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社交平台的油膩中年,子彈簡訊乎?

終結社交平臺的油膩中年,子彈短信乎?

在前幾天的錘子產品的發佈會上,老羅依然受到矚目,但其發佈的手機產品並沒有給大家留下太多的印象,但發佈會的一個“副產品”子彈短信卻一下子火了起來。

在發佈會後幾天的時間內,子彈短信仍然牢牢佔據著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的首位,當然,子彈短信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和下載率,羅永浩功不可沒。雖然產品不是錘子科技研發的,但是畢竟經過了老羅的這張嘴,大家總是還會把它和老羅聯繫在一起。

子彈短信不僅僅火熱,甚至已經有人給老羅發短信討論何時拆卸微信了,當然,謙虛的老羅並未當真,這樣回覆道:“卸載微信是不現實的,但支付寶會很快進入子彈短信”。當然,這語氣中明顯帶著羅氏傲慢,我雖然不能顛覆你,但我仍然很偉大的味道。

子彈短信的出現,微信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俗話說“7年之癢”,騰訊在推出微信的這7年,可以說是高歌猛進的7年,無論是企業規模,估值還是馬化騰的腰包,都急劇膨脹的發展了7年。但2018年註定不一樣,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平臺,遭遇了用戶增長乏力,活躍度下降等問題,當然,這樣的問題不是國內問題,世界上的社交平臺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微信經歷7年之癢的時候,可能絕大多數的人已經忘記了這是一個即時通訊工具(IM),而且設計之初是基於熟人關係的一種社交工具,或者說白了就是一個通訊聯繫的工具。但是當越來越多的陌生人出現在自己的朋友圈,當微信如一股大潮勢不可擋,當朋友圈充斥著各種各樣產品的時候,微信已經離熟人間的即時通訊工具的初心越來越遠,同樣越來越遠的是部分用戶,現在用戶在打開朋友圈次數和停留時間上,熱情在雙雙的降低。

因此,子彈短信的出現,並不是因為其功能有多麼強大,UI有多麼親民,只是大家已經厭倦了一些熟悉的東西之後,內心期望有一種逃離感,恰好子彈短信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場景下出現了,所以給了人一些期待。雖然現在換不能確定子彈短信就是自己想要的,但起碼逃離後有了一個歸宿。

現在的社交平臺們,早已經形成寡頭格局,大家的體量都已經很大了,想滅了誰都不容易,大家雖然相安無事,但也都增長乏力,逐漸形成了共同攙扶前進的“油膩中年”的發展態勢。

雖然子彈短信最近很火,但出現的時間還太短,使用用戶量還處於萌芽狀態,因此,現在探討去替代誰,革誰的命,還為時過早。畢竟前面還有BATJ幾座大山,這些大山什麼時候出手還不一定呢?說不定已經出手了。

但無論如何一個既成事實是,原有的社交平臺“元老”們已經步入油膩中年,大家期待有一個新生力量取而代之,即使這次不是子彈短信,下一個應該也不會讓我們等待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