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反对教育部减负打了谁的脸?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病态的功利教育培养出的家长也是病态的,应试的惯性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导下去。也就是说,教育部想给孩子们留出“育”的时间,还是被早已习得的“教”(培训)的节奏打乱了。


1

家长反对教育部减负打了谁的脸?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武汉晚报》近期报导武汉市某小学一二年级家长向校方投诉作业太少,随即从几个重点小学要来作业,通过家长群传播,给孩子“加餐”。

不减负,学生受不了;真减负,家长扛不住。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素质教育算是老生常谈,总说培养能力,最终弹钢琴为加分,学奥数为参赛,攒够了证书、奖状,再加上平时一以贯之的应试能力,上重点大学就有了底气。

所谓素质和能力是可以量化的。中国人绝不是只会说空话,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用数字说话的,钢琴考几级,奥数考几分,高考考几类,清晰而实用。

2

家长反对教育部减负打了谁的脸?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年70%以上的中国考生能被大学录取,恢复高考至今四十余年,上大学从“顶配”变成“标配”。

于是,不上重点(比如“双一流”的137所大学)就等于落榜!

而为了考上清华、北大,家长脑子里的弦儿比孩子绷得更紧、更早。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崇尚“严师出高徒”,课业负担重是家长和学生的抱怨,但没人堵着校门口说,不减负就不上学。相反,媒体报道的武汉这所小学的家长倒因为作业少“围攻”校长。

教育部又何必减负呢?由着家长的性子来也算是从善如流。

3

家长反对教育部减负打了谁的脸?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政府主管部门的初衷是为了回归真正的教育!

当前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与其称之为“教育”,还不如叫培训班更准确,很多重点校都是彻头彻尾的“清北占坑班”。

钢琴的旋律、奥数的玄妙,都被标准化的分数、级别压制住了。音乐之美、数学之奇,还是没有分数来得实在。

马云曾说,中国教育只有“教”,没有“育”,切中要害。

4

家长反对教育部减负打了谁的脸?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但教育部在高考改革尚未完成时的减负政策,似乎是“双管齐下”的顶层设计,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高考风向标的指向作用在中国可以说是影响教育全局的头等大事,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蝴蝶效应,一直延伸到小学一年级的作业。

小学低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居然也能让家长焦虑得堵校门、建群“增负”!病态的功利教育培养出的家长也是病态的,应试的惯性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导下去。

也就是说,教育部想给孩子们留出“育”的时间,还是被早已习得的“教”(培训)的节奏打乱了。

家长反对教育部减负打了谁的脸?我们离真正的教育隔了一个高考!

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尚德在线教育海外合作高级总监,资深自媒体人,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