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小朋友學習一年級的計算題?

奔馬39


我家老大剛剛讀完一年級,暑假過後就要升為二年級了,一年級的計算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上學期學的是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下學期學的是百以內的加減法。

通過了解,我認為學好十以內的分解是基礎,然後就是學會湊十法、破十法,如果把這兩個基礎的東西學好,再學習百以內的加減法就容易多了。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一年級下學期會涉及到加減法混合計算,還有帶小括號的計算題。如果不把我之前提到的兩個基礎學好,再學習混合計算、帶小括號的計算題時,就會犯糊塗了。

當孩子已經熟練掌握計算規則後,只要適當練習,孰能生巧,就能把一年級的計算題很好了。





沛澤媽讀心理


很高興為你解答疑惑。關於您說的這個問題,不僅要學好1年級的計算題,也要學習好2到6年級的計算題。因為1到6年級的數學是基礎,他在整個數學中佔有重要位置。


作為老師,想要教好學生計算題,必須要認真,一步一步地傳授,學生不懂就要認真輔導,切不可糊弄過去。突然想起我小時候學數學,一道兩步式的應用題,因為最後的答案沒有寫在“答”的後邊,老師上來就是一巴掌。不得不說那時候好痛苦,老師不怎麼樣……

所以如果你是老師的話可不能這樣,用心和學生溝通,教他每一步的計算方法和寫法,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會了為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說幫助。


教育咪咪噠


一年級計算問題,對於大部分一年級學的內容,很多孩子在學前班已經接觸過了。我的建議是練計算,要先鞏固概念的理解。如果生硬的為了學計算而練計算那就成了外國人眼中的一種"算術"。數學思維的拓展,運算能力只是一部分,所以家長應該在一年級就要改變

數學=計算題的觀念。明白了算理,加上一定量,形式多變的題目練習,這樣才能保持孩子興趣的狀態下,提高計算水平。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

一年級計算提升階段

第一階段: 明白算理 → 10的組成和分解

數學組合和分解,應該是重點理解的概念,比如下圖,有8只小兔子,睡覺的幾隻呢,沒睡覺的幾隻?看星星的有幾隻,沒看星星的有幾隻?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孩子知道結合場景真正去理解數的組成。

第二階段:湊十法,破十法 → 20以內進位加法,退位減法

瞭解了數的分拆,目標是把這些計算方法理解了並運用,一開始不要求快,根據步驟拆清楚,最好畫拆分示意圖。選用專業練習冊。

第三階段:口訣練習提高速度

熟練了方法,下一步就是提高心算速度和正確率,這時可以結合加法和減法口訣來突破,作為輔助,看孩子意願,怎麼快怎麼來。

第四階段:多形式計時練習

一種形式可能孩子會厭倦,要讓孩子保持對計算的興趣,一方面多表揚孩子的進步,讓孩子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多嘗試有趣的形式,避免單一,來保持練習興趣。附相關題型。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乾貨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我家孩子9月份就上一年級了,現在已經掌握了20以內的加減法,是大班的時候,他們幼兒園的老師提前教的。

雖然是超前學習了,但是從我孩子學的過程來看,有以下幾點經驗值得參考。

1.允許孩子藉助實物。

加減法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抽象的邏輯概念,但藉助實物能幫助孩子很好理解。我的孩子在做10以內的加減法練習時,我給她準備過水彩筆、雪糕棍等實物,讓她自己擺,熟練一些後,改成掰手指頭,再後來就過渡到心算了。



2.學習過程要循序漸進。

先讓孩子學會順序相加,如

1+1、1+2、1+3……

2+1、2+2、2+3……

3+1、3+2、3+3……

再逐漸增加難度,打亂順序,如5+4、6+2、3+6、7+1等。



3.關於分成和合成。

在接觸加減法之前,不妨先教孩子分成和合成。

所謂分成,就是一個數字能分成幾加幾,

如:

讓孩子把所有的分成方式都寫出來;

合成,就是幾和幾能合成數字幾,如:



分成和合成,其實是融合了加減法的概念的。



4、藉助兒歌口訣,學習湊十法、破十法。

《湊十兒歌》:

一九九一好朋友,

二八八二手拉手,

三七七三真親密,

四六六四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看到九,想到一,

看到八,想到二,

看到七,想到三,

看到六,想到四,

看到五,想到五。



兒歌朗朗上口,小孩子比較容易記住。

《破十歌》

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 減六加四, 減五加五,減四加六,減三加七,減二加八 ,破大數,加小數。

另外,孩子剛學習加減法時,可以允許孩子在草稿上列算式(分成和合成的算式),熟練了以後,再過渡到心算。




總之,孩子學習數學計算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家長在旁輔導時不要心急,孩子一時有理解不了的,耐心給孩子講解。

你好,我是一個愛分享的80後寶媽,多平臺簽約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6歲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希媽育兒


我是一年級老師,下學期就是二年級了。那麼我就我的經驗談談如何輔導一年級的計算問題。

數學的計算問題貫穿著學生整個的學習時代,你說什麼不最終靠計算來解決問題。一年級孩子要打好計算的基礎,那麼後來隨著計算數目的增大也是能夠迎刃而解,駕馭起來綽綽有餘。

一年級上冊數學先從認識10以內的數字開始。這些內容,因為在幼兒班裡都學過,所以就被有的老師簡單粗暴的划過去了。我認為這部分老師還是花費些心思來傳授,要當做新知識來講。學習數字1很簡單,可是老師不能過於簡單處理。先要從生活中找出能用數字1表示的各種事物。讓孩子們建立一種數字和生活是緊密聯繫的意識,數學不可能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數學也沒有意義。比如1根手指頭,1隻手,1雙手的區別。知道怎樣用數字準確表示具體的事物。

這些搞明白之後認真教寫書寫,是孩子們在起初就要把數字寫正確寫美觀。

接下來就是10以內數的合與分。這開始時也不要脫離實物教學。過去是數小棒,現在教材上是塗顏色的花朵,老師可以靈活掌握。我講這部分內容時,我用的是五子棋,裡面有有黑白子,對比鮮明,孩子們可以直觀形象的看出數的分與合。

舉例說明👇

比如10的合與分。先說合。讓孩子們從棋盒裡,拿出黑白子來組成10個子。一邊動手擺一邊讓孩子記錄擺的結果。最後總結成這種形式。


學了10的合以後學習10的分,方法同上,然後記錄下來。並做一些練習。

按照學習10的合與分去學習9及其它數字。在此不一一列舉。

要對學生多進行上面這種訓練。儘可能對於10以內數的分與合做到了如指掌。

接下來就是根據合與分寫數學算式。以得數是10的舉例。

照這樣寫算式,使學生達到張口就能說出答案的水平,才算過關。

下面是20以內的加減法。先說說不進位和不退位的加減法。在說這之前先讓孩子掌握數的組成。比如11是有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19是由1個十和9個一組成。20是由2個十或者20個一組成。這些也要學生熟加掌握。然後教授不進位或者不退位加減法就簡單了。比如15_3=()那麼15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用5個一減去3個一等於2個一。然後再加上一個十就是12。

20以內的加法用湊十法講述。比如







減法是破十法


按照這個過程教你的孩子一年級上冊的計算題然後多加訓練,你孩子的計算保準沒問題。


心中百合靜靜開


其實成人早已忘記是怎麼計算“9+4”這樣的題目了,因為我們已經能夠脫口而出,形成熟練的技能了。


我們從最簡單的“3+2”說起吧!別說它簡單,孩子的眼裡不簡單。

其實,不同地區的教材教的方法也不一樣!

  1. 北師大版教材是這樣教的。

這是方法一:把兩部分合在一起之後數一數。

這是方法二:在原有數的基礎之上往後再數要加上的數。

這兩種方法和家長教的方法非常相近,而且一開始學加法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看著東西,指著數,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之後,才能形成一定的技能。切不可一上來就買一本口算本,讓孩子照著上面的題目做,不遵循孩子思維規律的學習往往會適得其反。


2.蘇教版教材是這樣教的。

簡單明瞭:因為3和2,合起來是5,所以3+2=5.咦,這麼教會嗎?別急,蘇教版教材在學加法之前,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學習了分與合。見下圖。

有了大量這樣的練習,學生學加法時,已經像唱兒歌一樣的“分與合”經驗了。所以學起來也很快!


3.人教版是怎樣的呢?

教材給了三種想的方法,仔細比較,可以發現,它整合了北師大版和蘇教版的方法。

講了這幾種版本的教材的教法後,想必對“10以內的加減法”應該會教了吧!


其實,“10以內的加減法”不是一年級計算題的難點,真正的難點是“20以內的加減法”。

老師在教這“9+4”這種進位加法時,往往只有1-2節課,但孩子原先的經驗並不一樣,所以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如果可以的話,參照下面的教法,在家也可以讓孩子積累經驗。

家長教的時候,要讓孩子充分體驗第一種方法,然後過渡到第二種“湊十法”,這個時間在上課的時候是非常短的,畢竟一節課只有40分鐘。在家裡就不一樣了,可以充分比較這兩種方法的不同。


特別想說明的一點是,學生的差異會非常大,有的孩子一節課就能學得很好,有的孩子兩三天也不見得掌握,這是內化能力的區別。不用急,慢慢地讓孩子說加的過程,不要急著讓孩子一下子說出結果!

“20以內的加減法”要經常練,反覆練,一定要練到脫口而出的地步,但絕不是簡單的重複記憶,一定是理解之後的技能。這一過程具備了,後面的加減法自然會水到渠成。


呆呆數學老師


如何教小朋友學習一年級的計算題

教小朋友學習計算題,首先要明白計算題的架構是什麼?規律是什麼?為何要學習計算題?如果沒有準確的認識這一點,就會在教的過程中不得其法,甚至會教的很累,孩子學的很累,還會出現互相都無法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計算題是為小朋友建立基礎思維邏輯的過程。就如同我們給計算機所設計的語言是二進制一樣,初學計算題的小朋友就是處在二進制階段一樣,甚至比二進制還要簡單一些的狀態。如果能夠把計算題簡化成比二進制還要簡單的狀態去引導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計算題是引導小朋友們邏輯思維由簡到繁的過程。就如同修路一樣,這是在幫助小朋友在自己的大腦中修築一條初級的腦回路,也就是如何把簡單的合併起來,並且把複雜的拆解成簡單的。這就是計算題中加減法的運用規律

最後,思維成像是小朋友完善初級思維邏輯的基礎。這是從無知到認識的過程,並且向著初級分解和合並的開始進發。因此在教導上一定要遵循其小孩子初級腦回路的邏輯規律,否則就真的成了對牛彈琴。

總之,小朋友的學習需要教導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技巧掌握,如果不善於反思和換位思考的人去教導小朋友,不單不能教導好小朋友,甚至還會使得小朋友極其的厭煩和牴觸。

如果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轉發、點贊、留言。謝謝您的關注!


智慧心蕾


我在午託班做兼職,輔導小學生作業。帶的有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一開始,覺得一年級的數學有什麼難的,後來一教才知道也是有方法的,比方說26+6=32.你怎麼教一年級的孩子?反正26+6就是等於32,這有什麼道理,但孩子就是不明白為什麼,怎麼辦?學到十以外的加減法這一部分,學校是用湊十法和各位相加法來教孩子的,把6分為4和2,4去和26湊成30,然後將剩餘的2再加上,答案是32這是湊十法。各位相加法是將各位的兩個6相加,等於12,然後20+12=32,。十以外的減法,如:25-8=17,將8分為5和3,用25-5=20,然後20-3=17,例如:18+9=9,先把9分為8和1,先18-8=10,再10-1=9用這兩種方法每天讓孩子不斷練習,多出點不同的加法不斷強化,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超過十的加減法孩子就會跟熟練了。


JYC金黃的麥田


怎樣教小朋友學習一年級的計算題?這一個是看似簡單、實際上操作起來有點難的問題。因為孩子畢竟很小,他的認知能力和我們大人相比的確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要從孩子的那個理解能力的角度來慢慢地引導他,學會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的計算方法。

首先十以內的計算題可以讓孩子通過數小棒或是數手指的方法來得出這道計算題的答案。比如說

3+5=

可以讓孩子先數三根小棒放在一邊,然後再數五根小棒放在另一邊,最後把這兩個兩堆小活在一起再說,就得出了這道題的答案。為了要求準確性,可以讓孩子,在每數一處的時候多數一遍。

做減法題方法也有不同,比如說:

9-5=

就叫孩子先數出九根小棒,然後再從九根小棒裡面數出五根小棒,再看一下還剩下幾個小棒,那就是這道題的答案。

關於20以內的加減法。就要告訴孩子進位要加1,退位了要減1

比如說:

7+5=

15-6=

當然可以用直接數小棒,7+5等於多少,15-6可用數小棒的方法來進行。

除了數小棒,也可以用列豎式的辦法來進行計算,這樣就牽扯到剛才說的那一個進位要加一,退位要減一。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要孩子把20以內的加減法口訣表背熟。這樣孩子運用起來就不用每道題去數手指,直接就得出答案了。

我想通過反覆訓練,2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應該很快就能夠搞清楚了。他只要把2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弄清楚了,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也是一樣的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願你的寶寶迅速通關。


睿心媽媽


我家孩子一年級的數學是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學完的。沒錯,我給他超前學了!

和一般家庭教育不太一樣的,是我在孩子的數學學習之前,給孩子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

我會把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轉換成數學問題,讓孩子感受數學在整個生活中的重要性。說白了,就是讓孩子慢慢的去理解,在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事情是可以用數學來解釋的。

強化“量”的概念

我有一個習慣,在給孩子講問題的時候我會用非標準的數學公式來給孩子講題。舉個例子: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兩個人的蘋果加起來是幾個?我的做法是1個+1個=2個而不是1+1=2。再比如一根木棍有三米長,我砍掉兩米,還剩幾米?我的算式是3米-2米=1米。

我會帶著單位給孩子講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去理解什麼是“量”,而不僅僅去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運算。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的,比如時間、人民幣、重量、體積、高矮、距離等等我都會盡可能的帶著單位給孩子講。除了“講”,我還會特別的讓他去“感受”!比如我們最常見的買東西問題,每次買東西我都會和他一起計算一下;比如幾點幾分的問題,那你特意買的是指針鐘錶,沒事的時候就會問問孩子幾點了?再比如我還會給孩子捲尺,讓她把家裡幾乎所有的能夠測量的東西都測量一遍。小到牙籤,大到傢俱長寬高、房間大小等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會讓他進行估算距離……

強化量你會發現孩子對於樹的理解會更深刻。

口算練習

再好的理解,如果不進行口算練習,那麼孩子也很難培養起快速準確的計算能力!堅持做口算,還有助於孩子培養“數感”。

我們幼兒園階段就已經能夠進行基本的乘除法計算了。至於家庭法,無論是幾位的孩子,都是可以做到的。

其實這根本沒有什麼,因為你只要解決最基本的問題——比如你能讓孩子理解“十進制”,那麼進退位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口算練習不需要特別的多,每天我可能會給孩子佈置十幾二十道題。並且我會跟孩子進行pk比賽。比比誰做得最快,正確率最高。與此同時,我還會陪他一起去觀察一些計算規律,比如說湊十法什麼的,而孩子也非常有興趣研究新的計算方法。

建議題主整個小學階段都不要停止口算題的練習!!每天堅持做,其實一點都不會浪費時間。反而會極大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要知道,在整個數學的考試幾乎跟計算有關係的內容佔了絕大多數(除了部分概念題其他題目都離不開計算)。

你當然了不算,其實還包含了其他的一些方式:常規的筆算、視算、聽算等等。如果有條件都可以讓孩子練練。

總結:幾年級的小朋友儘可能的讓他在生活中去理解量與量之間的關係,在這種理解的基礎之上,在幫助孩子把量抽象出數,然後再進行計算。另外一定要堅持口算練習。

相信我吧,這種方式百分之百能夠讓你的孩子既喜歡數學,又能在數學的基礎方面打得非常牢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