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1

最近有个朋友问我,杭州市的房子最近涨势很好,准备贷款搞一套投资如何。

我问他的资产配置是什么,他说几乎全投在房产上,已经有两套房了。

我说,买的话,做好套牢十年的心理准备。

楼市很复杂,先听个历史故事。

在80年代中末期,日本签下广场协议,日元不断升值,外加采取货币宽松,低利率政策,吸引了不少热钱流入房地产,东京的房价后被炒到能买下整个美国。

当时日本经济指标非常漂亮,日本人收入不菲,有的企业甚至愿意提前预支半年工资来招人,而房产也是大家都认可能保值增值的资产,不少应届毕业生刚毕业拿到收入就开始按揭买房,他们当时月入40万日元,买一套房每月要还25万按揭,压力很大,但经济基本面大好让他们相信收入会一直上涨,房价也能保值增值。

后来的结果大家很清楚,海湾战争爆发,油价攀升,企业成本上升,加之银行过度发放房贷,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坏账,最后日本股市、楼市双双崩盘,员工大批失业,收入骤减。

当时月入40万日元的Q,金融危机后收入降到了25万日元,甚至刚好够还按揭,而房产价格也是下跌到不足原先一半,只得让配偶参加工作,共同负担房贷减轻负担,才勉强度日。

一晃近三十年过去了,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太大好转,Q一家的收入仍然保持在45万日元左右,仍然背负着每月25万的按揭,过着清苦的日子。

而房价,也一去不返。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这个故事,和美国08年时次贷危机类似,当时美国房价已经涨了近二十年,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能够保值增值,可最终爆发次贷危机,直至十年过后房价才解套。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告诫大家两个道理。

1. 房产并不是无风险资产,只有当其他资产(基金、股票、贵金属、股权、ABS等)缺乏吸引力,投资人才会争相贷款买房,如果有一天房产脱离了投资人预期,房产就将不再是刚需。

2. 房地产限售政策锁死货币没有意义,金融危机来临时,限售只会引起更为惨烈的踩踏,外汇管制同理。

为什么日本人、美国人现在都不敢拼命贷款买房,而中国敢?

那是因为中国还没吃过大亏,真吃亏,可能就一辈子都缓不过气来了。

2

未来楼市怎么走,短期看货币,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一、货币政策

从货币政策来看,6月国家已经将棚改审批权收回,开始严控棚改货币化投放,投放量大幅缩减,8月棚改贷款投放91亿,甚至不足2月份1500亿的零头。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这意味着棚改所带来的购房增量资金基本告一段落,拆迁户炒房得到抑制。

从货币信用扩张的角度来看,M2也已经进入缓慢增长节奏,由于我国超发的货币70%以上最终以房贷的形式流入房地产市场,而M2代表着市场上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因此M2的增长速度,基本就代表着房价长期涨幅的上限。

比如近十余年来M2的年复合增幅几乎与北京二手房价接近。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当然绝大部分地区的房产都不能像北京房子一样追平M2,比如近年来涨幅不错的杭州,充其量也就是M2增幅的一半多点而已。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当前M2增速正在不断创造历史新低,降至了8.2%(如下图),要知道过去十年M2的平均增速高达16.4%,假如未来M2并无反弹,那么长期来看平均房价涨幅大概率也会远低于8.2%。

以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5%,利率为5.635%,贷款投资买房(不考虑出租回报),涨幅极有可能出现无法覆盖利息的情况。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二、土地政策

从土地角度来看,政府国有土地出让金的历年数据如下: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大家会发现,2017年地方性政府的国有土地出让金大幅增加,达到50609亿,比15年直接增加了近70%,虽然地价较前两年有所上涨,但出让金暴增,这就说明了国家供应了大量土地。

今年土地出让数量同样非常惊人,5月披露的出让金数据全国同比大涨111.5%,其中以杭州、重庆、嘉兴为甚。

之所以16年中下旬房价能暴涨,与15年国家限制土地供应有非常大关系,我们知道开发商从批下土地到拿到预售证开盘,一般在1.5年左右,时间推下来就是16年下旬到17年这个时间点。

因此从短中期(1-2年)来看,国家大幅增加土地供应,将从供给端有效抑制房价的上涨。

三、人口趋势

房价长期来看取决于人口,先看一张人口年龄占比分布图。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以2016年的数据分析,我们会发现25-29岁年龄人群占总人口比为9.21%,20-24岁的年龄人群占比为6.83%,20-29岁合计占比16.04%。

20-29的年龄段基本属于刚毕业工作不久或者刚结婚,属于典型的刚需购房年龄。

但是接着看10-1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15-1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为5.32%,10-14岁年龄占比为5.22%,10-19岁占总人口10.54%。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未来十年,22岁-31岁(根据16年数据加两岁)这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将从16.05%大幅下降至10.54%左右,下滑50%。

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近两年房地产热度依旧能保持较高,因为刚需需求旺盛,恰好赶上第二波婴儿潮成年了。

但是这一波过去之后,未来十年下一波22-31岁的刚需购房人数将会骤减50%,中国建那么多房子,到时候能消化吗?

不过从长远来看,由于现今0-9岁的人口占比12.81%高于10-19岁的10.54%,因此未来二十年后这个刚需年龄段人数又会有所回暖。

顺带提及一下当前严肃的老龄化问题。

以下是40-69岁各个年龄段人口结构随时间变化比例图。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仔细看上图,我们会发现2016年,55-69岁这个退休中老年人年龄段比例分别是55-59:5.15%,60-64:5.85%、65-69:4.18%,合计15.18%。

而40-54岁这个年龄段则分别是40-44:8.18%、45-49:9.03%、50-54:8.43%,合计25.64%,这个时段占比高主要是第一波婴儿潮的原因。

这也意味着15年后,55-69岁退休的中老年人数量比例将比现在至少增加70%!

现在社保看着还够用,但以后养老人群大增,社保基金很难顶得住,所以国家为什么让税务局统一征收社保,保证按实际工资征收?因为要向年轻人多收钱好应对接下来的养老问题。

总结下来,从人口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刚需购房人群数量在未来十年会达到一个低谷,随后才开始有所回暖。

楼市将陷入失去的十年

最后我对未来房价的看法是,从短期货币政策(1年内)来看,国家收紧信贷,控制棚改,短期房价难以出现下一波暴涨;从中期土地(1-2年)供应来看,近一年国家正以创新高的速度增加土地供应,供给端增加将进一步抑制房价的走高;从长期人口(10年内)来看,刚需购房年龄人群比例不断降低,人口趋向老龄化,将进一步抑制房价的需求端;在未来十年后,随着人口结构回暖,房价开始进入平稳上行通道。

因此仅供建议,刚需购房,量力而行,炒房投资,大势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