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機電:內生外延前景俱佳,機電龍頭強者恆強

中航機電(002013)

航空機電系統業務唯一整合平臺, 業績穩步增長, 主業進一步聚焦。 公司是航空工業旗下航空機電系統業務的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發展平臺, 產品譜系完整,在國內航空機電領域處於主導地位。 公司 2018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54.5 億元,同比增長 11.68%,實現歸母淨利潤 2.89 億元,同比增長 13.53%,基本每股收益 0.08 元,預計公司 1-9月業績在 4.12 到 5.30 億元,同比增長 5%到 35%。 航空產業實現收入 32.18 元,同比增長 5.95%,佔總營收比 59.05%;非航空產品實現銷售收入 21.23 萬元,同比增長 20.66%,佔總營收比 38.96%; 現代服務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 1.08 萬元,同比增長 30.73%,佔總營收比 1.99%; 公司各項業務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主業進一步聚焦, 費用率有所下降,公司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持續提高。

軍民航空機電市場規模龐大,公司未來前景廣闊。 航空機電系統是飛機必不可缺的基本功能系統, 產品總價值約佔整個飛機價值的 15%~20%。 目前我國軍機正面臨更新換代, 未來 10 年軍用航空機電市場產值可達 200 億美元, 公司作為軍用航空機電系統的主要供應商,在軍用航空機電領域一家獨大,因此,未來有望充分受益於百億美元市場。同時,我國民用航空市場蓬勃發展, 我國民用航空機電領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公司民用航空機電技術也獲得了發展的契機。 軍民航空機電市場前景俱佳,公司未來業績仍有保障。

公司汽車製造業仍有發展空間,有望繼續增厚公司業績。 我國汽車市場仍在平緩增長,公司汽車製造業仍有發展空間,公司前身中航精機曾專門生產汽車配件,因此具備技術優勢。 2014 年公司先後收購了德國 Kokinetics 公司、德國 Koki Transmission 公司、德國 Hilite 公司 100%股權, 增強了子公司湖北中航精機在汽車座椅和變數箱換擋撥叉業務的實力。 同時, 2017 年子公司湖北中航精機和麥格納以其設立合資性質的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擴展汽車座椅市場。 未來公司的汽車製造業將會保持穩定增長,從而成為公司航空主業後,補充公司業績的重要力量。

體外優質院所有望注入, 可轉債發行有望助推企業進一步發展。 公司於 2018年 8 月 23 日公告發行可轉債。 此次可轉債籌集的資金將用來置換收購新鄉航空和宜賓三江的資金,以完成對上述兩家公司的收購。收購完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產業鏈,增強公司的生產能力。同時,新鄉航空 2017 年實現營收 16.18億元,淨利潤為 1.47 億元;宜賓三江 2017 年實現營收 3.31 億元,淨利潤 0.23億元。合併報表之後將有望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 同時, 募集資僅用於投資五家上市公司成員單位軍品的產業化項目,有利於公司的擴大再生產,未來將有助於提升公司業績。 此外,潛在的轉股可增加公司股本,進而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升公司抗風險能力。 同時, 2018 年是軍工院所改革落地年,受益於院所改制, 公司體外 2 所優質研究院所有望注入。

盈 利 預 測 及 投 資 建 議 : 我 們 預 測 公 司 2018-2020 年 實 現 收 入 分 別 為124.92/143.29/165.42 億元,同比增長 35.31%/14.70%/15.45%;實現歸母淨利潤 8.74/10.23/12.35 億元,同比增 50.92%/17.02%/20.76%;對應 18-20 年EPS 分別為 0.24/0.28/0.34 元,當前股價對應 PE 分別為 35 倍、30 倍、25 倍。考慮到公司作為我國航空機電領域唯一上市公司,具有稀缺性與唯一性,未來我國軍機更新換代加速,軍用航空機電市場空間廣闊。公司作為軍用航空機電系統的主要供應商,在航空機電領域處於龍頭地位,充分受益軍機更新換代。同時民用航空機電市場未來潛力較大。公司可以享受較高的估值,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軍機換代需求短期未充分顯現,新機型列裝不達預期;民用航空市場開拓不及預期;經營風險;技術風險。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