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媽不讓嫁,死活非要嫁,到底是愛得太深,還是反抗父母?

爹媽不讓嫁,死活非要嫁,到底是愛得太深,還是反抗父母?


有時候聽到一段比較典型的婚姻故事,我會暗想:女人的婚姻不幸,到底是自己雙商欠費造成的?還是純粹造化弄人?


1

一個聽來的身邊人的故事:都是普通工薪家庭,女主人公年輕的時候是附近漂亮得出了名的姑娘,但不知怎麼愛上一個家裡人看不上眼的男人。父母堅決拆散,死活不同意她和那個男人在一起。後來這段戀愛就黃了,男人和別的女人結婚生子了。

本來大家都好好的,散就散了吧,天涯何處無芳草?可這姑娘心裡始終憋著一股勁兒,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裡始終有種未滿足的情愫蠢蠢欲動,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她又和這個男人牽扯上了。

父母這邊當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反對,特別是這次在一起女兒又充當了小三這種不光彩的角色,而男人又有了孩子,不管怎麼考慮,這婚姻都是不對的。

可這姑娘這次是鐵了心,就算是破壞別人家庭,讓別的孩子沒爸,氣壞自己父母,也要和男人結婚。

在執著的人面前,全世界都會讓路。姑娘如願和男人結婚了,還生了一個女兒。


2

不知道世間的事是不是冥冥中都有因果,反正這姑娘結婚後沒幾年,嚮往中的幸福就結束了,生活的暴擊一下跟著一下狠狠敲打著她,連帶著身邊所有人都陷入了泥潭。

男人四十過半就中風了,而這個時候男人的爸媽一邊幫他帶兒子,一邊還要照顧他幾年前就中風的哥哥。女人的爸媽則幫她養著女兒,同時每個月還要貼補他一些錢。女人自己則只能辭了工作,在家照顧老公,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婚姻這種事兒最難預測結果,誰能想到當初飛蛾撲火的熾熱愛情,到頭來過成這等悽慘摸樣?


3

面對婚姻,每個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那男人的哥哥,中風之後媳婦就跑了,再也沒有踏進家門半步。

這個女人,不管是出於責任也好,還是對男人的愛也好,不離不棄,只是連累兩邊父母無法安享晚年,七八十歲的人,還要為他們的生活埋單,實在可憐。

不知道這女人在焦頭爛額的婚姻裡,有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

如果你對男人是真愛,為什麼當年對方沒有成家的時候不能堅持,妥協於父母。

當對方塵埃落定的時候,為什麼又要不管不顧的去破壞別人家庭,尤其是可憐的孩子,從父母離婚起就成了沒爹沒媽的孩子,只能跟著奶奶生活。我覺得別的都不說,只這一件事,就是做惡吧。男人生病之後,迫於家庭窘迫的經濟,孩子18歲就輟學,離開家鄉去打工了。他的命運伴隨著父母的婚變而改變了。

如果女人當初顧及父母感受,分手了就徹底斷了,重新開始新的選擇,新的生活,也是一種無害的選擇,但時過境遷之後自己卻硬往前進的車輪上插進去一根棍子,亂了所有人的陣腳。

此時重新在一起,比當年單身時候更加不堪,這一次就不考慮父母的感受了嗎?

當年對父母的妥協是軟弱,後來對愛情的“執著”是對父母的報復嗎?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凡夫俗子,很難在做決定的時候預測到未來會發生什麼。但只憑感性的衝動做出的決定,多半是錯的。


4

有句話說,父母讓你嫁的人你可以不嫁,但不讓你嫁的人一定不要嫁。最起碼在這個女人的婚姻裡,這句話被證明是對的。

還有句話說,軟弱的人作惡最深。這姑娘在最不該軟弱的時候妥協了,卻在最錯誤的時間過分的強硬,也許才導致瞭如今這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的不幸。

很多時候,在婚戀問題上遭遇父母的反對,女孩兒們寧可跟父母決裂,也要選擇所謂的愛情。但有時候也許她們自己也意識不到,這種決絕的選擇到底是因為太愛那個男孩子,還是潛意識裡對父母的反抗,來了一次總爆發?不管那個男人到底是不是真愛,你都要用一次飛蛾撲火的衝動來完成對父母的叫板。


5

其實面對感性成分佔多數的女孩兒們來說,父母也為難。很多時候明眼一看就是坑,出於保護子女的本能,父母肯定要反對,但同時他們也害怕,越是反對,女兒越鐵了心。本來說不定不怎麼管,女兒自己慢慢就發現不合適了呢。

父母們就在這種矛盾與糾結中邁過女兒婚嫁這個坎兒,除了少數養了個冰雪聰明的女兒的父母,大部分父母在這個關口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其實有時候,讓女兒明白足夠的自我保護的措施和方法,靜觀其變不啻是個比較明智的方式。

我記得很年輕的時候很喜歡一個男生,他彷彿滿足了我所有對男生的期待:高高瘦瘦的,穩重內斂,不愛說話。但父母能看出來是萬般不合適的,於是萬般阻止,當時的親子矛盾可以說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

但是客觀的說,我當時痛恨父母的,是他們對我私生活的干涉,因為我是一個邊界感比較強的人,我不喜歡別人控制我操控我。對跟那個男生的感情,我並沒有抱著非他不嫁的想法,只是想在一起,感受在一起而帶來的美好。

在我爸媽的反對下,我也沒有和他分手,但最後的分手是我自己隨著相處而漸漸感覺淡了,沒那麼喜歡了,之前那麼愛,更多的是一種幻象。

應該說是我自己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那次情感心理危機。父母已經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他們覺得我愛了,就是要嫁了的意思,而我,只是純粹的想戀愛,僅此而已。


6

我記得當時和我同齡的女孩子們,有比我遭遇更慘的。有的媽媽為了禁止女兒和某男生戀愛,強行給替了個陰陽頭;有的媽媽為了棒打鴛鴦,每天上班送下班接,還不間斷的給女兒安排相親。

當我們的生活都塵埃落定以後,再回想年輕時候的那段荒唐歲月,覺得當年的自己挺傻,而父母,又處於草木皆兵的精神狀態,有時候這種緊繃的狀態,也許會讓本可以安然度過的敏感時期,真的整出什麼么蛾子。

我覺得故事裡的那個女人、當年的女孩兒,如果她父母沒有那麼強烈的反對,讓她自己好好和那個男孩兒處處,也許果斷時間她自己就淡了,覺得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類型了。

因為極度的反對,也許對於一些心事重又不夠聰明的女孩兒來說,就成了心結,總會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找補回來,實現對父母的反抗,這時候就很容易做錯事,害人害己。

但拋除這一切都不說,對婚姻的結局,即便是我們當初在計劃周全,也是難測的,盡人事,聽天命,最主要的,讓自己理性一點,聰慧一點,才能儘可能的得到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