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外匯市場上有個詞:歐系貨幣,即在地理位置上屬於歐洲國家所發行的貨幣。歐系貨幣當中最主要的就是歐元、英鎊和瑞士法郎三種貨幣。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自從英國一不小心脫歐了,歐元和英鎊幾乎就沒好過過,原本歐系貨幣就被定義為比較容易受到政治事件影響的貨幣,更何況是英國脫歐這種大事件。

軟脫歐,硬脫歐,脫歐進程漫漫,各路轉折始料不及,歐元和英鎊也隨之起起伏伏,總體來說,英鎊和歐元都受到拖累,顯得沒有之前“值錢”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對相愛相殺的“難兄難弟”。

基本信息

歐元

歐元,是指歐元區使用的唯一合法貨幣,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發行和管理。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歐洲大部分國家都加入了歐元區,歐元區一共有19個成員國,分別是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希臘、馬耳他和塞浦路斯。1999年1月,歐元在歐盟各成員國範圍內正式發行,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

目前流通中的歐元具體面額,紙幣有5、10、20、50、100、200和500歐元,硬幣有1分、2分、5分、10分、20分、50分,1元和2元,1歐元=100歐分。歐元區16個國家的硬幣一面的圖案是相同的,另一面則各有特色。雖然1歐分和2歐分一般不在荷蘭和芬蘭使用,大面額的貨幣在有些國家也不發行,但它們依然是法定貨幣。

歐元是非美貨幣當中最穩健的貨幣,是世界儲備貨幣份額第二大的貨幣,也是美元指數中佔份額最高的貨幣,可以作為美元強弱的參照。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為什麼這些國家要統一使用歐元?

在經濟競爭日益全球化、地區化的大趨勢之下,統一的貨幣是非常有力的競爭武器。

歷史上歐盟貨幣各自為政時期,利率差別,匯率變動等因素都一起過歐盟內部的金融秩序混亂,統一的貨幣可以消除這些隱患,在亞洲金融危機當中,歐盟貨幣體系就體現了其優勢;而且歐元的使用可以加快歐盟內商品和資金的流動速度,有利於投資和經濟增長,由歐洲央行註定和實施同意的貨幣政策,可以縮小各國物價、利率等方面的差別,拉動居民消費,改善企業投資環境。

英鎊

英鎊是英國的法定貨幣,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也有其他發行機構,我們平時所說的英鎊嚴格意義上是流通於英格蘭和威爾士,由英格蘭銀行發行的貨幣。而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有自己的紙幣,叫做蘇格蘭鎊、北愛爾蘭鎊。

所以英國一個國家就有8個發鈔銀行,發行8種不同的鈔票。

英格蘭銀行是1694年成立的,成立之初並非中央銀行。到1928年,英格蘭銀行才轉型為中央銀行,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

英鎊的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後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當中的英鎊紙幣面額為5、10、20和50英鎊,硬幣為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2英鎊的鑄幣。

英國為什麼不使用歐元?

英國不使用歐元,有著多重因素的作用。

一方面,英鎊的歷史比較悠久,作為“日不落帝國”,英國曾經有著顯赫的國際地位,英鎊也一度作為“世界貨幣”而存在,即使現在仍是還在使用中的最古老的的貨幣,而且英國倫敦也是最早的外匯交易中心,對全球經濟影響很大。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不論是國家領導還是民眾,都比較難以接受歐元;

另一方面,英國在財政政策方面與歐元區國家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英國經濟運行較好,失業率、通脹率等都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經濟總體抗風險能力也較高,這些都是英國拒絕加入歐元區的原因。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當然,英國政界也有過加入歐元區的想法,英國工黨政府傾向於儘早加入歐元區,但遭到了保守黨的強烈反對。現如今,英國已經處在脫歐進程當中,就更不會考慮使用歐元的問題了。

歐系貨幣匯率的影響因素

基準利率

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引起匯率變動最重要的因素。

歐洲中央銀行(ECB)主要職責是確定歐元區的貨幣政策目標、主要利率水平和中央銀行體系準備金數量等,其主要政策目標是保持價格穩定。歐洲央行每兩週舉行一次委員會制定新的利率指標,每月第一次會議之後,ECB會發布簡報,從整體上公佈貨幣政策和經濟狀況展望。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英國央行(BOE)負責制定主要利率(基準利率),每月的第一週,英格蘭銀行都會用利率調整來向市場發出明確的貨幣政策信號,基準利率的變化通常都會對英鎊產生較大的影響。儘管BOE獨立於政府部門來制定貨幣政策,但是仍要符合財政部規定的通貨膨脹標準。

經濟數據

影響歐元的主要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工業生產和失業率等等。由於德國是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數據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單從德國看,還要包括IFO調查(一個使用廣泛的商業信心調查指數)數據。此外,歐元區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也會威脅到歐元的穩定,歐元區要求各國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GDP的3%以下。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影響英鎊的主要經濟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工業生產,失業率,零售物價指數,製造業和服務業調查報告等。

政府債券

10年期政府債券與美國10年期政府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利差是影響歐元或者英鎊匯率的一大因素,英國的10年期政府債券又叫金邊債券,歐元區各成員國的10年期政府債券則主要以德國為基準。當債券水平低於美國同期政府債券的時候,理論上利差縮小會利好歐元/英鎊。

交叉匯率

交叉匯率影響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貨幣匯率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會對本國貨幣造成影響。比如當日本發佈某項利好日元的匯率政策時,可能間接引起歐元或英鎊的下跌。

政治因素

與其他貨幣相比,歐元和英鎊更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對歐元來說,法國,德國或意大利的國內因素都可能對歐元造成影響。原蘇聯國家政治金融上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歐元,因為有相當大一部分德國投資者投資到俄羅斯。

而對英國來說,由於英國與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這些成員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等都會對英鎊產生影響。事實上,歐元/美元與英鎊/美元的走勢很多時候是同步的。

而說到政治因素,有一件大事不得不提,就是英國脫歐事件。

2016年英國脫歐導致英鎊大幅度貶值,在後續漫長的談判過程中,關於“硬脫歐”還是“軟脫歐”的問題也一直飄忽不定,2018年以來,英國已經多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今年僅能增長1.4%,2017年平均通脹率也在不斷的增長,脫歐進程的不確定性已經對英國實體經濟產生了影響。

英國脫歐忽軟忽硬,歐系貨幣跌跌不休,扒一下這對“難兄難弟”

與此同時,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英國是歐盟各成員國重要的出口市場,也是歐盟重要的財政來源,更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歐元這兩年也頻繁下跌。英國脫歐事件大大增加了歐元和英鎊的不確定性,“硬脫歐”消息一出可能為英鎊帶來一波大跌,“軟脫歐”又可能提振一波。隨著最終脫歐日期的慢慢臨近,英鎊的走向也越發迷離,雖然29日的一句“歐盟準備與英國建立前所未有的緊密關係”讓人對脫歐協議充滿樂觀,

英鎊也隨之大漲,但更多分析師認為應該對英鎊保持謹慎的態度,等待更加明確的指引。

關注頭條號:外小至,一場外匯盛宴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