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人存在於自身,孤獨而自立。

中午要去玉泉上課,在上寧橋等197路,我上了公交車,環顧四周,一個女人,上了年紀,在打著電話,絮絮叨叨。一對情侶,坐在一起,商量著待會去哪吃飯。一個媽媽,牽著孩子,孩子望著我。我看了看窗外,外面下著雨,杭州似乎很久沒有放晴了。車站內擠著一堆的人,有的看起來還有點悲傷。公交車快速駛過,這迫使我不能夠一一看清路邊行人的臉。我只能把他們記住個大概,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快速行走的或是低頭駐足的。或許是天氣的緣故,看著行色匆匆的陌生人,我突然間覺得好孤獨。當然,我所理解的孤獨“並不是指悲慘的情境”,而是“對一種無懈可擊的獨特性的朦朧的認識”。他們在街頭相遇,不曾有任何交集,過著各自的人生,過得好壞與他人毫不相干。我突然間意識到,孤獨地看待每一個人是對其最大的尊重,而孤獨是我們最顯要的特徵。人存在於自身,孤獨而自立。

而孤獨,是賈科梅蒂作品中最獨特的氣質。1951年的某天夜裡,他獨自走在工作室外的街邊,突然間覺得自己變成了一隻狗,”這就是我, 我看見自己走在街上,正和這隻狗一模一樣。“當天夜裡到次日凌晨,他完成了作品。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這是怎樣的一件雕塑啊,看一眼就再也不想把視線挪開了。粗糙的軀體、火柴桿般粗細的四肢,卻有著十分敏感的優美曲線。它似乎是在漫步,東聞西嗅,鼻子快要貼近地面了,難道實在尋覓食物。它好瘦,感覺一碰就會散架了。好在有個底座,讓它有了點存在的底氣。怎麼辦,我覺得我也好像一隻狗,一隻骨瘦如柴的狗,一隻孤獨的狗。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還有這隻貓,看上去是俏皮了一點,石膏做的,直挺挺的軀幹,從鼻子到尾巴幾乎是一條水平線,能夠穿過一個老鼠洞。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當然,他手下的雕塑,更多的是以“人”為主題。這些皺縮到彷彿被榨乾的軀體、茫然無措的面容,使得這些雕塑“保持在最遙遠的距離和最熟悉的親切之間永不停息的往返中”。不同於羅丹的“美源於自然的真”,賈科梅蒂的美,更像是讓·熱內提出的“美只源於傷痛”。“每個人都帶著特殊的、各自不同的傷痛,或隱或顯,所有人都將它守在心中,當他想離開這個世界感受短暫而深刻的孤獨時,就退隱在這傷痛中。所以,這種藝術與我們稱之為“苦難主義”的東西相去甚遠。在我看來,賈克梅蒂的藝術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體的隱秘的傷痛,最終讓這傷痛照亮他們。”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賈科梅蒂的雕塑,尺寸都不大,而且又細又長,這來源於他自身的感受和多次的試驗,他曾說:“一件大的雕塑人物,對我來說是假的;而一件小的,我也同樣不堪忍受。後來這些作品就變得很細,細到我的雕塑刀一接觸,它們就消逝在塵埃之中。但是,對我來說,只有當它們很小的時候,頭很身體看上去才有點像是真的。所有這一切,在1945年通過搞線描而有一些變化,這使我想搞點較大的任務,但後來我有個很奇怪的感覺,這些作品只有在又細又長到時候,才形成一種面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賈科梅蒂的雕塑有一種疏離的氣質。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賈科梅蒂的作品,顯示的是一種孤獨的莊嚴,流浪的境界,而不是一種虛無、感傷和自憐之感。你看這件《兩個箱子之間的人體,而箱子意味著房子》,這是賈科梅蒂作品中唯一一件封閉的作品,中間的女性保持著一個行走的姿態,而她兩邊都被箱子包圍著,她該往哪走?前面有什麼呢?穿過這個箱子,等待她的將會是什麼?感覺雖然壓抑,卻有一種決絕之態。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再看這件《城市廣場》。我一直很喜歡這件作品,覺得賈科梅蒂的群像比單個個體更能體現出現代都市的一種狀態。五個人同處於一個空間中,腳下是厚重的大地。他們相視相遇,卻並未相知。可是你看他們的行走的腳步卻如此堅定,目光望向前方,那是詩與未來。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幸好,賈科梅蒂的時代,已經有了照相機的存在。得益於此,賈科梅蒂留下了許多影像。這是張賈科梅蒂在布展時的照片,攝影師的快門恰到好處地捕捉了他行走時神色匆匆的樣子,和旁邊他的雕塑《行走的人》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賈科梅蒂: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見了我自己,活像那條狗,我就是狗

1965年的一場春雨,在離雕塑室不遠的地方賈科梅蒂正淋雨過街,被卡鐵爾-布勒東抓拍下這幅照片。一個男人孤單地走在雨中,把破舊的大衣扯起來無濟於事地擋擋雨,同樣破舊甚至進水的鞋無顧忌地踩在道上,眼睛看著前方,想著與雨與自己無關的事。他就像一個孤獨的行者,但並不悲慘,就如他的作品。

參考文獻:

讓·熱內:《賈科梅蒂的畫室》

黃琪:《賈科梅蒂》

阿森納:《西方現代藝術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