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長期以來航空發動機一直是都是卡住中國戰鬥機“脖子”一大難題

,為中國戰鷹換上一顆真正的“中國心”,也成為了幾代中國航空人為之奮鬥的目標。

而在航空界,圍繞中國隱形戰機殲-20的發動機到底是中國造還是俄羅斯造這個話題大家都爭論不休。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不過,就在近期,從境外媒體傳出一則消息

中國接近解決新型低可探測性航空發動機的量產問題,屆時殲-20可能進入大批量生產,並在2025年左右生產200架。

港媒也援引“軍方消息人士”話稱,一款為殲-20設計的國產發動機,已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將會於今年年底投入量產。

若此消息為真,那麼改進“動力包”後的殲-20能夠以超音速隱形飛行,與美國裝備的F-35不相上下。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一直以來,航空發動機技術都被各航空大國視為機密,輕易不會向別國傳授。

中國工業基礎和科研能力相對發達國家較為薄弱,雖然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但關鍵技術仍然不過關。

中國一方面繼續從俄羅斯進口發動機維持,另一方面對進口來的俄製發動機進行研究。

所以直到目前,中國軍隊裝備的殲-10輕型戰鬥機、殲-15艦載重型戰鬥機和運-20運輸機仍在使用進口的俄製發動機。

但中國從未停下為自家的戰機換上“中國心”的腳步。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外媒在報道中稱,殲-20這次換裝的“中國心”很有可能是採用鋸齒形噴管收縮葉片的新型發動機

通過鋸齒形的葉片,將雷達波反射到有限的角度,以改善尾部的雷達散射特徵,減小被發現的概率,試驗表明齒形裙邊尾噴管的紅外輻射強度最大可降低近10%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從外觀上看,這種發動機仍然疑似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WS-10X,而非所謂的渦扇-15

該發動機的尾噴管的鋸齒設計與殲-10B的軸對稱全向矢量噴管有異曲同工之妙。雖與“渦扇-15”存在一定差距但仍可作為其技術儲備。

十幾年來,中國的太行WS-10發動機經過改進,將推力從WS-10的12.5噸提高到了WS-10A的13.2噸,壽命也增加到了3000小時以上,大修間隔達到了1500小時。

目前中國的渦扇10型發動機,已經在殲11B、殲16戰機上批量裝備。而空軍裝備了200餘架殲11B、海航裝備70餘架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渦扇-10航空發動機

加上50-100架的殲16戰機,可以推算出渦扇10發動機的總產量已經到達700-900臺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廠已經完全解決了渦扇10的生產工藝、技術瓶頸,渦扇110“太行”發動機的年產量提高到了200臺左右,已經可以滿足其它機型的需求。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換裝渦扇10發動機的殲10B戰機

渦扇10發動機產量有了保證後,殲10、殲20等戰機在近年來頻頻傳出裝備渦扇10進行試飛的消息。

由於渦扇10跟AL31發動機在涵道比、進氣量需求等關鍵指標上大相徑庭,因此殲10、殲20換裝渦扇10後,整個飛機的飛行包線都需要重新試飛,甚至發動機進氣口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修改

這種情況美國的F16戰機也曾遇到過,使用F110發動機的F16與使用F100發動機的F16相比,發動機有明顯區別,而且兩者不能互換髮動機使用。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殲20裝備渦扇15想象圖

戰鬥機更換髮動機可不是簡單的事,但只要在設計時就考慮到相關問題,也不是那麼不可思議的事。

歷史上有很多戰鬥機更換髮動機而失敗的先例,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為F-4K“鬼怪”式戰鬥機換用羅爾斯-羅伊斯“斯貝”渦扇發動機,更大的推力反而導致更糟糕的最大速度和超音速加速性,只有低空性能改善了。

但這是有原因的。

“鬼怪”式為了航母起落,具有不錯的低空低速性能,但歸根到底,這是典型的高空高速戰鬥機,是圍繞著兩臺通用電氣J79渦噴發動機設計的。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在改裝“斯貝”的過程中,進氣道要加大流量,後機身要加大,破壞了原來的氣動設計,顯著增加了阻力,導致失敗。

戰鬥機發動機不能隨便改,F-4K從F-4J換裝“斯貝”渦扇而來,但性能嚴重低於預期。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但戰鬥機換髮的成功先例也很多。道格拉斯A-4“天鷹”是輕型艦載攻擊機,在高亞音速段特別機動靈活,以至於美國海軍Top Gun學校曾經用A-4作為假想紅軍戰鬥機。

但A-4的普拉特-惠特尼J52渦噴不僅老舊,而且油耗很大。在80年代,新加坡A-4換裝通用電氣F404非加力型,推力增加15%,油耗、可靠性大大提高,機動性進一步改善。至少從換髮角度來說,這是成功的改裝。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新加坡用F404換裝A-4,獲得成功

以色列空軍在換裝F-15、F-16之後,有意對現有的“鬼怪”式大規模換用普拉特-惠特尼PW1120,這是F100的渦噴版。

性能比原裝的通用電氣J79有顯著提高,最後因為成本和裝備規劃問題而擱置,換髮本身是成功的。F-14B/D當然也是換髮成功的典型。

正因為更換髮動機“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量產型的殲20並不急於換裝渦扇10發動機,哪怕渦扇10的可靠性、產量已經能夠全面替換AL31。

殲20原型機裝備渦扇10試飛,更多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手段,一旦AL31發動機供應出現問題,殲20不至於面臨停產的危險。

而渦扇10與AL31同屬推重比8一級的渦扇發動機,殲20將發動機換成渦扇10,性能提高並不明顯,先用AL31“湊合”,以後直接裝備渦扇15發動機才是最終目標。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目前的殲20,無論是氣動設計還是航電水平都可以與美國的F22戰機比肩,甚至在分佈式光學孔徑系統(EODAS)等子技術上有優勢,唯一的差距就在於發動機。

相比於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無論是AL31亦或者渦扇10,各項指標都有較大差距。

只有在換裝了最大推力高達16-18噸的渦扇15,殲20在超音速巡航、機動性上才能到達甚至超過F22,達到一流五代機的水準。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中國在殲-20的項目上取得的重大進展也挑動著喜馬拉雅山脈的另一邊印度的神經。

考慮到自身作為區域性大國的地位,以及擔心鄰國巴基斯坦得到殲-20這款5代機會對其形成在空中力量對比上的壓倒性優勢,印度自身也倍感壓力。

雖然在去年10月印度怕再次“掉坑”取消了和俄羅斯一同研製5代機的項目,可一向作為軍購大國的印度也不得不再次把心思放到了砸錢買裝備的上面。

殲20終於換上“中國心”,印度卻慌了,急忙去抱這國大腿


可這次印度盯上了和殲-20同屬5代機家族的蘇-57上面,儘管西方輿論一再宣稱蘇-57在隱身性能等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來敲打印度不要“跳火坑”,但焦慮症纏身的印度此時也只能寄希望於蘇-57這顆“回魂丹”了。

雖然,印度使出渾身解數一再向俄羅斯撒嬌以促使俄方推進對蘇-57的改進進程。

但以目前俄羅斯的經濟能力來看,這一計劃進展的並不十分如意,蘇-57這顆“回魂丹”能不能治好印度的5代機焦慮症還很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