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朵花是你 美麗中國《美的人》

總有一朵花是你 美麗中國《美的人》

《美的人》2018年4月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自出版以來,短短數月間,已加印三次,反映出社會上人們對美的生活的精神追求。

該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美學讀物,並無艱深的藝術哲學論述,而是以新穎時尚的視角提出本來美的觀點,並將作者自我的體驗和感受拿來與讀者分享。

這是一本關於美的通俗易懂的美學讀物,由分章分節的結構嚴密的文字組成,但文風如隨筆,如信手拈來,簡約生動,頗具可讀性。

嚴肅的思想,輕鬆的述說。

作者的基本美學觀點,即本來美,萬事萬物皆有天然本來之美,入世染塵則變色變形。以這個觀點出發,作者提出了美的成長的理念--美並不是雕飾、裝掩、改造、扭曲,美恰是藉助外界手段,祛除染習,而回歸本來。本來天性千差萬別,認識根性的不同,才可以得到有助於自我的滋養。

這個觀點承繼了東方傳統的藝術哲學觀,又不棄藉助放眼世界的胸懷,將本土與世界緊密相聯,實為當代人非常需要的一個認知立足點,在物質逐漸豐富後的社會里,對建設美麗中國的精神世界給予實際而獨特的理論貢獻,值得新時代的人們借鑑以獲得啟迪。

總有一朵花是你 美麗中國《美的人》

《美的人》:做花的學生,窺探人的美

所謂美的人,並不是人群中被時間和空間限定的佼佼者。美的人,正是每一個人,並不是每個時代相對中時尚靚麗的人,而是所有時間中絕對的美的人。

每一個人都是美人嗎?

本來美並不意味著無為美,並不是無須對自己有所作為。本來美是一種思想,一種認識,它幫助你發揮更大的作為去從事美的事業。缺陷和匱乏都是相對的,都是主觀認識的結果,以此作為分級和歸類將造成人為的不平等。平等在於天序,天賦的沒有好壞,只有差別,而差別得以正確的表達,則形成美的展露。

邱偉傑認為,人就好比十二月花中的一季花、一朵花,為此,以十二月花的形式論述了美品,即美的種性,又針對不同種性提供了修繕種性的成長路徑。他從一名"花的學生"窺探人的本來美。"梅蘭竹菊,君子佳人;花之師,也許真的是忙碌人生中最幽秘最直接的老師了。"

梅魂,就是梅的精神,不是孤傲,而是淨度和零度,即你的本初,堅持本初就獲得了國人魂牽夢縈的梅的姿態。這難道還不足夠美嗎?

初櫻,就是生怯,怯得疼痛。我疼痛,所以美。

桃之夭夭,夭為天曲,柔曲的樣子多麼嬌媚。有什麼勝過嬌的語態可以達到珍貴?

如火如荼,聲勢浩大。這樣的美爛並不只在青春,它作為一種品質深藏在人的各處。"當垂暮之年,你的滿頭白髮,正似茅花銀白,白得沒有雜色,如雲如雪,這才是真的荼色。紅也極致過,白也極致了。那時候你的心腸已經很硬,那時候你的心腸實際上很軟。你又讀懂了兒時的天真,你頓時沉陷在暮光中回到襁褓。你貪戀生,也準備死,你漸漸地視死如歸。"

石榴,又名天漿。枯骨生天漿。美是養出來的,有內養,還有外養。 "所有用來滋養美的東西,一經所用,必是枯骨。枯骨生天漿。不要以枯骨為天漿。"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要只看見不染,更重要的是出淤泥。這是美的智慧,美的辯證法。

到了七月,該是合歡登場的時候了。合歡的意思,就是排除怨忿,世間百醜不過怨忿,忿恨使人醜,使原本就有的美掉價。合歡之雍容、釋然和推讓,令人自由。

槐花,寫作木鬼之花,就是有鬼的花。這樣的花,深知鬼力成魅。人怎可沒有一點點魅力呢?魅力四兩撥千斤,回眸一笑,百媚頓生。

菊花,是花中隱士。樵夫是被棄荒野,隱士乃自覺遠離喧鬧。所以,飽含內容的人,以隱逸為美。

蘆似霜雪,返璞歸真。質樸是什麼呢?質樸不是無華,也不是匱缺,更不是處境破落。質樸是一種高雅的放棄。

或者像芙蓉花一樣的醉與毒,也是需要的。神農嘗百草,最後是吃了芙蓉花被毒死的。美有時也是一種毒藥,它並沒有道學的虛偽,哪怕因為惡而倍受攻訐!

好了,最後也應該有一點水仙花的自憐。孤獨者拒絕,用拒絕的姿態將自己包裹起來。這就像釀成的酒需要封存一樣。封存才能醇化,才能積蘊馥郁,成為好酒,等開瓶的時候,獨佔鰲頭。

作者說,這以上的十二季花,總有一季是你,總有一朵是你。

本來美就是這樣,以你的根性塑造你自己,不論信息、科技、體育、藝術,都成為你的助力,在這個紛紜變幻的世界裡,幫你自守,幫你盡顯能量。於是,光照人間。

名人名家點評:美不是雕飾,是迴歸本來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藝術家邱志傑先生說:"此書以簡明的語言風格於日常的麻痺中發人深省,如鬧鐘醒人,注入一股清新之氣。書中關於如何滋養、如何獲得實際有用的成長養料,對現代人生的思與行殊為有益。"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王浩教授評點:"書以十二月花品為線索,令人想起《呂氏春秋》的結構,匠心獨運。其形式層層鋪疊,又好比崑曲藝術中的堆花。其散文表面的底下,實際有深刻的哲學支撐,不乏內在嚴密的理路。"

藝術評論家劉禮賓教授指出:"傳統文化的主體如何復歸其位,頗發人深思。這本書不以宏論出,而以品質立言,不以道的顯化自居,而以點的深透做通一個具體,可謂極有價值的嘗試。"

青年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美學專業博士後馮慶老師認為:"擺脫剛性的規訓,進入柔化的潤物細無聲,是我從這本書裡看到的最具魅力的地方。"

青年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美學專業博士舒志鋒說:"今天原是談讀一本書的美學價值,不想諸位發言觸及頗多。邱先生的書不以分科為敘述方式,而以整合的面貌來比對啟發,讓閱者尋見心靈的位置,迴歸人起初的狀態,起到了整合碎片的作用。所以,我認為這不僅是關於美的書,也關乎我們的新教育的探索。另外,非常接地氣,是活的書本。"

作家、詩人、戲劇導演張廣天先生談道:"書名叫作《美的人》,開宗明義,即我們除了社會的人、倫理道德中的人、經濟活動中的人,不可忽視我們性情中本是美的人。美的人或者可以超越文化衝突的屏障,讓各種文明的人群彼此認同,尋到這個時代的共識。"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教學部主任葛玉君老師從教育的方面引發議論:"我關注的是該書涉及對人的品質的培育,即與通識教育的關係。作者既關注到通識性,又關注到民族性。民族性,在他那裡,不是獨特性與普遍性的關係,而是如何再造新的普遍性。"

北京大學中文系孫大坤先生說:"首先,閱讀非常愉快,非常優美的文字,流暢的語句。我認為在黑格爾絕對美的精神史外,又多了一種本來美的精神史,而後者要謙遜得多,更容易為今天的年輕人接受。這個時代大家呼喊形而上的危機,但規訓式的灌輸不是好方法,作者這種順人性情而歸置的辦法,與人的自然屬性對接,非常值得借鑑。所謂齊物論,乃以不齊為齊。美麗世界,因人而異。這裡面有大道。"

在青年一代中,直接關注人體存在之美的著作近年來少見,而此書小中見大,行文雋麗輕快,直擊可行的實處,有獨特的新銳之氣;同時,對於當代精神文明的建設,美麗中國的確需要美的人來著實地行動起來,此書從日常生活層面推動文化自信,是一個極好的嘗試。

總有一朵花是你 美麗中國《美的人》

邱偉傑,1974年生,浙江金華人,長年從事美體事業,並對人之美的藝術哲學有獨到的認識,涉足東方美學和當代美體科技領域;學者,散文作者,美體事業的實踐家。

作者邱偉傑,是出生江南的青年學者,也是在經濟大潮中打拼奮鬥的實踐者。他將所體驗和經歷的點滴,彙集成有序的思考。他既勤勉於學,亦立足於大地,不做空中樓閣中的學問,知行合一,以行問,以知答,答以問,問以答。他的獨到之處,不是一種故作姿態的高冷,而是呼應你敢問又不敢問的幽隱之處,喚起你常常失去的勇氣,做一次直接的判斷。他或者錯誤百出,或者自圓其說,這其實都不是本書的是非,本書真正有價值的,在於發現久違遺忘的本來面目,在於失而復得的一陣驚喜。

邱偉傑在《美的人》之後,有完整的寫作計劃,將著手在人之美的領域推出系列叢書,其內容將涵蓋思想、人生、藝術人文等多方面,其寫作語境將融合多媒質的多角度和多重體驗。

邱偉傑的作品,通俗易懂,又思考犀利,並觀點新穎,常給人橫空出世且心心相印的閱讀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