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拉爾概況

海拉爾區(Hailar District)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市轄區之一,是呼倫貝爾市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也是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理座標位於東經119°28′~120°34′與北緯49°06′~49°28′之間[1],面積1320平方公里。

中國海拉爾概況

海拉爾區戶籍人口28萬(2012年)[3],有濱洲鐵路、301國道和G10綏滿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經過。

2015年,海拉爾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7.85億元,人均GDP達到10.25萬元(1.65萬美元)。[4]

中文名稱

海拉爾區

外文名稱

Hailar District

別名

海拉爾、海區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建制沿革

居住在海拉爾地區最初見諸史籍的民族是東胡,東胡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

海拉爾區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繼而向東胡族發動襲擊,一舉大破東胡,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遊牧民族政權——匈奴,海拉爾為左賢王庭轄地。

漢朝時匈奴擾邊,漢武帝遣衛青出塞北征匈奴,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為中國兵力至呼倫貝爾之始。匈奴即滅,鮮卑人盡據匈奴故地。公元1世紀,東胡族的後裔鮮卑拓跋部逐漸強盛,經海拉爾河“南遷大澤”,海拉爾為鮮卑部落聯盟東部轄地

隋時突厥強盛,為其屬地。

唐滅突厥,海拉爾地區歸室韋都督府轄。突厥的滅亡,使室韋——韃靼人得以向西逐步推進,呼倫貝爾全境為室韋——韃靼之地。

宋朝,契丹族復強建遼國,室韋之地盡屬,海拉爾地區歸屬烏古敵烈統軍司轄。

元朝建立後,海拉爾地區歸屬嶺北行省和林路轄,並把呼倫貝爾一帶封給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在海拉爾河流域設置了海刺兒千戶所,歸屬奴兒干都司斡難河衛。以愷臘兒鞋袒把禿為海喇兒千戶,仍為蒙古遊牧之地。

清初,遊牧於呼倫貝爾諸部於天聰至崇德年間先後歸清,清朝即撫有呼倫貝爾全境,直屬清理藩院。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歸黑龍江將軍轄此地。清末,民間以呼倫貝爾城在海拉爾河附近,故亦稱之為海拉爾城。原呼倫貝爾城被稱為“城裡”或“舊街”,隸屬呼倫貝爾副都統轄。稱鐵路兩側至東西交界街逐漸形成的房屋市井為“海拉爾”,是東清鐵路交涉分局轄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海拉爾歸屬於黑龍江行省。

民國元年(1912年)初,海拉爾隸屬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為府治所在地。

民國四年(1915年),呼倫貝爾為“特別區域”,直接歸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節制。

民國九年(1922年),海拉爾受轄於呼倫貝爾副都統衙門、呼倫縣署、中東路海拉爾鐵路交涉分局。

民國十六年(1927年)3月,海拉爾新街被認定為鄉,市政分局改為東省特別區海拉爾鄉政公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呼倫縣公署改為呼倫縣政府。同年11月蘇軍攻佔海拉爾,成立“海拉爾蘇維埃政府”,蘇、蒙軍撤出時自動取消。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入東北。12月5日,海拉爾失陷。

海拉爾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月偽滿洲國成立後,海拉爾歸屬於興安北分省,併為省會駐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建海拉爾辦事處,行使鐵路附屬地外一切行政管轄權。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興安北分省改為興安北省,海拉爾仍為省會駐地,隸屬興安北省。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月,海拉爾鄉政公所轄新市街(原鐵路附屬地)和海拉爾辦事處(原呼倫貝爾城)所轄一切權力合併,統一歸海拉爾市政管理處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定海拉爾為市,稱海拉爾市。撤銷海拉爾市政管理處,設市公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在海拉爾成立,轄海拉爾市。將原“海拉爾市自治公署”改稱“海拉爾市政府”。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政府,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為屬呼倫貝爾盟。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11日,呼倫貝爾盟同納文慕仁盟合併為“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轄海拉爾市。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撤銷呼納盟建制。海拉爾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呼倫貝爾盟下轄海拉爾市,盟政府駐海拉爾市。

1969年8月,海拉爾市隨呼倫貝爾盟劃入黑龍江省。

1979年7月,由黑龍江省劃回內蒙古自治區,仍隸屬呼倫貝爾盟。

2001年10月,國務院批准呼倫貝爾盟撤盟設市,為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駐地。

2002年2月,撤銷縣級海拉爾市,成立海拉爾區。[6]

行政區劃

2013年,海拉爾區下轄6個街道,2個鎮:正陽街道、健康街道、靠山街道、勝利街道、呼倫街道、建設街道、奮鬥鎮、哈克鎮。[5][2]

海拉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拉爾地處中國東北地區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中部偏西南,大興安嶺西麓的低山丘陵與呼倫貝爾高平原東部邊緣的接合地帶,[7]地理座標位於東經119°28′~120°34′與北緯49°06′~49°28′之間[1]。

地形地貌

海拉爾區境內東高西低,屬於“海拉爾內陸斷陷盆地”,海拔高度在603.0—776.6米之間,相對高差170多米。形成三個地質單元,謝爾塔拉東山二個構造臺地,以及海拉爾盆地。前者以高平地為主,後者以低平地和河灘地為主,地貌類型可分為低山丘陵、高平地、低平地和河灘地。[8]

共25張

海拉爾區自然景觀

氣候

海拉爾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草原氣候。由於緯度偏高,遠離海洋,加之大興安嶺的屏障作用,使溼潤的海洋性氣候團的影響減弱,大部分時間在西伯利亞高壓的控制之下,形成了如下區域氣候特點:春季多大風而少雨,蒸發量大;夏季溫涼而短促,降水集中;秋季降溫快,霜凍早;冬季嚴寒漫長,地面積雪時間長。[9]年平均氣溫為-1℃至-2℃,1月(最冷月)平均低溫為- 30.83℃,7月(最熱月)平均高溫為25.84℃。[10]年平均降水量為350-370mm,1月平均降水量為3.79mm,7月平均降水量為99.38mm。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800小時。[11]無霜期平均130天,5-9月月均低溫大於0℃。[10]

海拉爾區

水文

海拉爾區水文地理屬於黑龍江流域。海拉爾地表水包括海拉爾河、伊敏河及湖泊沼澤。[9]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有金、銀、鉬、鉛、銅、石油等40多種礦產。截至2008年,海拉爾區境內的謝爾塔拉鐵鋅礦儲量5851萬噸;大雁煤田和陳旗寶日希勒煤田都延伸到海拉爾區境內;石灰石探明儲量3348萬噸;西山硅砂屬於大型礦。[12]

植物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森林面積7948公頃,林木蓄積量45136立方米。其中有珍貴的河地樟子松269公頃,興安落葉松14公頃。其它為楊樹、榆樹、柳樹等。海拉爾區草場面積97770公頃,實際可利用面積79637公頃。主要牧草有羊草、早熟禾、大針茅等。藥用植物有狼毒、防風、赤勺、韭菜籽、馬勃、益母草等40餘種。食用植物有蘑菇、黃花菜、野韭菜、山丁子、山杏等10餘種。[12]

草原

動物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的動物有黃羊、狍子、狼、狐狸、水獺、黃鼬、野鴨、大雁、百靈鳥、沙半雞、鯉魚、鯽魚、狗魚、小青魚等。[12]

水資源

海拉爾區境內地表水年徑流量33.9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0.42億立方米,根據埋藏條件分為潛水和承壓水兩類。[12]

人口

截至2012年末,海拉爾區戶籍人口275660人,與2011年相比增加23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0042人,農業人口15618人。[13]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287853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82238萬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375417萬元,增長8.9%,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1210426萬元,增長8.6%;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64991萬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420884萬元,增長9.4%; 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9∶47.8∶49.3。人均生產總值102497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5%。[4]

2008-2012年海拉爾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圖

第一產業

2015年全區農林牧漁業完成產值144500.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0.7%。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9633公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650公頃,增長0.05%;蔬菜種植面積1419公頃,增長15.3%。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70427噸,比上年減產575噸,下降0.8%。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10638噸,減少15791噸,下降59.7%;玉米產量2603噸,增產1065噸,增長69.2%;穀物產量17394噸,減少11693噸,下降40.2%;馬鈴薯產量51935噸,增產11382噸,增長28.1%。[4]

2015年全區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達到163656頭(只、口),比上年增長5.9%。其中:大牲畜64297頭,下降4.8%;小牲畜83650只,增長21.5%;生豬15709口,下降13.4%;全年肉類總產量6102噸,增長0.2%,其中:豬肉產量1474噸,下降19.9%;牛肉產量3465噸,增長2.7%;羊肉產量926噸,增長75.1%。牛奶產量189460噸,增長0.5%。[4]

第二產業

2015年末全區工業增加值完成1210426萬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882597.1萬元,增長12.6%。其中,重工業產值完成1731453.5萬元,增長23.2%;輕工業產值完成151143.6萬元,下降43.2%。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放緩,年末工業對社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 %。[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814317.6萬元,增長11.7%;實現稅金總額76578.3萬元,增長19.3%;應交增值稅52735.4萬元,下降0.5%;全年實現利潤146666.7萬元,下降12.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2%,下降0.1個百分點。[4]

第三產業

2015年海拉爾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05852萬元,比上年增長10.9%。 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63156萬元(不含其它項),比上年增長8.3%。2015年海拉爾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26.36萬美元,比上年下降99.1%。2015年全區完成郵電業務收入49990萬元,比上年下降1.0%。郵政業務總量完成1505萬元,下降13.3%。全年旅遊收入完成69億元,比上年增長19.6%,旅遊接待人數達到607萬人次(含一日遊遊客),增長14.8%。全年保費業務總收入180296.8 萬元,比上年增長41.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