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爲何在發動西安事變後上演捉放蔣的大戲

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於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在瀋陽皇姑屯被炸死。父親死後,張學良殺死東北軍兩位主政大員楊雨亭常蔭懷,自己掌握了東北軍的實權,隨後他宣佈東北易幟,歸順了蔣介石的中央政府,繼續駐紮東北,直到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他率領二十萬東北軍一槍未放,退入關內。蔣介石對和他這位結義兄弟也算仁至義盡,給了他一系列重要職位,但1933年日軍又攻佔熱河,國內輿論譁然,1933年張學良被迫下野,去歐洲遊歷,當時歐洲法西斯主義盛行,意大利已經被墨索里尼統治十餘年,張學良多次去羅馬參觀,後來張學良回國,蔣介石命張學良和東北軍駐紮西北,負責西北的剿共事宜。

張學良為何在發動西安事變後上演捉放蔣的大戲

到達西北後,張學良發現自己被蔣介石利用了,蔣介石是想用共軍來消耗東北軍,張學良很憤怒,他不想拼光老本變成光桿司令,這時莫斯科聯繫上了張學良,表示莫斯科願意幫助他抗日救國,張學良以會女友為名幾次飛到上海與莫斯科代表會面,

蘇聯大使鮑羅廷向莫斯科的報告:張學良向蘇聯人表示,他決心跟中共建立反蔣同盟,與日本決戰,他希望莫斯科支持他。斯大林正求之不得中國與日本開戰,這樣一來蘇聯在東方的壓力會減小很多,但斯大林又擔心張學良能力不足,真於日本打起來會速敗,如果日本快速佔領中國,蘇聯的麻煩會更大,莫斯科沒有直截了當拒絕張學良。他們答應張學良會慎重考慮,莫斯科準備利用張學良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

張學良為何在發動西安事變後上演捉放蔣的大戲

過了不久紅軍的代表來到西安和張學良談判,希望雙方罷兵休戰,共同抗日,並表示願意支持張學良擔抗日聯軍總司令,這使得張學良信心倍增,不久,國內發生兩廣反蔣事件,但很快失敗,公眾輿論激烈地反對任何分裂中國的舉動,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策略此時只差在陝北的紅軍,如果肅清陝北,中國將在次實現統一,此時的莫斯科也希望中國能號令統一,因為斯大林發現只有蔣介石能穩定住當前的中國局勢,如果蔣下臺,中國將爆發內戰,這樣不利於遏制日本,但張學良不知道,以為莫斯科支持他的反蔣抗日,

陝北的紅軍勝利會師,讓蔣介石看到了全殲紅軍的機會,他十月二十二日親自飛赴西安督戰,張學良處在兩難地位。他把蔣的作戰計劃偷偷告訴紅軍,也給紅軍現金和冬衣,但無法幫更多的忙,他不得不執行蔣的命令。繼續和紅軍作戰,

張學良為何在發動西安事變後上演捉放蔣的大戲

這時張學良看到了一個取代蔣的機會。眼下蔣介石在西安來來去去,張可以劫持蔣。蔣介石既成了他的階下囚,他又拯救了紅軍,這樣一來就會拉近和莫斯科的關係,只要莫斯科支持他,他就會執掌整個中國,張學良決定賭一次,1936年十二月四日,蔣介石再次到達西安。對張學良蔣介石還是很信任的,他輕裝簡從,住在西安郊外的華清池,身邊只有幾十個自己的衛兵,大門外的士兵則全是張學良派的東北軍,連院子裡面都是張學良的人把守。十二月十一日張學良決定發動政變,

十二日凌晨,蔣介石剛做完每天必做的早操,正穿衣服,聽見槍聲連續不斷。張學良派了四百多人進攻他的住地,蔣的衛兵奮起抵抗,死傷慘重。蔣跑進後山,最後在一個荊棘叢生的巖穴裡被抓住,身上只穿著睡衣,鞋丟了,背受了傷。跟蔣一道越牆而逃的隨從被打死。蔣介石能活下來,實在是很幸運。捉蔣行動開始時,少帥給紅軍發了份電報,告訴紅軍他已經動手了。很快西安事變的消息傳遍了世界,莫斯科方面十分生氣少帥的莽撞行為,強烈譴責他,說他的政變是為日本服務,希望他以大局為重,放了蔣介石。當時日本與德國已經簽訂反共協議,所以莫斯科不希望蔣介石被殺,這樣會導致中國四分五裂,陷入內戰之中,

張學良為何在發動西安事變後上演捉放蔣的大戲

張學良看到莫斯科不支持自己擔任新的聯合政府的領導,知道自己這場賭博輸了,張學良明白他不能殺蔣介石,必須把蔣介石保護起來:他還得當蔣介石的人。他只有一條路,就是放蔣,而且跟蔣一塊兒走,這是他生存的唯一希望。否則他定會死在許多因他捉蔣而痛恨他的人手上。

十四日張學良見了蔣介石,向他承認了自己的莽撞行為,並表示願意放蔣回南京,隨後南京代表宋子文和張學良周恩來經過談判,達成和解,國共雙方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蔣經國則從莫斯科回到南京,張學良則陪同蔣介石回到南京,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囚禁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