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進入爆發期,是時候深入了解當前形勢!

區塊鏈進入爆發期,是時候深入瞭解當前形勢!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區塊鏈進入爆發期,是時候深入瞭解當前形勢!

全球金融巨頭紛紛成立區塊鏈實驗室

從15年下半年開始,由摩根大通、高盛等四十多家大型金融機構組成的R3區塊鏈聯盟,拉開了金融機構探索區塊鏈技術的序幕。全球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成立區塊鏈實驗室進行區塊鏈技術的探索,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代幣、數字票據、跨境支付、股權眾籌、抵押貸款、金融資產管理、互助保險、區塊鏈徵信、供應鏈金融等應用大量湧現出來。在2016年10月18日我國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中,明確將金融定為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具體體現在支付、資管、證券、清結算等多個細分場景。

區塊鏈進入爆發期,是時候深入瞭解當前形勢!

以BAT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也紛紛在金融領域爭先佈局區塊鏈技術:

(1)騰訊牽頭成立微眾銀行,參與發起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推出基於騰訊雲的聯盟鏈雲服務併發布區塊鏈白皮書;

(2)阿里巴巴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雲優商城,為銀行提供基於區塊鏈的積分及分期(消費金融)方案,旗下恆生電子研發基於聯盟鏈的數字票據系統;

(3)百度金融與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區塊鏈技術支持的消費汽車租賃債權私募ABS(資產證券化)。

區塊鏈進入爆發期,是時候深入瞭解當前形勢!

那麼,區塊鏈技術對於金融事業的發展到底有何創新改革效用,以至在全世界金融機構中引起如此大的反應?金融領域為何成為區塊鏈技術的第一戰場?

首先,從大的金融行業環境來看,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都吃過互聯網的虧,在互聯網技術變革時代,未能及時抓住互聯網創新機會,在基礎設施、平臺、渠道尤其是用戶交互場景方面進行革新的金融機構都曾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故而,近十多年間,金融機構對於如何利用新技術進行業務場景創新、提高運營效率始終擁有迫切的需求。

更關鍵、更本質的原因則是,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性對於提高金融效率有天然的匹配性。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在對等網絡環境下,通過透明和可信規則,構建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塊鏈式數據結構,可以簡單理解為區塊鏈是一個由群體維護的共享賬本系統,它能夠可靠的記錄、追溯任意兩個參與者之間直接進行的交易。

區塊鏈的分佈式結構以及基於數學算法的低成本信任建立機制為金融領域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思路。

第一,加密算法和共識機制創造信用,高效低成本的點對點交易成為可能

在當前的商業模式和社會組織架構下,價值創造和交換活動都需要一個集中的制度體系(如政府信用背書)和機構體系(如銀行、支付機構等)來建立信用。而在區塊鏈運營機制中,非對稱加密算法數字簽名保障交易賬戶的有效性,工作量證明機制實現了記賬權的公正性,交易參與者可在區塊鏈上憑藉數字簽名啟用唯一對應的賬戶進行交易,其交易信息將被隨機的第三方“公正”角色記錄進區塊鏈永久儲存起來(並非基於道德上的公正,而是遵從區塊鏈獎勵機制,公正記錄者利益趨大),而所有交易順次相關聯的鏈條式記錄保障了交易的可追溯性和防篡改,區塊鏈從根本上用技術背書替代中心化的信任創造方式,使得任意兩個節點可以在不依賴任何中心平臺的情況下進行點對點交易。點對點交易首先跳過了第三方中介機構流程,大幅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提升信息傳輸效率,並且,基於區塊鏈系統的點對點交易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確認執行雙方交易結果,即交易確認和清算結算在同一時間完成,極大的提高了金融交易和結算效率。

區塊鏈進入爆發期,是時候深入瞭解當前形勢!

第二,智能合約等機制推動金融智能化

目前許多金融交易仍舊需要人工干預,區塊鏈可以簡化並自動化大量手工金融服務流程。以區塊鏈為基礎延伸的智能合約是運行在分佈式共享賬本上的計算機程序,智能合約可以把許多複雜的金融衍生品合約條款寫入計算機程序,當發生滿足合約條款規定的行為時,自動觸發接收、存儲和發送價值等後續行動。

第三,分佈式網絡降低金融體系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區塊鏈式分佈式網絡,信息儲存在全網每個節點的設備終端而非中央處理器中,單個節點信息缺失,並不影響其餘節點正常運轉,可以有效抵禦黑客攻擊、服務器宕機等威脅。

並且,區塊鏈技術具有開源、透明的特性,系統的參與者能夠知曉系統的運行規則,每個數據節點都可以驗證賬本內容和真實完整性,提高系統的可追責性,降低系統風險。另外,區塊鏈的信息不可篡改還有助於金融監管與審計工作。

總體而言,一方面,區塊鏈實現了分佈式協議共享與數據共享,為支付、中心化交易、數字資產的調用和轉移、智能合約保險等新興金融商業模式提供底層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區塊鏈能夠構建一個滿足經濟活動賴以發生、發展的“信任”生態體系,從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率,使得以前不會發生的交易在目前這種信任機制下得以發生。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區塊鏈應用從概念驗證走向真實的、大規模的金融環境,如何解決區塊鏈技術路線和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交易效率提升的問題、 鏈上資產存證等法律合規問題是區塊鏈想要進一步發展所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了“可信區塊鏈標準”,又是一個助力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信號,在政府部門的引領、推動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將是一個可期的未來。

而在區塊鏈帶動金融革新之後,金融行業又如何為更多行業和經濟主體注入新的生命力,也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