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冬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建議

2018年冬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建議

2018年冬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建議

秋冬季節是冬小麥多種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省主要防控對象有小麥黑穗病、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地下害蟲土雄、灰飛蝨、斯蟲等。為切實做好防控工現提出以下防治技術建議農業防控措施

(一)生態調控技術。上茬作物收穫後,及時翻耕滅茬清除田間及周邊雜草,有效減少田間菌、蟲源基數。在小麥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發生嚴重的田塊,進行輪作倒

茬,與非寄主作物棉花、蔬菜、甘薯等輪作2年以上。

(三)適期晚播技術。根據當地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有針對性的第選、推廣抗(耐)病蟲品種,合理佈局,預防流行性病蟲害的發生危害。根據小麥品種特性、栽培技術以及氣候條件等,對小麥全蝕病、枯病、根病、莖質病黑病等發生重的田塊,推行小麥適期晚技術,有效減輕病原菌的侵染和發生程度。

二、播種期主要病蟲害防控措施

(-)小麥全蝕病。選用二異戰進行土用毒,每面500克藥劑拌20公所細土均勻撒施。再用12.5%硅噻菌胺懸浮劑200-300毫升對水1000毫升,拌麥種100公斤,攪拌均勻堆悶3小時;或選用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03%-0.05%(有效成份)拌種堆網6小時後,晾乾後播種。

(二)小麥黑穗病、紋枯病、根腐病、莖基腐病。主要選用100億枯草芽胞桿菌50克或1000億枯草芽胞桿菌20-30克拌麥種15公斤,實施綠色防控有效解決紋枯病、根腐病基基腐病危害。常規化學藥劑選用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30毫升對水100-150毫升,拌麥種10-15公斤,攪拌均勻堆網3小時,晾乾後播種;或選用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60毫升對水2000毫升,拌麥種100公斤,堆網6小時,晾乾後播種。

(三)地下害蟲、斯蟲。防治地下害蟲,選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對水5000毫升,拌麥種100公斤,攪拌均勻堆網2-3小時,晾乾後播種,注意用藥量(製劑)不得超過種子重量的0.2%,以免影響發芽;或選用3%辛硫磷顆粒劑3-4公斤,均勻撒施後再翻地播種。防治冬前苗期蚜蟲,採用吡蟲味拌種或包衣技術能夠有效降低蚜蟲發生程度,推遲蚜蟲發生期,是防治關口前移,保證農藥零增長的科學舉措。選用70%吡蟲味可分散粒劑50-70克對水500毫升,料責種20-25公斤,攪拌均勻,吸收晾乾後播種。

(四)病蟲混發區。病蟲害混發區,可根據病蟲神類選用以上殺蟲劑和殺菌劑混合拌種達到“一拌多防”的效果。採作部署在做好規則:先拌殺蟲劑,悶種晾乾後再拌殺菌劑:先拌乳劑,待吸收晾乾後再拌粉劑。拌種要隨拌隨用,不宜久放。

三、苗期主要害蟲防控措施

(-)土蝗、蟋蟀。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60毫升,或2.5%聯苯菊酯乳油80-100毫升,加有機硅助劑10毫升,對水30公斤,於成蟲發生期均勻噴霧。

(二)蚜蟲、灰飛蝨。偏重發生地塊,選用菊酯類衣藥混合烯啶蟲胺、或呲蚜酮、吡蟲啉等加遹量有機硅助劑,在田邊和地頭噴5~10米寬的藥帶,防止灰飛蝨等害蟲遷入傳播病毒病。

(三)小地老虎。出苗後用3%辛硫磷顆粒劑,每畝6-8公斤撒施於麥苗根際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