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姓名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從我們生下來姓名就會陪伴著我們,而姓名也是別人認識自己的一個必要的方式。而且正是因為人有了姓名,人類才能進行正常有許的交往。姓名就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姓氏,一部分就是名了,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姓氏。

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光裡,古人們創造了許多的文明,也流傳下來了許多的文化,而姓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姓氏可以說是記錄一個人的家族和血緣關係的符號,而姓氏的產生也標誌著人類從群婚制轉變到了以血緣關係為基準的婚姻制,這是文明的一大進步。說起姓氏相信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兩個初次相識的人中一個人問:“您貴姓啊”,而另一個人就會回答:“免貴姓”,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其實“免貴”是一種表示自謙的說法,因為中國人很講究自謙,所以在別人問貴姓的時候,就用“免貴”這兩個字來表是自己在姓氏上並沒有比別人尊貴。所以說“免貴”是為了表示謙虛,其實意思就和“我姓”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有三個姓是不用說免貴的,這三個姓氏分別是張姓、孔姓以及國姓。

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張姓不用說免貴的原因很簡單,在古代神話中的玉皇大帝的姓氏就是張姓,所以依照玉皇大帝尊貴的身份,張姓也就變得尊貴起來了,畢竟能有幾個人的地位能比得上玉皇大帝的呢,所以張姓在被別人詢問“貴姓”的時候就不必說“免貴”了。

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還有一個就是孔姓,這個想必大家一看就很清楚了,這肯定和孔子是有關係的。孔子創建的儒家思想,經歷發展逐漸成為了正統思想,並且被許多帝王用於維護逐漸的統治。所以在古代基於孔子的成就,孔姓也成為了一個尊貴的姓氏,也就不用說“免貴”了。

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最後一個就是國姓了,所謂國姓就是指建立政權的那個家族的姓氏。比如唐朝的國姓是李,宋朝的國姓是趙。國姓也是一國之君的姓氏,皇帝掌握著最大的權力,他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因此國姓也變得尊貴了起來,也就不用說“免貴”了。

有人問“您貴姓”,一般都得說“免貴”,但有三個姓卻不必說免貴

其實這三個姓氏在古代也是因為其身份地位的尊貴才有了這種說法,而現在每個姓氏都一樣,該自謙的時候還是要說“免貴”的,你們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