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耳朵聽不見了怎麼辦?

人能夠聽到聲音,是因為人們有外耳、中耳一系列的精細結構,然後把聲音傳導進入內耳,內耳負責把聲音轉化成大腦能夠識別的信號傳進去,再由大腦分析出聲音的含義。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內耳功能會發生退化,結果就是導致漸進性感音神經性耳聾,這種退化就像歲月在人臉上留下的皺紋一樣。

除了自然退化的原因,引起耳聾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有:外耳疾病:外耳道炎症、閉鎖、耵聹、異物等。中耳疾病:炎症、外傷、畸形、腫瘤等。內耳及聽覺傳導中樞疾病:炎症、美尼爾病、突發性聾、老年性聾、藥物性聾、外傷、中毒、腫瘤、遺傳、病毒及流行病等。當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也可以導致血管的硬化和老化的,血管的硬化狹窄可以導致耳聾的發生或加速。

因此要提醒中老年人,影像顯示血管硬化的疾病不是要等到出現不舒服了才需治療,或者是耳朵都完全聽不到了才要治療,而是需要早干預、早治療,防患於未然、防患於未重。其次還要注意儘量避免噪聲、爆震在已經變得脆弱的內耳上雪上加霜。

如果發現耳聾怎麼辦?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什麼都聽不到了再想辦法?當然不是。我們知道嬰幼兒時期開始人的大腦通過聽到的聲音,與感知到、看到的東西共同讓我們學會語言,認識世界,使人與人之間可以交流,這些信號儲存在腦子裡,等待隨時調用,但大腦也是會遺忘的,長時間不用的東西會忘。聽覺也是這樣,長期沒有聽到正確的聲音信號後,再想聽的時候大腦已經不知道它的含義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提倡早期干預的理由,讓大腦始終處在警醒的狀態。要做到這一點,定期的聽力檢查是關鍵,根據不同聽力狀態選擇不同干預治療方式。

調整飲食結構,平衡膳食,增強營養。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食含鋅、鐵、鈣等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有利於改善內耳的血液循環,防止聽力減退。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戒菸(吸菸可以使血氧下降,缺氧會對內耳毛細胞造成損害)、戒酒(可引起小血管痙攣,影響內耳供血)。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不要過度勞累。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當人處於精神高度緊張或著急生氣時,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小血管內血流緩慢,造成內耳供氧不足,導致突發性耳聾。因此要經常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要寬宏大度,妥善解決各種不愉快之事,經常參加社會活動,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避免長時間接觸噪聲。爆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均能導致聽力下降,導致噪聲性耳聾,因此要遠離噪聲,對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強度噪聲環境中)要注意噪聲防護(可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並定期體檢。

注意不要隨便掏耳朵,稍不注意就會損傷外耳道,造成感染,導致發炎、潰爛,若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積極治療各種致聾的疾病。如:美尼爾氏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炎、肝硬化等;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對改善微循環障礙、延緩聽力減退非常重要。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可常做些耳部的按摩,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柔風池穴等,或將兩食指分別插入兩耳孔中迅速抽出,以改善內耳的血液循環,使耳膜維持在正常的功能狀態。

老年性耳聾是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初期不容易察覺,因此最好每年進行聽力檢查。

一旦出現聽力下降,要去正規醫院就診,切不可隨意在網上購買助聽器,這樣有可能導致聽力進一步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