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理由,孩子有「鄉愁」……開學季上演「小別離」

家長有理由,孩子有“鄉愁”……開學季上演“小別離”

電視劇《小別離》引起了大眾對於“留學低齡化”的熱議。劇中的三個家庭,在面對“要不要出國”、“出國有哪些得失”這樣的問題時,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思考。而所謂的“小別離”指的是未成年的孩子離開父母,遠走異國求學的現象。確實,現在的低齡留學熱度持續升溫,對於“小別離”家長有理由,孩子有“鄉愁”。值得追問的是,“低齡留學熱”究竟為哪般?

《小別離》中三個家庭在面對孩子中考的升學壓力時,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送孩子出國留學——“學霸”琴琴家長不惜賣房送女兒出國;普通中等收入的朵朵家長,花了近10萬元為孩子補習託福和SAT考試技巧;家境富裕的小宇爸爸索性從一開始就懷著送娃出國的心。未滿18歲的他們直接上演“小別離”,轉身成了奔向“洋高考”和“洋名校”的小留學生。

雖然三個案例不能說概括了所有家庭的不同類型,但至少折射出現實中不少父母和孩子的想法。根據《2016中國學生國際流動性趨勢報告》顯示,2016上半年海外留學數據持續大幅上升。另據官方數據統計,2015年中國已超過50萬出國留學人員,比十年前增長了290%。中國留學低齡化成為一個流行趨勢。

一些家長、孩子和留學機構,對於“小別離”他們有著各自的考量。

家長王女士是名高知分子,其女兒在初三畢業後直接選擇了美國庫欣高中就讀,她是真正欣賞國外的教育資源。王女士認為,美國名校有著先進的教育體驗,所謂“師以長技”,希望孩子能打開視野,思維更加國際化,“只要適應了國外的教育環境,相信對她成長會很有幫助。”

當然,也有做著“名校夢”的家長也非常直接地表示,國內競爭壓力大教育資源有限,不得不“早做打算”。

家長有理由,孩子有“鄉愁”……開學季上演“小別離”

一家留學機構的專業人士宋先生認為,低齡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低齡留學生在社會文化、語言、學習和未來工作模式等方面更加國際化,未來也會帶給中國更多瞭解國際準則,掌握最新思想和技術的人才。”

遠在美國的小留學生小胡說道,“只有出國的孩子才能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別離,那種身在異國他鄉,父母朋友都不在身旁的孤獨感沒有人可以體會得到。”

身在他鄉的小留學生不光有“鄉愁”,也有不小的學習壓力。

小留學生豆豆今年剛步入韓國高中學習,他坦言國外的教育並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輕鬆美好。“其實留學很苦——語言不過關,外加不適應國外高中課程,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豆豆媽媽告訴記者,“孩子需要每天花更多的時間去補課,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追趕國外同級學生。在周邊的家長群中,可能會認為國外的教育的確更人性化,更關注個性,有更多樣化的選擇,而國內的教育全是應試,壓力大,壓抑創造性,這些認識都可能是片面的誤解。只有真正體驗才明白。”

家長有理由,孩子有“鄉愁”……開學季上演“小別離”

低齡留學到底利弊如何?有資深教育專家告訴記者,低齡留學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還是看是否適合孩子和家庭目前的經濟、教育以及心理狀態。

家長想要把低齡孩子送出國時,首先應提高語言能力,很多孩子在國外無法過語言關成為他們留學生活的第一道難關。面對孩子需要獨自跨過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心理發育等一座座獨木橋,家長和孩子都應當有充分的準備。

專家強調,低齡留學具備一定優勢,但是小留學生群體多數尚未成年,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獨自在國外也不一定能夠達到預想中的效果。而且這時候孩子正處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也正處於高速發育的階段,正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剛到國外的他們往往不太適應當地的文化風俗、生活習慣,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低齡留學可以作為一種個性化的選擇,但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


尚領國際教育專為學生/教師/學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資源服務”“跟培教”三位一體解決方案。引領教育10餘載,全國分公司10餘家,服務客戶200餘萬,成為新環境、新形勢下教育資源的有力補充,被譽為“新型教育先鋒”。更多詳情,請關注“尚領教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