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廟隨喜,到底隨喜多少錢合適?

去寺廟隨喜,到底隨喜多少錢合適?

隨喜是一種特別殊勝的積累資糧的方法。

當看到他人聞思修法、修善積德時,如果能生起歡喜心,誠心誠意地隨喜,雙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樣的。

去寺廟隨喜,到底隨喜多少錢合適?

從前有個勝光王,迎請世尊及其眷屬,供養一切受用。

當時有位行乞貧女得知國王這一善行後,從心裡生起了無上歡喜心。在迴向功德時,世尊問國王:“你願將這些善根迴向給自己,還是迴向給比你福德更廣大的人?”

國王說:“迴向給福德更廣大的人。”

於是,世尊先念了那位貧女的名字做迴向。

國王做功德的時候,還有傲慢心、嫉妒心等諸多煩惱,而貧女誠心地隨喜國王的功德,只有歡喜心,沒有摻雜一絲煩惱,所以貧女做隨喜的功德比國王做供養的功德更大。

去寺廟隨喜,到底隨喜多少錢合適?

有些人心中懷疑:自己不費吹灰之力,為什麼只做隨喜就會獲得那麼大的功德呢?

因為隨喜是善心、是正念,它對治了嫉妒、噁心等煩惱,這是最大的善根,是特別殊勝的正念。

好比一滴水雖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擁有了大海的力量。

眾生有一點一滴的善根,我們都要發清靜心、歡喜心而讚歎、隨喜。

別人做功德了、種善根了、積福德了,那個時候我們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其他的惡念,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生起歡喜心而隨喜。

平時自己所聽到、所看到和想到的他人的善根,都應當隨喜。

去寺廟隨喜,到底隨喜多少錢合適?

比如說放生,能親自參加當然好,如果不能參加就隨喜,無論拿出多少錢,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也會積累很大的功德、福德。

拿不出錢也沒關係,只要你能從內心發出真誠的歡喜心,就會獲得與他人所做的善行同樣的功德。

如果你發心清淨,拿的錢越多越好;如果發心不清淨就不要拿那麼多,拿再多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發心清淨的前提下,有多大的能力就用多大的能力來救度眾生、弘揚佛法,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如果不能多拿,隨喜一元錢、十幾元錢也行。有些人覺得拿得少,怕別人笑話,別人笑話是他的事,那是因為他不懂佛理,他有惡念煩惱,他自己造業。

如果你不隨喜,浪費了積累功德的機會,心裡還有那麼多煩惱惡念,這是你不懂修行,是你的罪過!

去寺廟隨喜,到底隨喜多少錢合適?

佛曾說:“三千大千世界及須彌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誠心隨喜的功德卻是無法衡量的。”

既然想學佛、想修行、想積累資糧,像這樣的善巧方便,在輕鬆、愉快之中就能獲得福慧功德的方法,為什麼不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