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宋末在蒙古阵营挥师灭宋的汉人?

海宇视界

1279年,张弘范率军在崖山击败宋军残将,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随行十万军民亦慷慨投海,这件事情震惊了全世界,史称:崖山之战。


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沦陷于外族,这么说不准确,因为宋不仅仅是被蒙古所灭,构成灭宋大军主力的不是蒙古军队而是汉人军队,张弘范也是汉人将领,虽然他属于“北方汉人”,不在宋统治的范围内,但那也是汉人,这个性质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是汉奸,依据的是他的血统而非民族感情,如果仅仅因他没出生在中国,就否认他是汉奸的事实,这个“标准”未免太宽松了。

犹太人这个民族就遭受过好多次屠杀、驱赶,他们在战争年代像分子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然而以色列建国后,这些犹太人能从世界各地回到自己国家,包括那些在异国出生的孩子,他们靠的是什么?感情?当然不是。是血统。

回到主题,崖山之战最令人悲痛的不是海面上翌日浮起的十万具尸体(《宋史》),而是张弘范在崖山石壁上以“到此一游”的态度刻下的碑文: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国于此”。

在襄阳大战忽必烈忙着以蒙古军拱卫京畿,用北方汉人世侯军和南方降军攻打南宋,镇压南人反抗,就拿襄阳大战来说,攻城的主力也是北方汉人世侯军将领张弘范,扬州等地的大战除了张弘范还有襄阳降军统帅吕文焕,吕文焕这等就是彻头彻尾的“汉奸”了。

元军不善攻城,也不善水战,攻城和水战谁完成的?汉将率领的汉人军队。

元朝水军由投降的宋朝水军构成,也就是说跟南宋水军作战的是自己人,而不是蒙古人。自己人打自己人是汉人一贯的做法,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汉人王朝都是被汉人推翻的。

宋恭帝投降后蒙古就不管了,消灭南宋残余力量完全交给投降的汉人以及北方汉人。

东路指挥使范文虎、率领南宋降军的安抚副使刘整;中路湖南两广江西扫荡由北方世侯军统帅张弘范、襄阳降军吕文焕完成;西路也是汉军统帅汪良臣领导降军完成,也就是说对南宋穷追猛打,置之死地的恰好都是汉人。

攻城后,汉人军队冲进城去烧杀抢掠,与强盗无异。

这些将领都是在蒙古阵营里充当锋利武器的汉奸,然而历史对他们的定为不同。

如何看待在蒙古阵营里挥师灭宋的汉人?

历史从两个角度阐述,首先,对于那些降将,吕文焕、范文虎、刘整,这些都是彻头彻尾的汉奸,范文虎曾服务于南宋奸臣贾似道,这人的私德根本无从谈起,襄阳失陷后范文虎第一个降元,后来忽必烈征讨日本时这货也在,他将十万军队遗弃在海岛上自己却临阵脱逃,汉奸就是汉奸。

他们的投降动摇了南宋阵营的军心,让精心布置的防线以及作战计划尽落敌手,还带去了先进的武器和攻城技术,对整个战争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二,张弘范为代表的北方汉人将领。

后晋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主动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自称“儿皇帝”,这件事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让宋朝刚一建立,就面临北方门户大开的危险。

在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拉锯战中,燕云汉人经历了辽、金、宋的统治,又没受过儒家思想的驯化,他们早已淡忘了节操这件事,宋朝在北伐期间寄期望于燕云百姓意识到自己是汉人,要回归自己祖国,然而并没有。燕云汉人长期的被奴役,早已经习惯了做亡国奴,总而言之燕云人民已经不可能象当初那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所以即使北宋挥师收复燕云,对于燕云一代汉人而言这也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非得经过激烈的交战他们才能不情愿地归附汉地。

北宋末年金国将这片土地割去,北地汉人再次成为异族的奴役对象,他们心里仍然没什么悸动。金国中都被蒙古攻破后,北地汉人成了“蒙古人”,他们渐渐认同了新的身份,于是在蒙古灭宋的时候,这些大部分都在蒙古区域内出生的汉人,还以为自己是蒙古人,就像狗窝里出生的猪,会认为自己其实是狗一样。

这些汉人长大后,正好归蒙古所用,蒙古养育了这些汉人,现在是汉人报效主子,发挥效力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怎么定位张弘范呢?按照血统他确实是汉奸,然而按照民族感情,他又是蒙古养育出来的杂种。

当我们定义这件事情的时候,只能为北地的汉人感到悲哀,一个没有民族根基感、荣誉感的汉人部落,一个没有犹太人那样深刻的民族认同意识的汉人部落,这些人像丢弃一件衣服一样丢弃了自己的血统和民族感情,最终他们也会被整个历史所抛弃。

无论是辽、金、蒙古以及汉人王朝,都不会认可这类人,他们是典型的“多余人”。


静说历史

说到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忍不住就要跳起来骂这些人是汉奸。那么,他们究竟算不算汉奸呢?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首先要看看北方汉人是如何构成的。

在唐朝的时候,尤其在前期,南方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频繁的交流,这主要是基于唐朝开放的态度。唐朝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有对抗,但是,这种对抗并不是很强烈,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唐朝大之所以和亲非常多,就是这种开放式交流的表现。也正是在这种交流之中,大量的南方汉人走进北方,渐渐地成为北方本土居民。

唐末及五代时期,中原大乱,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同时南方汉人也大量迁入北方。五代先后的五个国家,后唐、后晋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

(燕云十六州的汉人进入契丹)

当五代南方大乱的时候,北方的契丹却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并且对南方的国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燕云十六州住的主要是汉人,以前的民族迁徙和交流,还只是一些零散的行为,而当燕云十六州割到北方以后,这就是大片汉人整体迁入了。

必须要说明一点的是,当燕云十六州被割到北方的时候,他们做亡国奴的感觉并不是很强烈。为什么呢?因为南方乱成了一团,并没有哪个是他们的祖国。再说了,把他们割给契丹的后唐、后晋,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也就是说,无非是从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加入到另一个少数民族国家而已。

说燕云十六州的人做亡国奴的意识不强,还在于后来北宋初年,宋军前往和契丹打仗,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当时的汉人其实并不是很欢迎。他们为什么不欢迎。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契丹的统治,变成土著居民了。

第二批大面积迁入北方国家的汉人,是在靖康之难中,金国南下占去北宋大片河山的时候,通过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第二次被割到北方去的。刚割去的时候,这部分汉人的亡国奴意识肯定很强烈,但是,在经过了南宋整整一个半世纪以后,这一部分汉人,也和原先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一样,早已成为北方的土著了。

(靖康之难中大片汉人进入金国)

一个半世纪是什么概念,就是说,那块土地上的汉人,他们土生土长就在那块土地上,生下来就在金国那样一个国家里,他们怎么可能还会认南宋为他们祖国!

后来,生活在金国的汉人又有一个很大的变故,就是金国被蒙古给灭了,原先生活在金国的汉人,又都加入到了蒙古人建立的国家。这时候,假如他们有亡国奴意识的话,他们也只能是金国的亡国奴,不会是南宋的亡国奴。

蒙古第一次攻破金国中都,占领金国差不多一半土地的时间是1212年。蒙古人大举南下灭南宋的时间是1276年,这个时间差是60多年。也就是说,那些参与进攻南宋的汉人,绝大多数是在蒙古出生的,他们甚至连当金国亡国奴的意识都已经不强烈了,何况是对南宋。

(蒙古攻击金国,大片汉人再一次进入蒙古)

所以,那些参与蒙古大军攻打南宋的汉人,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只可能是加入到“祖国”的统一大业之中,你要说他们是汉奸,那还真是一个笑话。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个问题也是历史爱好者们常常需要思考的一个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异族征服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不少投身异族政权,或是为其征战的将领,或是为其理政的官吏,就宋末元初的更替时期而论,身在蒙元阵营直接参与攻灭南宋政权的“汉人”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且应该得出不同的是非判断。

其一,是在自窝阔台汗下诏征宋以来,在漫长而惨烈的蒙宋战争期间,自宋军阵营之中直接投降蒙军的将领,著名的有吕文焕、刘整、范文虎等等,尽管他们降敌的原因各有不同,性质上也有主动和被迫之分,但不可否认,他们的降敌对具体的战役胜负、防线的动摇与否、乃至整个阵营军心的兴衰、战争的走向,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手握重兵、要隘的重量级军事将领,在关键时刻为一己私利,而背弃自己的同宗父老、降顺于异族侵略者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可耻的!都应该被后世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今社会上有些人出于某些投机目的,对这些贰臣、叛徒进行的种种洗白、平反的企图,都应该受到大众的批判和唾弃)。

其二,虽是汉人,但他们并不是宋朝的子民,而是金朝统治下的官吏或百姓,他们在金朝女真贵族的排挤下,长期郁郁不得志,故当蒙金战争进行期间,把投效蒙古人,当作是摆脱女真统治、建立自家功业的好机会。自成吉思汗攻金开始,投效的汉人、契丹人、奚族人等就络绎不绝,其中汉人著名者包括郭宝玉家族、董文炳家族、刘黑马家族、史秉直家族、张柔家族(其中就有指挥崖山灭宋之战的张弘范)、严实家族、李全家族等等。在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前,古人所谓尽忠尽节,主要是对效忠的政权而论,尤其上述那些被蒙古统治者加封为世侯的那些家族成员,几代生活于同样是夷狄政权的金国社会里,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宋人,对他们而言,对宋作战,与对高丽、对花拉子模等作战没有多少区别。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了崖山之战后,从小长在忽必烈汗庭、被蒙古人尊称为“九拔都”的张弘范会兴奋地让人镌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的字迹。


史海悠游闾春晖

这个问题我倒有个新的想法。可不可以这样考虑:很多当年打南宋的汉人的后代,会怎么看呢?

估计也在痛恨,痛骂,大扣汉奸帽子。

很可能啊,尤其是北方的汉人。也有可能,某些人还是当年某北方汉将的后代。

所以,从这样看也许就发现很荒唐。

现在是现在,那时是那时。你不能一味拿现在的情况埋汰古人。

想想,淮河、汉江以北的北方汉人属于金国,也至少百年,好几代人了。再往前,幽云十六州的汉人还有百年属于辽。

拿什么让他们把南宋当母国,或者说,拿什么让他们为赵官家卖命?

还有,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王权争夺,冲在前边的可能是为了荣华富贵,包括原北方的地主。下层士兵,多是按户口抽丁征发出来的。你能要求他们怎样做呢?一将功成万骨枯。活下来,也许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吧。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前辈们流血牺牲,给了我们一个如今的国家,如今的生活。挑战多多,危险重重,还是好好维护团结,对内珍惜安定,对外保持警惕吧!


雪天雪晴

“汉”是一种文化认同,五代就有大量汉人到辽地逃难,辽金在中后期均已高度汉化。南宋并不能代表整个汉文化区域。宋社会阶层非常固化,很多地方也非常黑暗。宋人认为北伐了当地人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结果却基本没有。


皮薄大馅萝卜包

没什么好说的。历史上汉族的悲哀。好在已经过去了。留下的是应该记取的教训:不够尚武加上过于的民族宽容。


jhmh26

从大一统角度讲他们为蒙古人开疆拓土做出了贡献,使元帝国领土不断向南沿伸。使东亚族群融合入蒙古族创造了条件,是元朝功臣!

但从族群角度讲他们为了金钱,女人,权利而对同族大开杀戒,实属害群之马,天理难容!为华夏之耻辱。汉族之殇。不配为炎黄后裔。


王某某aygcg

一般说来,良禽择木而栖,投奔赏识自己才华的所谓明君,在天朝古代本不是个事。只不过那几个投奔蒙元的“汉人”不在此列,因为蒙元绝非明君,而是暴君!那几个投靠蒙元的“汉人”也不是怀才不遇的俊杰,而是有奶便是娘的奴才!对他们除了鄙视,不会有别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