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騎兵部隊的誕生

1935年秋,中央紅軍在經過雪山、草地之後日益接近陝北,這時雖沒有國民黨主力部隊的追擊,卻有“三馬”(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軍閥和東北軍的強大騎兵部隊的攔截,而且陝甘青一帶多為山地丘陵,利於發揮騎兵的優勢。這樣,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對中央紅軍來說就顯得迫切而尤為重要了。

建騎兵,就得有馬。可是中央紅軍經過長途跋涉和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不但兵員銳減,而且物資消耗極大。從江西根據地帶出來的馬早已損失殆盡,在雲貴川補充的馬匹幾經損耗,加上張國燾的分裂又帶走了一些,到這時已所剩無幾。在此前的兩次與敵騎兵團的戰鬥中,已繳獲戰馬100多匹。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繼續在戰鬥中向敵人奪取馬匹來裝備自己,才能創建騎兵部隊。

機會終於來了。10月7日,已改組成陝甘支隊的中央紅軍翻過六盤山走到青石嘴附近時,忽見右側煙塵滾滾,黃土飛揚,一支隊伍正向著紅軍前進的路上運動。經偵察得知,這是東北軍駐青石嘴的何柱國的騎兵第七師第十三團的兩個連。

聶榮臻、左權等紅軍將領站在青石嘴附近的山坡上,從望遠鏡裡看到這支敵騎兵部隊已進入青石嘴休息,並開始做午飯,連警戒也未派出,馬鞍子卸在地下,約500匹馬都在公路兩邊吃草和打滾,士兵們有的鍘草,有的打水,有的閒逛——敵人根本沒想到紅軍已在眼前。一會兒,毛澤東也走上這個山坡。

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為了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迅速越過平固公路,繼續北上與陝甘紅軍會師,毛澤東、聶榮臻、左權等聚集在山坡上指揮,決定一舉消滅這股騎兵。

紅軍一大隊奉命隱伏到青石嘴後面,斷敵退路;五大隊控制南面的平固公路,與一大隊形成對敵鉗形包圍;四大隊從正面攻擊。四大隊的攻擊打響後,正在進餐的敵人頓時驚慌失措,倉皇上馬,企圖抵抗。而紅軍一、五大隊早已嚴陣以待,敵人縱有六條腿也難以逃脫紅軍設下的天羅地網,除被打死的之外,餘者只得下馬繳槍。僅3個小時,紅軍就取得了這次遭遇戰的勝利。

此次戰鬥繳獲馬車10多部、戰馬100多匹。當晚,左權參謀長親自到紅軍一大隊,將繳獲的戰馬交給偵察連。從此,偵察連改稱騎兵連,第一任連長梁興初,副連長就是日後馳騁在晉察冀根據地的騎兵團長劉雲彪——中央紅軍的騎兵部隊終於在戰鬥中誕生了!此後,紅軍將俘虜的敵人馬術教官、獸醫以及會釘馬掌修馬鞍的士兵補充了騎兵隊伍,中央紅軍的騎兵隊伍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夏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