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中國是何時開始掌握制空權的?

軍統60


開始掌握制空權是在1943年秋季以後,完全掌握制空權是1944年。

中華民國空軍組建於1932年,因為軍工業薄弱,中國完全沒有生產飛機及所需彈藥的能力,所有飛機從零部件到彈藥全部靠從國外購買。至1937年全面戰爭爆發前,能夠升空作戰的各型飛機305架、飛行員700餘人。

相比之下日本有自己完整的飛機生產製造體系,年產量達數千架。全面抗戰爆發前,日本陸海軍航空兵擁有各型自產作戰飛機1200架,飛行員1萬餘人。

開戰第一個月,中日空軍先後在華北、華東展開激戰。苦心經營5年之久的中國空軍就因寡不敵眾損失掉了大部分戰機。

1937年底,蘇聯航空志願隊拔刀相助,蘇聯政府援助中國1200多架各型戰機。2000餘名蘇聯飛行員來華參戰,有200餘人犧牲在華夏大地。由於日軍裝備先進的零式戰鬥機,其性能和數量都超過了蘇聯援華的伊—15、伊—16戰鬥機。中國戰區制空權非但沒能奪回,而且中國空軍為保存實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得不採取避戰保機的做法。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開始大規模援助中國抗戰。塗有鯊魚頭型的P—40戰鬥機連同陳納德將軍率領的美國航空志願隊(飛虎隊,後來改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進入中國戰場,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中美聯合空軍裝備戰機數量雖然少於日軍,但飛機性能和飛行員素質均不亞於日軍。特別是隨著太平洋戰場日軍一敗再敗,大量優秀飛行員喪生,因此在中國戰場上的空中優勢也漸漸喪失。

至1943年秋,奮戰在中國戰場上的大部分中國軍隊都能得到空軍或多或少的支援,戰場制空權基本掌握。進入1944年,美軍最先進的P—51野馬戰鬥機進入中國戰場,其性能遠遠碾壓零式。而日軍航空兵在各個戰場都喪失了與盟軍空戰的能力,大部分技術相對精湛的飛行員都調到了本土防禦美軍轟炸,其他戰場能夠駕機升空的多數都是執行自殺式撞機任務的神風隊員,根本不是中美飛行員的對手。中國戰場的制空權也就牢牢掌握在了中國軍隊手裡。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1945年初湘西會戰,第四方面軍抓了400多日軍俘虜,王耀武很是詫異,打滿抗日全場的這位名將幾乎經歷了所有江南地區的中日會戰,從未聽說抓過這麼多鬼子兵,在他印象中日軍都是死不投降那種,所以一定要去戰俘營看個究竟。當他發現是百十個嘴上沒毛的日本孩子在河裡洗澡嬉戲時,不禁樂道:日本人必敗了。

(中國空軍前敵總指揮周至柔)

湘西會戰日軍稱為“芷江攻略戰”,由侵華日軍第六方面軍之坂西一郎第20軍遂行,該方面軍另外一支主力橫山勇第11軍取衡陽後深入廣西腹地奪取桂林和柳州,稱“桂柳會戰”;華北方面軍內山英太郎第12軍同時發起“老河口戰役”,進攻劉峙第五戰區司令部所在地;上述作戰行動的中心目標是一致的:即摧毀這些地區中美聯合航空隊的空軍基地,因為,沒有了制空權的日軍深受其苦。

其實方先覺能夠堅守衡陽多達47天,除第10軍將士用命以外,中美聯合航空隊的空中助戰也起了很大作用,中國空軍和美軍第14航空隊在長衡會戰期間共出動4500多架次,摧毀日軍各類車輛1800餘臺,炸死炸傷日軍官兵7000餘人。攻擊衡陽的日軍白天經常要躲在戰壕或掩蔽部裡,以防備來自空中的殺傷,甚至第11軍司令橫山勇前往衡陽前線督戰時,座機也必須在清晨降落,以免遭到空中截擊。



(蔣介石宋美齡和陳納德)

之前在1943年11月的常德保衛戰中,中國空軍已經“保有大部分制空權”,以第2、第4、第11大隊和中美混合團參戰,出動戰機1800餘架次,日軍攻城主力第3師團之第6聯隊長中畑護一大佐,即被P40驅逐機掃射擊斃。日軍第三飛行團雖全力進行支援,以第44戰隊為主其他三個戰隊為輔大量投擲燃燒彈等,但日軍步兵“被迫於黎明或日沒後行動,受我空軍之傷害頗大”的表現,足以證明日軍在空中力量上處於絕對下風,中國軍隊的戰後總結對日軍評價到:“無優勢飛機及炮兵,每不敢放膽攻擊。”

而再之前1943年夏季進行的“鄂西會戰”中,日軍仍然能以較強的空中力量支援戰鬥,陳誠指揮第六戰區的部隊在美軍第14航空隊一部的掩護下,雖然在會戰後期取得地面戰場的優勢,並在日軍撤退時及時組織追擊,但第26和第33集團軍所有兵力佈署盡被敵空中偵察獲悉,並以飛機掩護地面部隊逐次撤軍,儘管陳誠的戰報天花亂墜,其實日軍折損有限,也說明中方尚未取得空中優勢。

因此,根據多方史料的綜合結論,中美聯合航空隊是在1943年秋季奪回中國戰場制空權的。



另外日軍對重慶的大轟炸歷程也佐證了這一論斷,自1938年日寇佔領武漢起,便以漢口空軍基地為依託,對陪都重慶進行慘無人道的“無差別轟炸”,長達五年半時間,出動飛機9000餘架次。官方的記錄時間是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亦即自1943年9月起,失去制空權的日軍飛機再不敢深入重慶進行轟炸,儘管漢口到重慶之間的空中距離只有幾百公里,但彼時四川已遍佈中美空軍的聯合基地。

中國軍隊奪回戰場制空權經歷了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戰爭爆發時,中國空軍僅有戰機400餘架,而日本陸海軍的戰機總和多達2800餘架,即便對比懸殊如此,沒有自己航空工業的中國空軍更是損失一架就少一架,而日本卻可以源源不斷地補充新的作戰飛機,尤其是日軍“零式”戰機投入使用後,空戰可以打成27比0的一邊倒局面,中國空軍殘存的飛機只能隱藏起來避戰。造成地面部隊和平民在日機轟炸下慘重的傷亡,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數字高達50萬人,其中僅重慶一地即超過萬人。

(飛虎隊p51野馬戰鬥機)

1937年11月起,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加入中日空戰,同時提供了300架轟炸機等補充中國空軍,但蘇聯僅出動了四個戰鬥機大隊和二個轟炸機大隊,雖然在保衛武漢等戰役中起到一定作用,畢竟數量有限,不足以改變戰場形勢。並且在《日蘇中立條約》簽署後,蘇聯為了自身的利益開始逐步撤出空軍,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完全撤出。

因此,陳納德受國民政府委託,始自1941年7月起組建飛虎隊,不過初期僅有三個戰鬥機中隊。一年後組建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的第23大隊,由於美國先歐後亞的戰略,在此期間中國戰場並不能得到更多的戰機補充。



一直到1943年3月,美國陸軍航空隊將駐華特遣隊升格為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少將司令,在陳納德的強烈要求下,羅斯福總統命令加大戰機分配比例,前後有2000多架戰鬥機編入第14航空隊和中國空軍,其中P51野馬型戰機的性能已經完全碾壓日本“零戰”。而日本方面由於太平洋戰場的慘敗,不斷調走在華戰機,此消彼長,在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勢下,才使奪回中國戰場的制空權成為可能。

(被日軍俘虜的蘇聯援華飛行員)


度度狼gg


抗戰中中國軍隊掌握制空權,基本是在抗戰後期了,藉助著美軍等盟友空中力量作戰中的幫助,以及不斷到來的P51、P47等這些先進戰機,制空權已經不再屬於日軍了。

抗戰之初,中國也時有自己的空中力量的,也有不少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但是和日本不同的是,日本的飛機是自行生產的,而且飛行員是不間斷產生的,而中國則只能依賴外購戰機,現有戰機打一架少一架,飛行員也由於種種問題難以培養。不過即使這樣,中國空軍還是取得了武漢空戰等勝利,給日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此後蘇聯援華航空隊前來助戰,中國空軍得到了伊15、伊16等戰機的補充,實力有所恢復,甚至還進行了幾次主動攻擊。並於1938年遠赴日本本土進行了著名的紙片轟炸,引起了很好國際反響。但是此時中國空軍受制於整體實力,依然無法奪回制空權。

在日軍零式戰機服役後,中國空軍面臨著巨大的裝備代差,根本無法與之匹敵。此時中國的天空已經被日軍佔據。後來組建飛虎隊後,依然和日軍總體上處於平分秋色的水平。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發展,美軍等對日軍造成了巨大打擊,其中其航空兵就在太平洋戰場損失很大,而此時中國空軍也得到了美製P51、P47等先進戰機,以及在美國受訓歸來的飛行員,基本控制了中國的制空權,甚至還面臨著沒有足夠的日軍目標的“煩惱”。


僱傭兵


制空權重新回到中國手中,目前公認的說法是1943年的鄂西空戰,這是中國戰場空戰的轉折點!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鄂西空戰的始末!

抗戰初期的時候,就像我前面說的,中國空軍憑藉著自身過硬的技術曾經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戰績!但受限於當時我國工業上的薄弱,空軍將士的飛機損壞後很難得到補給,再加上1941年蘇聯與日本籤立《中立條約》後,蘇聯更是撤走了在華的一切援助,因此很快,中國空軍轉入了修整狀態,(注意,是休整!而不是無力奪回!)這樣天空才落到了日本人的手裡!

後來,隨著太平洋戰場的爆發,日美雙方開始在太平洋地區角力,日本在中國地區的大量飛行員被抽調去了太平洋戰場,至1942年,停留在華的日軍戰機只剩下了僅僅273架,最高時也不過300架。而這個時候,由於同時抗日國家,美國開始對華實施軍事援助,類似P-51等大量優質的美式戰機來到中國,中國空軍的境況開始發生轉變。配合著唐納德的飛虎隊,中美空軍開始聯合作戰,日軍的優勢開始被逆轉,到鄂西會戰時,天空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很遺憾,鄂西空戰的具體情況顯然是無法描述的了,在那場戰爭時,中美聯合空軍可謂是強強聯合,會戰期間,聯合空軍主動尋找日軍在漢宜的日軍主力作戰並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並與地面部隊之間相互配合,互相幫助,在洞庭湖西岸一舉殲滅日軍!1943年5月末的時候更是主動出擊攻擊了日軍的後勤補給部隊,還取得重大勝利!

整個鄂西會戰,我方不僅重新奪回了制空權,地面的防空力量也開始在全國各地也日趨強大!至此,日軍再也無法想過去轟炸重慶那樣在大白天大搖大擺地過來轟炸我方陣地,也無力再像過去那樣對我軍的天空組織像樣地進攻!僅能以少量轟炸機對我後方機場實施小規模轟炸。



中國空軍的歷史和陸軍一樣,同樣是一部催人淚下的血淚史,有興趣的朋友業餘時,不妨多多關注一下他們,當年在我國空域拋頭顱灑熱血的空中長城!


鷹眼戰情室


有網友問:抗日戰爭時,中國是何時開始掌握制空權的? 如果在我國戰場,那麼湘西會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在這一戰,日軍第20軍出動了3個師團和4個旅團,但是這些旅團都是武器不足。

這些日軍大部分都裝備著,日軍在戰場上繳獲的中正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和迫擊炮。這也是日軍所謂以戰養戰計劃的一部分。在這次戰役,日軍幾乎沒有出動航空兵,而我國出動了7個飛行大隊又1個飛行中隊。

在1945年3月,岡村寧次準備視察日軍第20軍的戰備情況,也只是坐著3架運輸機從漢口起飛到衡陽,都沒有戰機護航。當時,日軍駐紮在岳陽的觀察哨發現,中、美空軍的少數戰鬥機仍在附近作空中游獵活動。

岡村寧次等人的飛機又臨時改變行程,才偷偷起飛。戰役開始以後,中美空軍更是掌握了制空權,比如,新寧縣城於4月17日下午15時被日軍217聯隊先遣的村井賴正少佐的第2大隊攻佔。但是這個日軍大隊為防止遭到中、美空軍的攻擊,除留少數部隊作警戒外,其餘撤到城外的山地隱蔽。

在戰鬥當中,為了夾擊日軍南路之58旅團;新6軍全軍由昆明空運抵芷江為預備隊。這一幕非常波瀾壯闊,1個軍直接空運過來,封堵日軍退路。

我國空軍參戰部隊包括,進駐於距戰場很近的芷江機場張唐天之戰鬥機P-51(野馬式)第五大隊、B-25型轟炸機之第1大隊第4中隊,和駐於四川梁平、湖北恩施機場的戰鬥機第4大隊,以及美軍在華的陳納德之第14航空隊,均積極參加作戰。

日軍在湘西作戰時,其空軍掩護戰場的能力已相當微弱,而中、美空軍不僅獲得了戰場上的制空權,且對敵軍後方之隆回、寶慶、永豐、衡陽、長沙、岳陽、白螺磯、蒲圻、武漢地區進行了空襲與破壞敵之水陸交通。


深度軍事


現代立體戰爭中,制空權非常重要。抗戰期間,日本在華戰機維持在600多架,而1939年時,中國僅僅有170架,而且還有代際差距。

故而,日本對成都和重慶瘋狂實施無差別的狂轟濫炸時,國民政府除了躲避沒有其他有效的辦法。派出戰鬥機也如同觀光,得不到任何制約。隨著日美關係破裂,美國與國民政府達成協議,組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正式派出陳納德幫助中國建立防控體系和組建空軍。因此,1941年之後,中國的空中預警和空軍初步建構起來。但是,獲得制空權仍然是一個過程。

我們直奔主題吧!真正取得制空權當然是1943年的鄂西空戰了。這一年,在昆明成立了中國戰區中美空軍混合作戰司令部。在1942年之前,日空軍一直對中國空軍有壓倒優勢。但是隨著力量對比的變化,一方面日空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的航空兵開始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到了1942年留在中國戰場的飛機不過273 架,而且還大量消耗。

據統計,這一年日空軍損失飛機1800架,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的援助,中國空軍的力量開始形成,P-38 型、B-24 型、B-25性能先進的飛機不斷來到中國。

例如陳納德飛虎隊也來到中國,幫助中國訓練飛行員,因此,到了1943年,中國空軍的力量已經大為提高。經過戰場檢驗的也是鄂西空戰了。1943年,在鄂西會戰期間,中國空軍聯合美國陳納德飛虎隊,對日軍在武漢、荊宜等地的空軍基地進行大規模轟炸,並且尋求日軍主力進行決戰。

經過5月26日和27號在武漢、荊門地區的空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同時,隨著太平洋戰場的日軍在美國的反攻下,損失慘重,已經不敢與中美空軍直接正面決戰。至此,中國和日軍空中力量的對比攻守異形矣,日本的制空優勢不復存在。

本期特約作者.一碗涼粉,傳訊君對原文有修改。


秦右史


自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制空權一直掌握在日軍手中,中國是從1943年以後才在美國的幫助下,終於奪回了中國戰區的制空權。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缺乏足夠機動兵力繼續向中國內陸進擊。華中和西北的崎嶇地形阻礙了日本陸軍展開機械化兵力;而長江中上游的狹窄航道也讓日本海軍艦艇難以深入。

面對這一僵局,日本調整戰略方針,明確了“大本營之企圖,在於確保佔領地域,促進其安定,力求以堅實之長期為圍攻態勢壓制殘餘抗日力量促使其衰亡”。同時,在軍事上將能夠突破山川阻隔、打擊中國後方的空中進攻作為對華戰爭的主要戰略手段。1938年12月2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對重慶實施“由空中入侵對敵軍戰略中樞加以攻擊同時進行空中殲滅戰”,拉開了“重慶大轟炸”的序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戰略轟炸,第一次單獨依靠空軍實施的戰爭,也是第一次取消了前線與後方、軍人與平民界限的“無差別轟炸”。




1938年12月26日,由日本陸軍航空隊12架九七式轟炸機及10架伊式重轟炸機發動了對重慶的首次轟炸。1939年1月又進行了幾次後續攻擊。由於四川盆地多霧和濃雲造成定位困難,日軍初期的轟炸收效甚微。




1939年5月,日本海軍航空隊接手轟炸任務後,情況急轉直下。5月3日-4日,日本海軍轟炸機由漢口機場起飛,連續轟炸重慶市中心。日軍在此次轟炸中大量使用新式武器——6式燒夷彈。這種燃燒彈有兩個型號:I型為鋁熱劑燃燒彈,引爆後釋放出2000℃以上的高溫;II型為凝固汽油彈,一經引爆,火油會四散飛濺,對重慶木質結構的房屋街道威脅極大。







在日軍的燃燒攻擊下,重慶全城火光沖天。繁華街市化為廢墟,6千多人傷亡,損毀建築物近5千棟,約20萬人無家可歸;同時被炸的還有外國教會及英、法駐華使館,連掛有卐旗的德國大使館也未能倖免。1939年間,日本共發動1萬4千多架次轟炸,造成近6萬人傷亡。1940年,重慶大轟炸進入最為殘酷的階段。當年5月,侵華日軍達成了《陸海軍中央協定》,由陸、海軍聯合實施空中作戰,同時對重慶和成都進行猛烈轟炸,配合陸軍進攻宜昌,徹底粉碎中國的抵抗意志。行動代號為“101號作戰”,由海軍中國艦隊參謀長井上成美中將等三人聯合指揮。井上成美對“101號作戰”寄予厚望,期冀藉此一役像當年對馬海戰一樣“決定日本的命運”。為此,日軍集結陸軍第3飛行集團,海軍第1、第2聯合航空隊大部兵力,總計投入297架作戰飛機,發動了侵華戰爭開始以來最大規模的空中作戰。“101號作戰”於1940年5月18日夜間開始。主要攻勢集中在1940年7月28日至8月31日。其中8月19日的轟炸尤為慘烈,日本海軍投入超過140架轟炸機,重慶2千多戶民居被毀,半壁山城幾近夷平!到9月4日作戰結束之時,日軍共出動飛機2023架次,投彈1405噸。進入1941年,為了在中國戰場儘快脫身,日軍在7-8月又調集180架飛機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空襲,代號“102號作戰”。在日軍的猖狂進攻下,中國空軍派不出1架飛機升空迎敵,重慶的防空體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所幸日美關係急劇惡化,日本海軍航空戰力大部被調往太平洋準備與西方開戰,轟炸任務轉交陸軍接手,後者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空襲。在劫後的廢墟之上,中國人屹立不倒,堅持抗戰,期盼轉機的來臨!



當日軍對中國後方城市進行狂轟濫炸之時,中國空軍表現得很無奈。在中國戰場,日軍擁有強大的航空戰力,陸軍有4個飛行集團加2個戰隊;海軍有7個航空隊,作戰飛機維持在600-800架。



中國空軍由於抗戰初期的巨大損耗,無論人機都難以及時補充。到1939年底,中國空軍飛機總數僅170架。由於實力過於薄弱,中國空軍無力與日軍正面對抗,只能採取被動應戰或偷襲機場的方式進行作戰。





在裝備方面,中國空軍使用美製霍克-3型戰鬥機和蘇制伊-15、伊-16戰鬥機,性能與日軍九五、九六式戰鬥機大致相當。然而,1940年7月在“101號作戰”中,日軍投入了最先進的“零”式戰鬥機,成為中國空軍的致命煞星。






在9月13日空襲重慶的戰鬥中,13架“零”式與30架中國戰機交戰,結果中方27架戰機被擊落,幾乎全軍覆滅。到1940年底,中國空軍竟然僅剩65架戰機可用!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蘇聯為應付蘇德戰爭單方面與日本媾和並撤走援華航空隊,同時取消對中國的軍火出口。中國空軍失去了主要戰機來源而陷入難以為繼的地步。焦頭爛額的國民政府轉而把希望寄託在美國的援助上。美國在抗戰初期對中日戰爭持觀望態度,但隨著日本軍事擴張的加劇,西方在亞太地區的國際秩序和傳統利益已經遭受嚴重威脅。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中美兩國開始逐步接近。



941年3月1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租借法案》適用於中國。經過談判,中國將獲得先進的P-40型驅逐機100架,P-43型戰鬥機125架,轟炸機66架,運輸機35架,並由美國幫助訓練中國飛行員。




1940年10月至1941年7月間,蔣介石委託美國退役空軍上尉克萊爾•李•陳納德組建在華美國志願航空隊。陳納德秉性耿直,忠誠可靠,從抗戰爆發時就以顧問身份參與制定中國空軍的作戰計劃,並負責中國空中力量的建設和訓練。在陳納德的努力下,羅斯福非公開批准了允許美軍預備役軍官和各軍種航空部隊退役人員來華參加美國志願航空隊。陳納德從中招募了112名美國飛行員和機械師。國民政府隨即委任這批人馬組成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隊,由陳納德擔任指揮官兼大隊長。美國志願航空隊下轄三個中隊,配備P-40B型驅逐機100架,P-40E型25架。其任務是配合中國空軍保衛雲南領空,為滇緬路運輸提供空中掩護。飛行隊組成後在雲南開始訓練。飛行員們在P-40飛機頭部畫上獨特的鯊魚頭塗裝,用以在戰鬥中威嚇日本人。



陳納德為中國空軍做了三件大事:一、新的空戰理論與戰術的運用。陳納德認為當時流行的“纏鬥”戰術——即在混戰中以單機挑戰一架日本飛機無異於自殺。他結合P-40飛機的優缺點,發明了新的進攻戰術:飛行員兩機一組投入戰鬥,俯衝、射擊、拉起飛機退出戰鬥,接著儘可能再投入另一次的俯衝戰鬥。二、防空系統的建立。在陳納德的指導下,中國在華南、華東先後建立了防空警報網。各省市鋪設長途電話聯絡網,成立了205個防空監視隊,建立了1445個監視哨和104個獨立監視哨。這樣,無論日本飛機在哪裡出現,中國空軍很快就會得知其準確位置,提前升空迎戰。三、大量飛機場的修建。中國民眾被動員起來,在荒山野嶺修建了大量新機場供中國空軍使用。眾多的機場為中國空軍提供了極大便利,也是出奇制勝的可靠保證。中國空軍能隱蔽地從新建機場起飛,在敵機毫無察覺的情況發起突襲,然後又降落到另一個機場去補充燃料彈藥,並再次升空投入新的戰鬥。



願航空隊的首戰頗具戲劇性。1941年12月20日上午9時45分,陳納德接到防空預警網報告:“10架日本轟炸機於9點30分從越南上空進入雲南。”中國空軍前敵總司令部電訊監察臺,偵測到日本21航空中隊10架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在毫無護衛的情況下直飛昆明。



志願航空隊24架P-40B戰鬥機緊急升空攔截,在昆明上空展開激戰。日軍猝不及防,倉皇棄彈逃跑。志願航空隊乘勝追擊。這批倒黴的日機全部中彈,在逃跑途中有9架飛機墜毀或迫降,只有1架返回河內機場。而志願航空隊僅有一人一機因為耗盡燃料迫降在稻田裡受輕傷。



這是日本空軍兩年多來在中國戰場首次遭到嚴厲打擊,9:0的空戰勝利讓日軍心有餘悸,1942年一整年,日軍都不敢對中國西南地區發起轟炸。



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開。因為P-40機頭畫有鯊魚,昆明市民大多從未見過鯊魚,因而將其稱作“飛老虎”。中國報紙遂採用“空中飛老虎”來形容美國航空志願隊。航空隊的中國翻譯將其譯為“Flying Tiger”,陳納德和隊員們也覺得很好,於是將航空隊命名為“飛虎隊”。



消息傳到美國,米老鼠之父華爾特•迪士尼親自操刀,根據“Flying Tigers”設計出“飛虎隊”的著名徽標:一隻張著翅膀的老虎躍起撲向目標,虎尾高高豎起,與身體共同構成了象徵勝利的V形圖案。



從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飛虎隊”與日本空軍在緬甸首都仰光上空交戰,由於運用了新的戰術,“飛虎隊”共擊落日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




與此同時,美國更多高性能戰機正在源源不斷運到中國戰場。到1942年5月,運抵中國的飛機為290架,包括B-25,P-38等當時最先進的戰機。1943年3月,羅斯福決定將“飛虎隊”擴編為第14航空隊,實力逐漸擴充至500架飛機。而日本空軍的情形則每況愈下,昔日的王牌“零”式已經不是美軍新戰機的對手;無論在空中還是在地面,日軍飛機都難逃被攻擊的厄運。中美空軍蔑稱日本的轟炸機編隊為打火機編隊、棺材桶編隊。



而日本空軍卻非常懼怕靈活善戰的美製夜間戰鬥機P-61,稱其為黑寡婦、夜魔王。日本人不得不承認:“1943年從敵我較量的過程來看,敗局已定,空中優勢逐漸轉向敵方”。1943年常德會戰中,中美空軍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逐步奪回了制空權。1942年7月到1945年5月底,僅陳納德指揮的航空隊就在中國擊毀日機641架。日本在華航空力量遭到了殲滅性打擊。中美聯合空軍終於牢牢掌握了制空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