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的回報率高的驚人,爲什麼有100W的人不都去私募而是要去做其他的事?

飯哆


我也曾經是一傢俬募基金的管理人員,對這行還是有了解的。
實際上,買私募賺錢也需要很強的辨別能力,說實話,一點也不比自己選股票要容易。
熊市裡,大部分私募也是虧錢的,很難分辨賺錢到底是因為股市好還是基金經理能力強。
6年前,巴菲特和一個私募基金經理打賭,巴菲特認為大部分經理很難跑贏標普500指數。賭局以5年為期限。
去年,結果已經出來了,別說,巴菲特又“蒙對了”😚,那個基金經理果然讓我們失望了,5年裡跑輸了標普500指數。
由此可見,除非你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辨別基金好壞,否則買指數基金,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啊,投資就是賭國運,巴菲特人家都說了,自己的幸運,很大一部分要歸因於投胎投的好,如果他生在非洲,恐怕很難有這樣的成就。

在中國投資,也要賭國運,大部分國際投資者都很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比如巴菲特和他的好基友芒格,後者對中國研究很深,尤其喜歡老子和孔子的智慧。
在今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明確表示,未來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已經有目標了,相信不久後就會有消息。
另外,全球最大對沖基金也已經進入中國,還有很多,也備案了。
我也對中國非常看好,我覺得,如果你覺得自己投資水平一般,不如定投指數基金,這樣起碼能跟上大盤。
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包括基金經理。

趙冰峰


私募基金投資回報率高昂,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牛市市場環境,但私募基金准入門檻較高,有不少規則約束,100萬元也似乎成為了一道重要門檻,但在牛市環境下,投資私募基金追求利益最大化,應該是一種比較好的策略,但如果處於震盪市場或熊市市場環境,那麼私募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有時候不如普通投資者,而私募基金波動風險不少,熊市環境下可能私募基金虧損幅度更大,甚至形成清盤格局,對於投資者來說,投資私募基金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但如果私募基金表現疲軟,甚至比普通投資者還要遜色,那麼投資私募基金的意義也就驟然下降,看似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渠道,最終並未給投資者帶來應有的投資回報預期。


郭施亮


誰說私募回報率高的驚人的?吹牛不上稅吧,一派胡言!

首先,私募基金跟其他投資品種屬性是一樣的,預期收益越高,風險越大,簡單來說,就是收益和風險是呈正比的。你要高的驚人的回報,也意味著可能會跌的毛都不剩,你能承受這樣的風險嗎?

其次,私募資金的投向,所謂100萬起投,我猜題主所指的應該是私募證券吧。私募證券投什麼呢?投股票,期權等為主要品種,主要是二級市場。股票跌的很慘,已經快要跌破2700點了,請問,如果重倉股票的話,能獨善其身嗎?傾巢之下,豈有完卵?恐怕是欲哭無淚吧。

再次,已經註冊備案私募證券基金產品高達上萬只,還不包括未備案的。A股幾千只股票都夠你選擇困難了,更何況是幾萬只私募基金?你怎麼就能保證自己選的私募基金產品收益高,風險低?在選擇上就夠你死掉一批腦細胞了。況且,這麼多隻私募證券基金,真正收益為正的極少,收益高的更是鳳毛麟角,其他絕大部分都是不賺錢和虧損的,不過是在割韭菜而已。如果你不幸成了投資的大多數,大概率事件是虧損甚至血本無歸!

最後,有100萬幹什麼不好,有很多投資品種可以選擇,從分散風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角度,也未必要買私募,至少買房比買私募靠譜多了,跌不跌,不動產還是在那裡,具體有形可感,雖然流動性差一點,但可靠安全很多。買私募雖有可能大賺,但是極小概率事件。人們總是鍾情小概率事件,豈不知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而已。

綜上所述,有100萬不買私募實屬正常,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我是喻派胡言,愛財如命的人力大叔,如果你覺得回答的不錯可點贊、評論、轉發,也可關注我瞭解更多內容!


喻派胡言


私募分為:股權類私募和證券類私募,前者參與股權類項目投資,收益一般為提前約定收益,後者主要是參與二級市場股票投資,利用多種投資策略去獲取市場回報。題目中所說的私募回報率驚人,應該指的是證券類私募。



私募目前總規模超12萬億,其中證券類私募存量規模大概在2.5萬億左右。私募最火爆是在2014-2015年期間,一波牛市造就了很多私募大佬傳奇,“私募一哥”就是徐翔,徐翔當年成立的私募產品,年化收益在200%-300%以上。

市場上也有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業績優秀,很多大佬都是從公募轉到私募。 私募對於大多數高淨值投資人群來講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投資方式,但是由於私募的特性是不能公開宣稱、只能向特定的人群講解,而且單隻產品購買會有200人限制,至於起點不等,有的私募產品100萬起,有的300萬,甚至高達500萬,1000萬都有!



但是由於15年大量購買私募,私募風險也集中爆發,很多客戶有錢就買私募,大部分私募起點100萬,不夠的就通過借錢或者拼單購買,股災期間大部分私募照樣沒躲過去,同樣虧損嚴重。私募一般會設置警戒線及平倉線,這是一把雙刃劍,比如某隻產品設定警戒線為0.9,平倉線0.8,也就是該只產品最多會虧20%就會清盤,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況,系統性風險,有可能平倉後不足80%。

總體來講一些大的私募公司水平還可以,千合資本、高毅資產、淡水泉、拾貝等都是市場排名前幾名的私募公司,行情好時候可以獲得超越大盤收益,行情不好時回撤也小於大盤。比如今年市場,上半年大盤迴撤超15%,優秀的私募公司回撤一般也就是5%以內,運作還是不錯的。 私募也是一個長線投資產品,大部分都是半年封閉期,有的一年,因此,如果購買私募的客戶就不要在乎短期產品的盈利與虧損,只要你選的私募公司還可以,持有兩三年,年化20%左右水平是非常有可能的。

雖然私募相對不錯,但是也並不都是所有高淨值客戶都能接受,首先私募不會承諾收益,也有虧損情況,只不過相對於普通散戶,私募經理從各方面都要比散戶更專業,能力更強、在市場中賺錢概率更大。另外,大部分人是不滿足購買私募條件的,現在購買私募必須是屬於合格投資者,金融資產滿300萬,很多人是不滿足資格的。

還有就是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即使滿足條件也不相信私募經理,不相信別人會比他水平強,不放心。 你有100萬炒股,如果今年交給私募,一般情況就是虧損5%-6%,如果選擇自己炒股,有可能虧損已經超30%了。當然特殊情況也存在!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股海無涯


題主已經說出了原因之一:私募雖然回報率驚人,但是潛在的風險也大。

而且還有一點,私募是所有資產配置工具中,風險揭示最直接的。無論是100萬的起點,風險調查問卷,產品說明書,清盤預警線等等。任何一個購買了私募產品的人,99%是知道這個產品的具體風險的。而不像某些投資人購買公募基金是報著必賺的想法的。

這種明確的,強調性的跟投資者說明風險這一點,會讓大多數人放棄購買私募。因為他們無法徹底理解題主所說的:我知道私募是有風險的,但是這樣的風險相對於可能的高回報率,我認為仍然是值得一搏的。

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不選私募,而選擇題主所說的自己去幹某些實體行業,或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不願意相信別人,而選擇相信自己。

因為信任的建立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自己承擔風險,讓別人去交易。這種信任感的難度就更難建立了。雖然實體的風險也很大,但是好歹是自己親自上手,自己看得見摸得著,或許還有人覺得自己做實體的成功率很高,對自己有信心,不願意承擔私募的風險等等

總而言之,只是一種選擇,私募不一定好,實體也不一定差,沒有什麼優劣之分。


天啟量投


私募的回報率高的驚人,為什麼有100萬元的人不投資私募而選擇做其他事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私募的高回報率存在不確定性和偶然性,這種回報率沒有任何協議可以保證本金安全。在高回報率的背後隱藏著虧損的巨大風險。


假設投入100萬元本金參與私募投資,我們有可能在一年內賺取100萬元,也有可能虧損60萬元。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參加私募先盈利100%,賺取100萬元後本金變為200萬元,後來虧損60%,此時本金減少為80萬元。或者是先虧損60%再賺取100%,同樣也是本金減少為80萬元。一次盈利100%加一次虧損60%,看起來回報率不錯,結果卻是虧損了20萬元。刺激不?


第二是私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進入的門檻比較高,多數人沒有接觸私募的機會。除非一些起點較低的私募,大部分有實力的私募起點標準高於100萬元。成名的私募甚至投資門檻高達1000萬元,所以擁有100萬元的人不一定就可以參加私募。


第三是擁有100萬元的人自己有更好的賺錢能力。這一點也是最真實最主要的原因,我自己能夠利用100萬元賺取更多的錢,為什麼要交給其他人去冒險呢?對於多數人來說,就算自己利用100萬元每年只能賺取10萬元,也比交給其他人賺取不穩定的所謂高回報率更好。

別的不說,交給其他人投資除了可能賺錢之外,對於自己沒有其他更好的幫助。如果是自己利用100萬元投資賺錢,雖然辛苦一點,但在追求賺錢的過程中也充實了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成長。


白馬華菲特


回報率越是驚人,背後的風險越是大,在選擇的時候,不僅僅要看到高的回報率,還要看到背後的風險。


私募不會公開發售,也不能上市流通,投資的門檻很高,一般是100萬作為起點的投資,而且私募只是針對少數的投資者,投資人數少,單人投資額度高。

既然有了100萬,那麼肯定是比較會賺錢的,也可以是親人給的,有的人會選擇私募,有的人會選擇做其他的事情,不一定非要說去做私募。

不去私募而是做其他的事情,因為他更擅長做其他的事情,或者說做其他的投資可以得到更大的回報。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接觸到私募,而其他的理財的平臺是很容易看到的,方便投資,所以還不如去投資其他的理財平臺呢,收益和風險成正比,不要想著追求高的收益卻忽視了背後的風險。


另外100萬也可以用來投入到熟悉的實體行業,對於做製造業的老闆來說,你和他說私募,他可能不懂,但是他會有自己的製造業的渠道啊,投資到自己的公司用來製造是老闆最熟悉的事情,所以他可以選擇這個投資,不一定非要去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私募。

打字不易,希望大家點贊支持一下,歡迎關注我,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回答。

科技小車


100萬起投是私募基金的門檻。這裡說的回報率高,指的是股權類基金吧。很多基金公司通過網上為了創造業績誇大宣傳,投資百度回報多少,投資騰訊回報多少,投資阿里回報多少,用極其特例來做說明。這種萬中挑一的公司,你那100萬砸中的機會少之又少。即使是業內專業的投資經理每天看上百個項目也很難找出能在五年內找到高回報的。看看最近為什麼在股市跟經濟行情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什麼小米,優信二手車,拼多多要急著上市。原因就是投資人也沒錢了。所以題主所說的高回報概率是極其低的。基本可以說是打水漂。而且基金公司的認購費,諮詢費,財務費是很高的。如果手上有100萬現錢拿來投資,那一般也是中產,有一定的金融認識,自然不會盲目去投資。


躲在傍邊的陳黑暗


私募基金屬於風險較高的基金,尤其是一級市場私募股權。二級市場權益類陽光私募也是,普遍是R4 R5風險級別(也就是進取型以上)。門檻高就是說明這部分群體確實是高淨值人群,能承受一定的風險,進而交由專業的機構打理。本質上可以跟公募基金對比,只不過門檻高低而已,都是交給專業的機構打理。都會賺錢也都會有虧錢的風險。所以購買私募挑選優秀投顧就顯得很重要了!

總而言之,只是一種選擇,私募不一定好,實體也不一定差,沒有什麼優劣之分。

這個和每個人的風險偏好有關,有的人寧願相信風險大的實體項目,也不願投資私募信託資管等投資類資產。當然也和投資者不瞭解這類投資資產的風險有關,其實只要瞭解每個項目的風險點在哪,資金波動大概範圍,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之內,國內的正規的私募信託資管還是有很多不錯的。

拼更高收益的 只能選股權投資類的項目,不過這類項目良莠不齊,不好控制風險。要看具體項目再分析風險!


匯福HFG



我們把這句話拆開來看,“私募的回報率高的驚人”這一句話並不對,應該改為“有些私募的回報率高得驚人”或者“私募的回報率可以高的驚人”。並不是所有的私募都能賺錢,都能賺很多錢,很多人看到的幾十倍、數百倍回報的私募都是鳳毛麟角,還有無數的屍山血海在常人看不見的地方。不管是私募證券還是私募股權,能帶來很高收益的前提就是他們同樣承擔著很大的風險,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


“為什麼有100萬的人不都去私募而是要去做其他的事”,這句話問題更大了。首先,要做私募並不僅僅是100萬的事情,100萬隻是最低的起投門檻,真正的合格投資者通常都是身價上千萬,流動資金在三百萬以上的,否則只有一百萬的話根本無法承受私募的風險。其次,私募基金只是千萬種投資方法中的一類,其他種類的投資也有可能獲得很高的回報,不能以偏概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