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組隊到大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廣東省委關於開展“新時代新作為——立志 修身 博學 報國”主題教育的政治任務,8月13日,由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8名本科生組成的“贛南覓紅印,華夏展宏圖”教育活動隊,在學院楊波老師的帶領下赴江西省大餘縣開展為期3天的“尋訪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愛國主義類主題教育活動,並在中共大餘縣委宣傳部及其鄉鎮級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圓滿完成任務。

梅山魂,驚天地

8月13日下午三時許,活動隊前往梅山解放村找尋梅嶺三章紀念館,隊員們在瀝青馬路上揮灑的汗水,沿途栩栩如生的戰士們的雕像,似乎在吶喊著,“我此番革命,是為國家,我此番獻身,是為千千萬萬人的福祉”。經過近兩個小時徒步,活動隊終於抵達了梅嶺三章紀念館,過程雖艱辛,但笑容是甜中有感動的。

活動隊向梅嶺三章紀念館趙館長諮詢了關於紀念館的相關情況,以及這兩年來的訪客記錄。在暫別趙館長後,隊員們自行參觀紀念館,瞭解到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陳毅、項英先後在鐘鼓巖寺、大餘縣、贛州、南昌等地與國民黨代表進行談判,促成了南方國共合作抗日的實現,而南方游擊隊被改編為抗日救國武裝炳蔚新四軍的主體,經過三年艱苦的游擊戰爭,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活動隊隊員參觀梅嶺三章紀念館

紅色心,覓故居

8月14日,活動隊在池江鎮政府及蘭溪村彭坑村各村領導幹部的帶領下,來到了彭坑陳毅舊居,探望了二十三餘載仍堅守著這陳毅故居的八旬老人劉士華老先生。多少年的風雨兼程,只是為了一句承諾,“母親(週三娣)臨終前交代過,當年的革命者表示勝利後一定會再回來,所以我們一定不能離開彭坑。”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這是一棟典型贛南客家名居,是當時游擊隊交通員週三娣的家,佔地面積200平方米,而週三娣也就是游擊隊員親切稱呼的“周籃嫂”。1936年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來到了池江彭坑,與負責大餘池江片工作的少共贛南省委書記陳丕顯同志一起研究游擊戰策略,組織和指揮大餘地區的反清剿鬥爭。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劉士華老先生與隊員們親切交談

“你們不知道啊,我爸爸和我媽媽他們那一輩人才是真正吃了苦啊......”劉老先生拿出當年保留下來的黑白照片與書信,向隊員回憶他的母親周籃嫂等人的革命老故事,他目光炯炯,隊員們耐心傾聽,身臨其境一般,感受著當時的緊張氣氛,深刻體會到鬥智鬥勇,捨生忘死為國家的精神內涵,與一代革命家精神的傳承對後輩幾代人成長的深遠影響。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劉士華老先生與隊員們的合照

歷史印,未來行

8月15日,為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先輩偉大的紅色精神,增強自身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活動隊在贛州市歷史文化與城市建設博物館臨時會議室召開主題座談會,就贛南紅色革命精神與紅色文化傳承進行交流與探討。

通過這幾天的實地尋訪考察,隊員們受益良多,大餘客家人濃濃的鄉情、革命先驅者滿滿的熱血、軍民一家親牢牢的合作......在當時的情境下,想必感受更為強烈。會上,隊員們分享心得體會,緬懷革命先輩們艱苦奮鬥的革命歷程,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贛南紅色革命精神與文化座談會

習近平同志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不論是紅色故都贛州市,還是世界鎢都江西大餘,在當今時代的指揮棒下,跟著歷史的巨輪向前滾動著,人們所向往的美好明天就在眼前。正所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而我們當代青年更應該積極汲取營養,尋訪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結合中國的優秀特色文化,弘揚社會正能量,為中國奔赴美好新時代而拼搏奮鬥!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组队到大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