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这几天一部良心剧

“我不是药神”刷爆朋友圈,

看海报

“我不是药神”五个字

颇有碑版遗风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说到“药神”

也就是大夫

大家更多的印象应该是这样的: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这是蝌蚪文?还是天书?

俗话说“医者仁心”“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但是

你的这“仁心

得让我们群众看懂啊

你瞧瞧

以前的大夫

这才和“药神”更配哦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近代书家药方

近代,书家中的 陆维钊、诸乐三、张宗祥,以及国学大师马一浮,也都旁通医术,于是他们亲手开的方子,则让人耳目一新。

陆维钊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诸乐三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张宗祥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马一浮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陆维钊先生的药方手迹世间仅此一件,极为难得;马一浮先生精通多门学问,看病自然也在行;诸乐三先生以书画名世,而他本人就是中医科班出身的。

纯粹的中医药方

书家开的药方,字迹优美,情理之中。

接下来的几个药方皆为中医所写,行笔间气韵连贯、节奏适中,大部分当做小品细细欣赏也未尝不可。

绍兴名医杨森茂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海盐名医任小田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清昆山名医潘道根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清代御医陈莲舫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以上几张,都是清至近代,各地名医的亲笔药方。乍一看,判断不出哪些是书家所写,哪些是医家所写。

精美的花笺,娟秀的字迹,配以实用的处方,药材间的留白,篆刻的提示语,虽无意安排,却成了章法多变的书法小品,着实耐看。

由此我想,擅长突破书法图式的傅山,其灵感是否来自于开药方的经验?

民国杭州名医骆也梅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民国杭州名医何公旦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民国杭州名医詹子翔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清妇科名医陈大堃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这些名医虽不以书法名世,但我们不能不对他们的"书作"肃然起敬。

他们的书写很随意,然而不求章法而自得章法,不求书卷气而自得书卷气,这些,都是很多书法家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的。

书卷气其实不是写来,而是修来的。在这些药方的背后,他们不知写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写得多了,修养到了,好的气息就跃然纸上了。

浙江名医宋光济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浙江名医徐荣斋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浙江名医马莲湘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北京名医施今墨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中医与书法的相通之处,是到了一定境界,必须开悟。如果做不到,那就很难向上走了。

没有开悟的天分,写再多字也成不了书家,看再多病人也成不了名医。我们常说庸医害人,也许他也想救人,只是能力不够罢了。

名医和庸医的差别,其实就在细节。

所以今天有人炮轰中医不是科学,余秋雨出来说了句像样的话:中医当然不是科学,它是哲学!

四川名医任应秋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上海名医钱伯文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江苏名医江育仁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名医万友生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河南名医戴干臣方

“我不是药神”,但我好好写字!

透过药方,我们看到这些名医都有良好的书法功底,而且字体多以行楷书为主,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清晰易读。

曾几何时,医生的处方变成了难以识别的涂鸦,而且美其名曰产权保护,真是太荒谬了。

真正的高手其实是无须"保护"什么的,

药方可以拿去,可医术拿不去,

慈悲心拿不去,随机应变的本领拿不去。

所以,

对那些慈悲为怀、妙手回春的国手,

老百姓向来都会恭恭敬地尊一句:先生。

(本文所刊药方均为

万方楼主人林乾良先生收藏,

曾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