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推薦,中風如何防護以及中風的11種食療方法

中風也稱腦卒中,患者的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常伴有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本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比較高,而且常常留有後遺症,而且近幾年來中風的發病率持續增高,發病年齡也日趨年輕化,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患之一。

營養師推薦,中風如何防護以及中風的11種食療方法

2.食療選方

(1)玉米粥

原料:玉米粉、粳米各100克。

做法:粳米洗淨後,加水煮粥。玉米粉用水調勻,加入煮熟的米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適用於緩解中風後遺症。

(2)黑豆湯

原料:黑豆500克。

做法:將黑豆加水,放入砂鍋中,煮至湯汁濃稠時即可。每天3次,每次15毫升。

(3)羊肚粥

原料:羊肚1個,大米100克,生薑3片,香油、精鹽、香蔥、豆豉各適量。

做法:羊肚洗淨,切片,同大米和生薑一起煮成粥,放入適量香油、精鹽、香蔥、豆豉調味,即可食用。

(4)荊芥小米粥

原料:荊芥50克,薄荷葉30克,豆豉100克,小米150克。

做法:先將荊芥、薄荷、豆豉一起煮熟,然後去渣取汁。再放入小米同煮粥。每天1次,空腹服用。

功效:益腎祛風。用於中風後的言語謇澀、精神昏蒙、口眼歪斜等症。

(5)青果白金膏

原料:鮮青果(打碎)500克,鬱金250克,明礬粉100克,白殭蠶(研末)100克,蜂蜜適量。

做法:青果、鬱金放入砂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煮大約1個小時後,濾出藥汁。再放水500毫升,煎法同前。混合前兩次煎得的藥汁,改用文火濃縮至500毫升左右。放明礬粉、殭蠶粉和蜂蜜,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毫升。開水送服。

功效:息風解痙,化痰開結。適用於中風後的風痰阻絡、語言不利、神志障礙等症。

(6)杜仲鹿筋湯

營養師推薦,中風如何防護以及中風的11種食療方法

原料:鹿筋、杜仲各30克,淮牛膝60克,瘦豬肉500克,陳皮6克,生薑3片,精鹽適量。

做法:鹿筋洗淨,用溫水浸泡,切成段。豬肉洗淨,切成小塊,焯水去血汙,然後撈出瀝淨水。再將杜仲、陳皮、淮牛膝洗淨,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滾後,放豬肉、鹿筋煮滾。再用文火燉煮2個小時,加精鹽即可。

功效:溫補肝腎,強筋健骨。適用於中風後遺症、步履不健、腰膝疲軟、下肢痺痛、肌肉萎縮等症。

(7)黑芝麻丸

營養師推薦,中風如何防護以及中風的11種食療方法

原料:黑芝麻適量,黃酒少許。

做法:芝麻洗淨,重複蒸3次,然後曬乾,炒熟研成細末。煉蜜或用棗泥成丸。每丸10克溫黃酒送下。每天3次,每次1丸。

功效:養血祛風。適用於中風偏癱,或血虛風痺、便秘者。

(8)枸杞葉炒豬心

原料:枸杞葉250克,豬心1只,植物油15克,黃酒、精鹽、白糖、醬油各適量,溼澱粉10克。

做法:將枸杞葉洗淨,備用。豬心洗淨,切成片。炒鍋內放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豬心片,烹入黃酒進行煽炒。當豬心轉色時,放入枸杞葉,加入精鹽、白糖、醬油。炒至枸杞葉發軟時,用溼澱粉勾熒,即可起鍋。

功效:除煩益智,養血安神。

(9)冰糖蹄筋

原料:豬蹄筋30克,冰糖10克。

做法:將用溫油發過的豬蹄筋加適量水,用文火慢慢煮到極爛為止,放入冰糖進行調味。以上為1天的量,可代餐食用。隔天1次。1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中風後遺症及老年關節不利、頸項痠軟、腰膝疼痛、抽筋等症。

(10)柿子食療方

原料:生柿子500克,牛奶或米湯適量。

做法:將生柿子洗淨,去蒂,絞打成汁。用牛奶或米湯調服。每次服100毫升,每天服1次。

功效:預防中風。

(11)葛根粉羹

原料:葛根粉250克,荊芥穗50克,豆豉15克。

做法:將葛根粉搗成細末,過篩,調水和成麵糰狀,做成麵條。鍋內加適量清水,入荊芥穗、豆豉,煮大約10分鐘,濾渣,用清汁煮葛根粉面條。空腹食用。

功效:滋陰平肝,祛風開竅。適用於中風偏癱、語言不利、手足麻木、神昏志聵等症。

3.藥茶/藥酒

選方烏雞酒

原料:烏骨雞1只,白酒2500克。

做法:將烏雞去毛、去內臟,然後洗淨。用酒煮雞,酒熬至一半即可。

功效:熄風,活血通絡。適用於中風引起的背強舌僵不得語。

4.生活建議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長期食用含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會引發熱量過剩,血脂升高。長此以往,會使血液成分和血流速度都發生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2)適當飲酒。過多飲酒會損害血液中的血紅細胞,進而影響紅細胞的黏合力而導致血栓的形成。同樣血液黏稠度的增高,也會誘發血栓的形成。因此,應適量飲酒。

(3)以清淡飲食為主。過多的精鹽易引發血液凝滯,所以在飲食結構上,一定要做到合理搭配、葷素共食。尤其是晚餐,不能吃得過於油膩,應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

(4)及時補充水分。飲水不足可直接增高體內血液的黏稠度,使得在體內囤積的廢物難以排出。因此,建議大家在早晨起床後空腹喝1~2杯白開水,這樣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從而擴張血管,有益於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減少血栓形成。當然,在平時也應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以滿足身體的需要。

(5)多吃可預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如大蒜、洋蔥、番茄、韭菜、芹菜、海帶、紫菜、黑木耳、銀耳、桃仁、山楂、香瓜、草莓、檸檬、葡萄、菠蘿、鮭魚、沙丁魚等,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食物,經常食用可以預防中風。

(6)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加強人體血液循環,同時也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對防治動脈硬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運動還可以提高血液中纖溶酶的活性,從而以防止血凝過高,可以有效地預防和延緩動脈硬化。

(7)保持情緒穩定。過於緊張、激動、暴怒的情緒都很容易導致血管痙攣,引起血壓驟升、血液變稠,進而誘發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保持樂觀向上、心情開朗,用樂觀的視角看待外物,以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