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谁能给出合理解释?

小说三国演义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计谋,还刻画了众多精彩绝伦的战斗场景,比如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关羽千里走单骑和马超潼关战曹操等,但有一场战斗小编却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张飞当阳桥吓退曹操百万兵这一战。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谁能给出合理解释?

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但已是人困马乏,无力再战。而文聘又引人马在后急赶,多亏张飞及时出现,在当阳桥挡住了曹兵。文聘见是张飞,先就有了几分怯意,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于是就没敢和张飞动手。不久后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和许褚等一干名将悉数赶到,这些人竟都没敢和张飞动手,而是呆在原地等曹操。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谁能给出合理解释?

曹操赶来之后,张飞大喝三声,竟然把夏侯杰给吓死了,然后曹操领着大伙撒脚丫子就跑了。现在疑问产生了,曹操为什么不打呢?如果第一个赶到当阳桥的文聘不打的话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不是张飞的对手呀,何况树林里还可能有埋伏呢。但不久后曹操手下的猛将都赶来了,这些人也不打,这就有点让人费解了,夏侯惇、夏侯渊、张辽、许褚这些人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和张飞战上几十个回合,就算一人打不赢,车轮战还不把张飞给累死?再不行的话还可以群 殴啊,这样的事曹操又不是没干过,当初打吕布的时候,不就上过六个人吗?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谁能给出合理解释?

如果这都不行的话,还可以用弓箭手啊,赵云之所以能从长坂坡全身而退,除了自身的勇猛之外,还要感谢曹操,他一心想收降赵云,命令部下不许放箭且只能生擒。可对张飞,曹操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啊,假如许褚等人调集几百弓箭手一起放箭,张飞就算再勇猛怕也挡不住吧?就算树林里有埋伏,可伏兵又能有多少人呢?先派个万人队上去,不行的话再增援也就是了,此时的曹操可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的。可令人费解的是身经百战的曹操和他手下这些猛将们,愣是什么都没有干,只是和张飞相了一会儿面,然后张飞大喝三声,这些人就全跑掉了,你说奇怪不?对此哪位朋友能给出个合理的解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