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建文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太子朱標之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子朱標不幸去逝,朱允炆被冊立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在南京病逝,根據遺詔,他將辛苦經營了一生的大明政權交由皇太孫朱允炆繼承。至此,明朝第二位皇帝的朱允炆正式即位,年號建文,廟號“惠宗”。但是僅僅當了四年,其皇位就被其四叔燕王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推翻了。這場明初的戰爭在歷史上被稱作“靖難之役”( 1399年—1402年)。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靖難之役”是明初的一個重大政治事件,學界多有評論。有人認為“削藩禍起書生計”;有人認為是“一家骨肉殘。”表面上看是燕王朱棣與其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間,為爭奪最高統治權的鬥爭演變而成的武裝衝突,實際上卻是明初建立封建集權制過程中矛盾衝突的必然產物。最終,燕王朱棣通過這場戰爭取得了正常途徑得不到的皇位。

君臣與叔侄

太子朱標之死,對朱元璋的打擊很大,他不得不考慮新的繼承人,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也是朱元璋為了避免繼承問題上的矛盾。朱元璋希望藩王們能夠按照他的意志藩輔皇室,明朝洪武三年,設立大宗正院,並命親王掌管,秦王朱樉為第一任宗人令,到了洪武二十二年,又改名為宗人府,或許希望這樣能夠起到“睦宗親族”的作用。但在朱元璋死去之後,一場圍繞皇權問題的鬥爭,不可避免地展開了。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據記載,朱元璋死後,各地諸王紛紛進京奔喪。朱允炆便頒佈了朱元璋的遺囑:諸王不必至京師奔喪,王國所設官吏,聽朝廷節制。止諸王奔喪這個遺囑真偽暫且不去考證,倒也切實反映出了建文帝與各藩王之間君臣、叔侄這種特殊尷尬的關係。

在2009年出版的明史專家馬渭源編著的《大明帝國 從南京到北京 文弱的書生皇帝朱允炆卷》一書中,曾指出,朱元璋在建國之後的三次分封,這跟歷史上劉邦、司馬炎分封自己的兒子們沒有什麼區別,就是把其帝國當作自己的家產,讓諸藩拱衛皇室。而且這三次分封,以北方邊境為重心,長江以南很少,讓諸子藩王來保衛北部邊疆,輔佐大明中央皇室,這些藩王都是朱元璋的親兒子,是朱允炆的親叔叔,但從政治地位講,朱允炆與他們是君臣關係,即使是十五叔朱植以下的諸王個個年紀都比朱允炆小,但他們都是建文帝的長輩,在心理和倫理上就佔了很大的優勢,在建文帝這一朝叔侄君臣關係很難處理,也就是說,建文帝可以對別人“講政治”“講原則”“講大局”,但是對他的這些藩王叔叔們確實不好處理。

秀才朝廷與削藩計劃

建文帝即位後,結束了祖父時期的尚武之風,鞏固中央皇權,迅速實行改制,力圖革新,即“更定官制”“寬和政治”“寬緩刑罰”“寬免賦稅”“削藩”等五個方面,其核心精神是“寬和”的“文治”,史稱“建文新政”。這些新政使得洪武時期激烈的政治氣氛得以緩和,給社會帶來新的氣象,得到了人們的擁戴和支持。

當時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翰林侍講方孝孺都是建文帝身邊的主要謀士,因為其身邊文人居多,被人們稱之為“秀才朝廷”。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但在消除藩王對皇位威脅這個問題上,朱允炆聽從大臣之言開始著手削藩計劃。當時朝中意見分為兩派,一派是以齊泰、黃子澄為代表的“削奪”派,另一派是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主張採用漢代“推恩”派,將藩王權力改為不再是堅持嫡子一人繼承,而是進一步異地分化,逐步化解藩王權力。而且卓敬認為應該將燕王遷到南昌,既保持了親情面子不受損,還削弱了對方勢力。而黃子澄則認為,燕王勢力強大,應該先削除周、齊、代等王勢力,去其羽翼,時機成熟再剷除燕王。這些建議方式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削弱藩王勢力。

或許是感受到了這股潛在勢力的強烈壓迫感,朱允炆等不得推恩之策潤物細無聲的做法,採取了當機立斷的方法,直接削奪藩王權力。但事情並不是這些文臣所設想的那樣順利,與燕王等老資格們相比,朱允炆更像他的父親朱標,剛性不足,處事柔弱。而且身邊缺少得力的文武大臣,這些文臣是義氣書生,各執一詞,武將則是少之又少(跟朱元璋誅殺功臣有關),挑大樑的人沒幾個。後來還用人不當,一個被朱棣諷刺為趙括都不如的李景隆,成了建文帝的軍事主官,連吃敗仗不說,最後南京告急讓其守城,成了打開城門的人。

在削奪各藩王之時,建文帝先從周王開始下手,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備邊的名義兵至開封,趁其毫無準備將其逮捕,押至南京。之後,建文帝又先後廢除岷、湘、齊、代四王,最後把矛頭指向了燕王。這樣一來,打草驚蛇,其他諸王勢力都站到了燕王的這一邊,無形中增強了燕王的力量。而朱棣後來就站出來幫助其他兄弟說話,儼然是諸藩王的守護者。這樣,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藩王與新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之間的矛盾公開激化。

靖難之役

建文帝在削奪五藩後,目標指向了燕王朱棣。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掌握行政權,謝貴、張信任北平都指揮使,掌握軍權,讓他們嚴密監視燕王一舉一動,隨時向朝廷報告。後聽取大臣齊泰建議,把朱棣“王府精壯悉選調,隸宋忠麾下”,1399年3月,建文帝命宋忠屯兵開平,耿王獻駐山海關,徐凱兵至臨清,調北平、永清二衛兵於彰德、順德,準備剪除燕王朱棣勢力。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面對建文帝的步步緊逼,得到張信密報的朱棣先是誘殺了前來監視自己的張昺、謝貴,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在姚廣孝等人遊說下起兵反抗,當日控制了整個北平城。朱棣起兵之名是“清君側”,意思是說要清除禍亂,在他給建文帝的上書中指出齊泰、黃子澄等人包藏禍心,實為奸臣。而且在舉行誓師的時候,他也表示“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橫起大禍,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續無窮。一旦殘滅,皇天后土,實所共鑑……今禍迫予躬,實欲求生,不得已也,義與奸惡不共戴天,必奉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鑑予心。”

起兵之後,燕王迅速拓展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攻取了北平北面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等州縣,掃清了外圍的後顧之憂。之後幾年,朱棣的軍隊先後與建文帝派來的耿炳文、李景隆、盛庸等部軍隊多次交戰,互有勝負,也顯示出了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這期間,朱棣仍然上書建文帝,指出齊、黃二人是罪魁禍首,應該予以誅殺。1399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建文帝罷免了齊、黃二人職務,以“悅於燕人”,但二人實際上仍然在幕後出謀劃策。此時,建文帝想通過此舉來息事寧人,但根本無濟於事。此後,李景隆曾信於朱棣,說齊、黃二人已被貶,起兵理由不足,應該息兵才對。然而朱棣卻指出二人應該誅滅九族,繼而指責朝廷和姦臣變亂祖制的罪責,說要為父皇報仇。總之,此時的建文帝已是一個少有的昏庸無道的君主了,至此,朱棣目的已經徹底明確,不再是清君側了。雙方之間雖仍有書信往來,但暗地都在積極備戰,處於對峙狀態。

到了建文三年(1401年)冬,南京城內太監送來密報,說城內空虛宜直取的情報,朱棣決定直接率兵南下,直指京城。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繞過濟南,直接攻破東阿、汶上,南下徐州,四月抵達宿州,與朝廷軍隊大戰於齊眉山(現在的安徽靈壁境內),結果大敗。之後,建文帝又突然召援兵徐耀祖部回南京,朱棣軍隊又抓住時機,大敗朝廷軍隊,靈壁之戰就此意外結束。這一戰朱棣的軍隊生擒了朝廷將領、大臣一百多人,徹底擊潰了南軍主力。之後,朱棣乘勝進攻,強渡長江。建文帝為拖延時間,打算通過割地議和,但為朱棣所拒。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1402年7月13日),朱棣率兵進抵金川門,派守金川門的朱穗和李景隆開門迎降,文武百官跪迎兩旁,入城時,宮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終。第二天,諸王和文武群臣上表,請上尊號,正大位,朱棣故作姿態,表示自己不得已起兵,目的在於除奸惡。直到進了南京第五天(六月十七日),才在群臣擁戴下即位,是為明成祖。於是朱元璋的皇太孫建文王朝宣告結束,第四子燕王棣的王朝正式開始,以明年(1403年)為永樂元年。

建文帝下落

靖難之役後的建文帝去哪兒了呢?成為我國曆史上的一個“謎”。學界對此眾說紛紜,自焚說、出亡說各執一詞。《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建文帝並未自焚,是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了南京,遜國為僧,流亡各地。之後學界研究說辭不一,認為出亡之地有武昌、湘潭、青海瞿縣寺、漢中南鄭、達縣中山寺、福建寧德、江蘇吳縣、福建泉州開元寺、福建福州雪峰寺、貴州安順、長沙影珠山、四川青川縣等。

在武裝政變獲勝的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進入皇宮之後,《明史•恭閔帝紀》記載,曾“遣中使出帝、後屍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但不久,“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之類的說法傳開來了。於是,朱棣不但另找藉口,逮捕了溥洽和尚,而且“疑惠帝亡海外”,派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出洋,一來“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兼且“蹤跡”建文。

開拓之君明成祖朱棣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洪武三年(1370年)時,朱棣被封燕王,最初在諸皇子中並沒有什麼特殊地位,但在後來屢立戰功,特別是秦、晉二王先後失勢、去世之後,北方三藩只剩下燕王一藩,朱棣受到朱元璋的信任,勢力漸居諸王之上。到洪武末期,朱棣不僅節制武將和千軍萬馬,而且統率諸王出塞備邊。據記載,朱元璋曾給朱棣一道敕諭:“朕之諸子,汝獨才智。秦、晉已薨,汝實為長,攘外安內,非汝而誰”,可以看出,洪武后期,朱元璋已經把輔國的重任託付在了朱棣身上。

在建文帝即位後,朱棣也是早有準備,身邊人才濟濟,謀士姚廣孝,武將有張玉、朱能、邱福等人,在用人方面是知人善用、賞罰分明。而且他是“長於習兵”,在守藩時已經有卓著表現,多年來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組織了一支願為他出生入死的、英勇善戰的軍隊,使得他在後來四年的戰爭中得成帝業。

朱棣雖初登大寶,但從容不迫,屬於一個勤政務實的皇帝,首先宣佈改革建文朝制,並大力進行自身統治合法性的建構。即位之初,就命人編撰《永樂大典》。在之後統治明朝的22年裡,“清洗、征伐、航海、遷都”是他治理這個國家幾個關鍵詞。先對忠於建文帝的勢力進行了殘酷鎮壓清洗。後又醉心於軍事征服,在南方出兵攻佔安南,在北方五次出征漠北,對我國陸疆和海疆的開拓和鞏固,做了大量工作。從永樂三年(1405年)起,派遣宦官鄭和先後六次遠航。永樂十九年(1421年)初一,正式遷都北京。對此前朱元璋時期所封諸王,朱棣並未簡單地實行削藩之策,而是寓削藩之意於分封之中,剛柔結合,既給予優厚待遇,又削奪其權力,加強對藩王的管理和限制,防止其坐大,使其逐漸喪失了在國家事務中的政治活力。但在任用宦官方面,卻又開了個壞頭,為後世宦官專權埋下了禍患。

同室操戈,成敗古今,再探明朝靖難之役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