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赤壁之戰後,曹操回軍北方並將兵鋒指向關中、涼州一帶,而劉備和孫權的聯盟也繼續發揮著作用,但是三方圍繞荊州歸屬問題的爭端並沒有因此結束。特別是劉備通過武力奪得西川和漢中(郡名,今陝西漢中東)之後,已經形成橫跨二州(益州和荊州一部分)的大勢力,對長江下游的孫權構成極大威脅。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同時,劉備發任的荊州最高指揮官關羽對孫權出言不遜,惹得孫權震怒,發誓要奪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抓住有利時機和曹操達成短期的軍事同盟,並且起用呂蒙為大將,迅速完成對荊州劉控區的佔領。關羽身死,孫、劉聯盟破裂,劉備也因此開始準備東征,只是由於稱交工作尚未完成而遲遲沒有動兵。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曹魏黃初二年(221年,蜀漢章武元年),劉備在草草完成稱帝、封臣等活動之後,不顧趙雲、秦宓等人的勸阻,倉促下令開始東征。在部署上,劉備以白帝城(四川 奉節縣東白帝山上)作為本陣,以江州(重慶市嘉陵江北岸)作為後援基地(由趙雲負責),沿著長江三峽推進,前軍大約有四五萬人。劉備以馮習為大督,負責前軍各項工作;又令張南為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將領為別督,接受馮飛節制;同時命令黃權總督江北諸軍防備曹魏,吳班、陳式總督水軍聯合東下。劉備自己則親率中軍為諸軍接應。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從戰略部署上看,劉備明顯犯有不少低級錯誤。首先,沿三峽步步推進本身就不明智,因為這就等於使自己的優勢兵力無法集中,反而像長蛇一樣一字擺開,很容易讓敵人從中路突破;其次,所指派的將領(特別是前部大督和先鋒)大多屬於無名之輩,不但不能起到威懾作用,反而會堅定敵方鬥志;其三,將江南和江北兩個戰區分開,並且缺少接應,一旦某個戰區失利,另一個戰區就很難獨自作戰,甚至連回軍都不可能;其四,沒有營建有利的外交環境,隨時可能遭到曹魏進攻,所以不但馬超、魏延等名將無法調離北方防線,還必須分兵防魏。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劉備不斷派人找吳軍主力決戰,陸遜概不理睬,仍然堅壁固守。劉備無奈,加之天氣悶熱,便命令軍隊從巫峽建營直至夷陵界首,凡五十餘營、四五百里。劉備本意是通過連營來固守已經到手的高地,以便更好地應付陸遜的持久戰術,設想是美妙的,但是他犯兵家之大忌而出此險著,實在是太輕敵了。此時的陸遜早就只待時機進行全面反攻了。

第三階段(222年閏六月至陰曆八月):蜀漢軍由於戰線過長和沿途佈防,前線軍隊大約只有不到4萬,加上劉備連營數百里,更是分散了兵力。閏六月,陸遜用火攻展開了吳軍的第一次反攻,以密集兵力消滅了蜀漢的軍鋒,斬殺漢軍先鋒張南。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隨後,朱然、韓當等將領和防守夷道的吳軍孫桓部相配合,對漢軍進行兩面夾擊。朱然先切斷漢軍退路,劉備慌忙逃命,結果被潘璋在涿鄉(夷陵以西)痛殺一陣,遭到重大損失,史稱涿鄉殲滅戰。劉備經此一役,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倉皇中率領殘部向江北的黃權部靠近,並且在馬鞍山(湖北宜昌西北)據守,試圖抵擋吳軍反攻。但吳軍諸將的英勇衝鋒使漢軍頃刻間土崩瓦解,潰散而逃,劉備只得退縮到秭歸,準備收拾殘部。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然而陸遜不給劉備任何機會,乘勝追擊,主力直指秭歸,吳軍孫桓部則插入夔道(三峽夔巫角南岸一帶),切斷了漢軍的歸路。劉備聽得這些消息後,立馬像前半輩子常做的那樣棄軍而逃,漢軍遭到全殲,輜重也損失無數。吳軍繼續他們狂風驟雨般的攻勢,一直“送”劉備到白帝城下。此時,趙雲率部入援白帝城,陸遜也擔心曹魏南下,所以下令撤軍,夷陵之戰結束。

赤壁之戰只是確立三國的基礎,真正確立三國鼎立之勢的是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最後解決了荊州歸屬問題,吳國佔據荊州、蜀漢保有西川,兩國形成了一種均勢。而同時兩國聯盟又和大國曹魏保持了一種相對的均勢,所以曹魏幾十年間一直採取守勢,不敢貿然興邊事,戰後三方的版圖也是基本穩定不變。故而可以說,夷陵之戰才最終確立了赤壁之戰以來的鼎足三分之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