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銷量數據,2018年8月中國汽車市場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760,447輛,環比2018年7月的1,556,281輛增加12.4%,較2017年8月的1,852,739輛同比減少5.0%,而上個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減少為5.3%,今年7、8月份已連續兩月銷量出現同比下降。

針對上述現狀,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前兩年購置稅刺激透支了今年的市場需求量,加上今年上半年的超預期出貨量導致庫存一直在警戒線以上,所以車企會藉著淡季儘量減少產銷去消化庫存。從經濟角度來看,中美貿易衝突、供給側改革、地方債攀升、外匯儲備不斷降低、CPI上升(中國不統計住房)等多問題凸顯反映出今年經濟狀況頻發下,宏觀經濟增長乏力,企業與消費者均在降低資金槓桿,持幣觀望情緒比較濃重,導致車市進入低速增長甚至不增長階段。

該分析師還表示,今年國家大幅度調整補貼其實也和意在削減政府開支有很大關係,在市場需求減少、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車市的確會不太樂觀。而這兩個月類似,2015年第三季度也出現過連續同比下降,主要是因為當年股災,國家在第四季度也頒出了小排量購置稅優惠政策。2017年4、5月同樣出現了同比下跌,但主要還是因為2016年同期基數較高。所以結合2015年的情況來看,經濟出現問題會對車市有直接衝擊,結合國家在今年下半年手上沒有政策刺激牌可出來看,後面四個月維持去年或者2016年水平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具體來看,在乘聯會計入統計的70餘家車企中,有34.18%的車企同比呈現正增長,其中有7家同比增幅超過40%。同時,也有不少企業當月銷量同比出現下跌,據蓋世汽車統計,8月銷量跌幅超過40%的多達32家。這些車企的具體銷量表現如何?蓋世汽車根據乘聯會(狹義乘用車企批發銷量)數據進行綜合統計,整理如下:

乘用車企銷量TOP15:一汽大眾位居第一,長安跌出前十


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從乘用車整體銷量TOP15來看,和上月銷量相比,前三甲位次保持不變,一汽大眾以187,402輛的銷量本月超越上汽大眾奪得冠軍寶座,同比增幅為3.0%,完成210萬輛年度總銷量目標的62.69%。上汽通用則以158,604輛同比3.3%的降幅上升到亞軍位次。上汽大眾8月售出新車156,000輛,以同比2.7%的增幅位居第三。

隨後4-15位排名與上月相比,合資版塊變化不大,但自主品牌變動較明顯,其中長安汽車首次跌出前十,位居長城汽車、上汽乘用車之後排到第14位。自主黑馬吉利8月以125,522輛的銷量連續第五個月穩居第四位,同比增幅達到30%,在TOP15中僅次於廣汽豐田(47.1%)和北京現代(34%)。長城汽車以53,731輛的銷量上升一個名次至12位。上汽乘用車同比增幅由7月的37.8%收窄到8月29.5%,下降兩個位次到13位。廣汽傳祺自7月重返TOP15榜單後,8月以42,008輛的銷量位居第十五。

在部分車企收穫銷量豐收的同時,有部分車企頗感失意。其中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同比呈現跌勢,長安汽車8月售出新車50,341輛,銷量同比下跌29.7%,這也是TOP15中的最大降幅。上汽通用五菱跌幅由上月的21.5%進一步拉大到25.4%。廣汽本田由上月0.6%的同比正增長轉為3.5%的降幅,東風本田同比降幅由7月20.2%收窄至8.0%,長城汽車8月同比降幅由25.4%減少至18.4%。

值得一提的是,從年初至今各月TOP15銷量排名來看,雖然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上汽乘用車和廣汽傳祺五家自主品牌車企超越部分合資品牌長期穩居TOP15之列,但除了吉利穩居前五位之外,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已先後跌出前十,與上汽乘用車和廣汽傳祺一起位列榜單最後四位。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當前以低端SUV為主驅動力的產品正面臨品質升級換代(如長城、長安、廣汽),而吉利及合資企業大量產品快速導入與價格下探對其他自主品牌企業的銷量均產生較大的影響。

自主車企:吉利遙遙領先 北汽新能源漲幅最大


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從自主車企來看,吉利汽車保持位居第一,其8月份售出新車125,522輛,同比增幅高達30.0%。取得如此出色的銷量成績,主要得益於吉利完善的產品矩陣以及諸多細分車型的良好表現。從前8月累計銷量來看,眾多車型表現超出去年,尤其是帝豪GL,前8月累計銷量同比大漲近5成,帝豪GS則大漲超3成,遠景X3、領克01等新車型也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取得十分可觀的成績。今年前8月,吉利累計銷量達到1,012,42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達40.8%,約完成其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64%。

長城汽車以53,731輛的銷量成績緊隨吉利之後,同比降幅由上月的25.4%收窄到18.4%。長城汽車整體銷量8月有所回暖,其中SUV總銷量的提振及皮卡過萬的銷量功不可沒。其中,8月份哈弗SUV在全國範圍內發起“20億鉅惠拼單購哈弗”促銷活動,最高拼單優惠達1.4萬元,有效帶動了哈弗SUV銷量;長城高端品牌SUV“WEY”派自今年4月一路下行並在7月跌破萬輛至7,080輛後,8月銷量再次回升突破萬輛達10,174輛,都有效助力銷量的提升。此外,皮卡銷量8月淡季爆發突破萬輛達到10,365輛,同比大增32.44%,今年也是長城風駿連續第20年蟬聯國產皮卡銷量冠軍。

上汽乘用車排名保持在第三位不變。8月上汽乘用車售出新車52,671輛,同比增幅達29.5%。上汽乘用車進入2018年後增長勢頭十分強勁,雖然單月銷量有一定的起伏,但相較於去年同期均呈現大幅的增長,最高增幅達到80%以上,這也使其1-8月累計銷量達到457,123輛,相較去年同期的311,358輛大漲46.8%。具體車型來看,榮威RX系列、名爵6、榮威ERX5等車型持續熱銷,榮威、名爵新能源車型表現亦十分強勢,8月銷量達11,326輛,同比暴漲260%。2018年1-8月累計銷售量66,131臺,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勢頭穩健。

不同於長城銷量同比降幅收窄,長安汽車8月新車售出50,341輛,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4.8%拉大到29.7%,排名自7月份的自主第二下滑到第四位。7、8月作為傳統的銷售淡季,部分車企銷量在這兩個月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不過從8月份開始,受天氣逐漸轉好、開學季以及成都車展新車集中上市等因素的刺激,很多車企的銷量會出現小幅度上揚,並在之後的“金九銀十”進一步回暖,銷量繼續走高。目前來看,長安汽車的表現符合這一趨勢。接下來,隨著第二代逸動XT、新款CS55、CS55藍動版、CS75 PHEV、全新逸動EV等多款車型的陸續上市,長安汽車過去幾個月的低迷銷售態勢有望得到改觀。

其他車型方面,同比實現正增長的還有廣汽傳祺、奇瑞汽車、比亞迪、一汽轎車、江淮汽車、北汽新能源和華泰汽車,其中北汽新能源增幅最高達到102.0%,其自6月退出自主TOP15後在8月重返榜單。此外,眾泰汽車、東風小康、東風柳汽、北京汽車等企業表現欠佳出現一定程度的滑坡,其中東風柳汽跌幅仍然為最高達到50.0%。

合資車企:廣汽豐田增幅居榜首 長安福特跌幅過半


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8月乘用車企業銷量排行榜:32家車企跌幅超40% 自主呈現兩級分化


從合資乘用車企銷量TOP15來看,和上個月相比,本月同比下滑的企業由九家減至七家,一汽大眾、東風日產、北京現代由7月2.6%、7.7%、40.0%的同比負增長迴歸正增長,增幅分別達到3.0%、8.4%、34.0%,廣汽本田繼7月同比增幅0.6%後,8月以3.5%的降幅進入負增長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韓系車方面,東風悅達起亞8月同比降幅由上月的5.0%跌至13%。北京現代銷量自7月腰斬後8月迴歸正常水平,售出新車71,006輛,環比增幅達到136.54%,較去年同期漲幅達到34.0%。據瞭解,終端給予大幅優惠是北京現代銷量回暖的主要原因。據相關數據分析,現代旗下主力車型領動近一個月全國最低成交價為7.39萬,新車最高現金優惠2.92萬元,新車最大折扣達到7.17折。雖然下調的價格吸引到不少國內消費者,但終端優惠幅度過大會影響北京現代的品牌溢價能力,對以後提高定價也會造成一定的難度。目前北京現代1-8月累計銷量達到481,122輛,僅完成全年95萬銷售目標的50.64%,以此進度想重返百萬銷量行列難度不小。

與德系合資車企全面同比增長不同,美系合資車企的長安福特成為榜單中跌幅最大的企業,其8月銷量23,935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過半達到65.8%。長安福特今年市場表現不甚樂觀,從3月份開始銷量持續走低,到剛剛過去的8月份,單月銷量已不足年初的一半。分析原因,產品週期長、車型更新緩慢、產品線老化、缺乏拳頭產品是導致長安福特銷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因此長安福特已經確認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新一輪產品計劃,率先推出的兩款車型有望是之前大力宣傳的國產新一代福克斯和銳界。不過,在長安福特2018年銷量已經整體“崩盤”的情況下,想要憑藉兩款新車型來扭轉頹勢,目前來看並非易事。

日系品牌中,除了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外,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較去年同期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同比增幅分別由上月的6.6%、23.2增加到6.9%、47.1%。廣汽豐田全新第八代凱美瑞自今年初上市後表現出眾供不應求,8月售出新車15,475輛,同比增幅高達137.1%。第八代凱美瑞雙擎8月銷量達到2,572輛,同比增長10倍,都推動了廣汽豐田整體銷量的增長。廣汽本田成為日系銷量中唯一“由正轉負”的品牌,從上月0.6%增幅轉為3.5%降幅。8月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銷量下滑主要受“機油門”引發大規模召回影響,其中廣汽本田冠道8月銷量降幅高達50%。下半年本田官方計劃還將推出至少3款新車,將對廣汽本田的銷量有所提振,助力年度銷量目標的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