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每逢佳節倍思「清」,風清氣正慶國慶


「漫評」每逢佳節倍思“清”,風清氣正慶國慶


每逢佳節倍思“清”。(漫畫:小栗子)

國慶假期將至,違規公款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公車私用、大辦婚喪喜慶等“四風”問題易發。對此,中央紀委告誡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在“享受假期、放鬆身心之時,仍要繃緊紀律之弦。”

從過去幾年情況看,過節不成反成“劫”的案例不在少數。例如,湖南省株洲市原副市長朱少中案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受賄時間大都是節日期間,是一名典型的跌倒在“節日人情”上的官員。二審判決書在14項受賄記錄中,“春節”、“中秋”、“端午”等成為高頻詞彙,大概有46次是節日前後受賄。每逢節假日上至中紀委,下至地方紀工委,都會發廉政短信進行溫馨提醒,曝光違法“四風”的典型案例進行警示,可以說每逢佳節倍思“清”,每逢佳節“查一查”,已經常態化。然而,還是有黨員幹部栽在了節日這個反腐倡廉的節點上。


「漫評」每逢佳節倍思“清”,風清氣正慶國慶


節日期間更應提高拒收“紅包”的警惕性和自覺性。(漫畫:小栗子)

對於“5+2”“白+黑”的廣大黨員幹部來說,國慶七天長假無疑是放鬆心情的最佳時間,如何避免樂極生“腐”,樂不思紀律呢?筆者有話說。

飯不亂吃,管住嘴。《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請、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及“接受、提供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違反廉潔紀律。因此,不能參加違規組織單位幹部職工公款吃喝、公款宴請、出入“一桌餐”等隱蔽場所吃請。吃飯前,先明白“和誰吃、哪裡吃、吃什麼、誰買單”,這樣才能吃得放心。

禮不亂送,管住手。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向來注重禮節,節假日禮尚往來人之常情。但,禮這樣送就違規了。公款送禮違規,有功利性質的送禮違規,送紅包違規;對於收禮的黨員幹部一定要收住手,“拒收不了的紅包禮金,要向組織報告說明,嚴防把上交廉政賬戶作為違規收送紅包禮金的擋箭牌……”節假日,要除弊革新,崇尚“理尚往來”,這樣過節更時尚。


「漫評」每逢佳節倍思“清”,風清氣正慶國慶


吃飯前,先明白“和誰吃、哪裡吃、吃什麼、誰買單”。(漫畫:朱慧卿)

車不亂用,管住腿。正所謂“看山看水看人頭”,國慶節是出行的高峰期,黨員幹部也難免不會利用七天假期攜子扶老、呼朋引伴去看世界。但這樣出行就違規了:讓服務對象買單違規了,用公款旅遊違規了,公車私用違規了,用公務卡給私車加油等私車公養違規了。所以,出行前,要想清楚費用誰付的問題,最好做到自費自樂,樂得舒心。

國慶來了,心情可以放鬆,但紀律之弦一定要繃緊,不能心存僥倖,不能麻痺大意,常思紅線有沒有踩,防線有沒有松,底線有沒有堅守,樂而思“廉潔”,風清氣正過國慶,這才是真的快樂!(來源南方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