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

黃岡市實驗小學 操 娜

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習作,如何結合閱讀課來訓練習作,成為老師們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精彩片段仿寫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聽聽,秋的聲音》裡將動物的聲音都擬人化了,十分生動有趣,孩子十分喜歡這樣的兒童詩,學完後我問:你們覺得秋天還有哪些聲音?學生說:有小草、小花、小鳥、小魚等等發出的聲音。

我又問:“想不想也仿寫一段,寫你心目中秋的聲音?”話音剛落,他們就開始動筆,這時我便放些輕音樂幫助他們找靈感。很快,一個孩子編寫了一節詩,大概只花了五分鐘的時間,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孩子都把自己的佳作分享給同學們。中午我到教室的時候,有的孩子在創作屬於自己的第一首兒童詩。還有的孩子分小組合作完成,將他們寫的一節詩連在一起湊成了一首完整的詩歌。

《翠鳥》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翠鳥的外貌,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豔、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和嘴,非常適合三年級的學生仿寫。老師可引導學生抓住一種動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其外形,並且還可以用上合適生動的形容詞。學生們十分感興趣,連忙下筆描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前不知道從何下手,現在學習了《翠鳥》,便恍然大悟,原來描寫外貌並不是那麼難,第一要抓住特徵,第二是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掌握了要領後學生寫作便水到渠成。

二、完成未完成的結尾

《小攝影師》這篇課文的結尾是一個開放式結尾,最後一段只寫到了高爾基對秘書說:“來的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最後小攝影師有沒有給高爾基照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揮想象,把這個故事續寫完。

我是這樣問孩子們的:小男孩會回來給高爾基拍照嗎?孩子們有不同的想法,那把你的想法寫下來,為這個故事續寫結尾吧!寫完後孩子們紛紛亮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孩子們的想法千奇百怪,我還以為結果只有兩種,要不回來了,要不沒有回來,可有的還編得曲折離奇,甚至編了一個開放式結尾。孩子們寫的結尾真是令我腦洞大開,超出我的想象。

三、省略號補一補

《花鐘》的第一自然段用擬人的手法寫花朵的開放,學完這一段後,我首先讓孩子們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然後引導他們發現結尾的省略號,其實是在省略各種花不同的開放時間。再讓他們仿照這種寫法,寫自己熟悉的一兩種花朵的開放時間。他們是這樣寫的:“中午十二點,向日葵對著太陽張開了笑臉。”孩子的模仿能力其實很強,有時還能創作出意外的驚喜。

《太陽是大家的》這首兒童詩裡面有兩個小節後面都有省略號,第二節寫的是太陽做的好事,後面的省略號省略的是太陽做的許許多多的好事,在這裡沒法一一說了,所以我們可以設計讓學生寫一寫太陽還做了哪些好事,在這裡還可以提醒孩子們用上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太陽當成人來寫。孩子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寫。

四、古詩詞改寫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中的《乞巧》和《嫦娥》是兩首非常適合改寫的古詩。《乞巧》是一首跟民間習俗有關的古詩,乞巧是古代的節日,又名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對著天空許下心願,老師可拿這做文章,讓學生想象:人們那天會感謝什麼,會祈求什麼美好的心願呢?這也是孩子們所好奇的地方,所以比較好做文章。《嫦娥》是有關嫦娥奔月的一首古詩,《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很多孩子都讀過,所以並不陌生,現在要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個故事,孩子們可以結合自己所知道的情節,再適當加上自己的想象,一定能創作出優秀的故事。

五、啟發式的續寫

《獅子和鹿》是一篇略讀課文,它的結尾說“兩隻美麗的角差點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其實這段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這時我們便可以適時讓學生借小鹿的口吻續寫“原來”。這樣設計既寫出了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又練習了寫話,可謂是一舉兩得。

《賣木雕的少年》這篇課文講的是中非友誼的故事,文中的黑人少年贈送給我一個木雕小象,這種舉動讓我十分感動,這時我們可以啟發學生: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回國後會對你身邊的人怎樣誇誇這位黑人少年呢?請你寫幾句話誇誇那個黑人少年吧。

對於一位初學習作的學生來說,開始動筆是有難度的,但只要老師善於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並且找準讀寫結合的那個切入點,這樣便會激發學生寫作的慾望,讓他們有話可寫,有想法可以表達,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讓他們愛上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