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了”中的大文化

小“知了”中的大文化

前几天早晨在公园遛弯,听着“知了、知了”的蝉鸣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蝉这个物种是国产的还是外来的呢?随即发到了万能的朋友圈询问,发完之后才觉得自己很愚蠢,居然问出这么弱智的问题来。在几千年的中国玉文化中,早证实蝉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并且玉蝉在玉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就有玉蝉出土,在商周时期以玉制蝉已常见,到了汉代以蝉为题材的玉雕达到鼎盛,直到今天玉蝉仍然是玉雕里的经典题材。为什么古人对蝉如此情有独钟呢?我先从玉蝉的用途说起。

在古代玉蝉主要有三种用途:第一是佩蝉,佩戴身上做辟邪用;第二是冠蝉,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第三是含蝉,用作随葬品放置于死者口中,这主要流行于汉代。汉代人讲究厚葬,认为玉能让尸体不朽,用玉做成“九窍器”来遮盖、填塞人体的孔窍,其中放置于口中的称为“玉含”,最常见的就是玉含蝉。汉代以后这种随葬方式基本就断了,玉蝉大都以佩戴为主。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自泥土中钻出,羽化脱壳之后,飞到高树上,只饮露水汁液,出淤泥而不染,沐雨露至洁雅,生命短暂,却敬守高歌,达到了至高的生命境界。这种内涵又和佛家修的“禅”类似,所以古人崇尚蝉是和佛家的禅修、摄念、大智慧分不开的。时至今日,玉蝉的这种内涵依然对我们有重大意义,高雅、圣洁、崇尚生命,“知了、知了”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小“知了”中的大文化

我这儿有件李克生大师雕刻的玉蝉,整体形状和真实的蝉相差无几,和田玉籽料,玉质细腻,洁白温润,雕工精细,神韵灵动,趴在那儿真像一只知了在静静的修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