具體詳細的瞭解,再對病人作病症的辯證,診斷病症的輕重成度,分出病症的母病與子病,以及體質的性質。才開始作治療的方案,明確是先補後調,還同調同補,方案的藥用量大小,療程。根治病症,不但在用藥上要溶血栓以及通血管,還需增加食療配合等綜合來治療,還要在病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日常心態的平衡,只有把病人的體質,五臟陰陽,主病器官組織機能,人體酸鹼度等平衡方能算治標又治本。











客家凡夫俗子


回答:

一、首先說明人的生命力是頑強的,但是有時也是脆弱的(人為的);只看我們怎麼樣去對待她,其結果是天壤之別,生死立見分曉。

二、現實現象,據報導近幾年有鍛鍊時猝死的、有跑步時猝死的、有在健身房健身時猝死的、有多少高管中年猝死;因為啥?就是因為血管堵塞到70%或80%沒有症狀,再向前邁進一小步的下場就是急性猝死。

三、為什麼兩根心血管堵到70%沒有胸痛的感覺呢?因為我們平常都是緩慢動做,剩餘30%血管的血流量就能基本維持,所以沒胸痛的感覺;一旦活動度加大、需氧需血量增加堵塞處承受不了,就會出現堵死或破裂出血導至猝死。

四、沒有胸痛不等於沒心血管疾病,所以對自己的心血管要有所瞭解和掌控,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後患。

五、預防,預防是重要的環節、比治療意義更大,一是飲食要調節合理,二是加強體育鍛煉(重中之重、但要循序漸進);避免血管堵塞,血管的壽命就是人的壽命!

謝謝閱讀![點關注天天有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