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虞山

虞山,在江蘇常熟,原名烏目山,又名海隅山、臥牛山,因有商代先賢虞仲之墓而得名。明代有位御醫沈玄在中秋登臨虞山,寫下一首《過海虞》詩,其中兩句“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實屬膾炙人口佳句。十餘里山勢由西北向東南延伸至常熟古城區虞山鎮,常熟簡稱“虞”便源於此;西南毗鄰尚湖,一派湖光山色。

江蘇常熟虞山

虞山在1989年成為首批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的太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虞山有辛峰、興福、三峰、石洞、寶巖、維摩、劍門等7個景區,50多個景點,早在明代便有“虞山八景”,到清代則增為“虞山十八景”。虞山人傑地靈,不僅風景秀麗,更有千百年來積累的豐富人文景觀,給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山、水、城相映,還有數座古剎和大量的古蹟。商末讓國開吳的仲雍,春秋孔子得意門生“南方夫子”言偃,明末抗清官員瞿式耜,明末清初文壇領袖、大官僚錢謙益和很有氣節的妾侍“秦淮八豔”之一柳如是,清代著名畫家王翬,晚清帝師翁同龢……,都選擇埋骨於桑梓之地。

虞山公園,位於常熟古城北部虞山之麓,佔地22.1公頃,始建於1931年,初名“常熟公園”,1950年更名“人民公園”,1984年改為現名。公園依山傍城,沿明城牆構築,景觀隨地形起伏,錯落層疊。茂林濃蔭掩映亭榭橋廊,佈局自然,愈見風光旖旎。2004年,擴園南拓,亮山增綠,引大片疏林草地延伸入市,並修復鎮海臺、虞山門、西城樓閣等景點,復引長流山泉建映山碧湖,山水相映,城園相連,更彰顯常熟“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獨特風姿。

虞山城牆景區之鎮海臺

江蘇常熟虞山

虞山城牆景區位於虞山東坡,始建於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歷代屢有修葺;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反元義軍領袖張士誠改建土城為磚城,騰山而築,初具規模;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知縣王鈇為拒倭寇入侵籌資重建,高二丈四尺,基寬八尺,雄偉秀麗,逶迤入城,蔚為壯觀,素有“江南小長城”之稱。

江蘇常熟虞山


鎮海臺下散放著若干大型方石塊,似是城牆基石

景區由鎮海臺、虞山門城樓、西城樓閣、阜成門城樓等景點組成,全長約1400米。在景區鎮海臺入口猶豫了好一會兒,盤算過時間和腳程,不得不放棄進入,只是看看整齊的磚城牆,重點還是去尋訪幾處先賢遺蹟。

倚晴園

江蘇常熟虞山

倚晴樓

倚晴園就在鐫刻“虞山公園”名稱的大石後方,是一座精緻小巧的遊園,裡面設有茶座,很是清淨。這座倚晴樓是1979年建成的。1985年以樓為主景,又建晚翠亭、歸飛亭和百米曲廊,圍以青磚黛瓦成園。當代建築大師陳從周題額。

從倚晴園出來,從公園內道路向南前往吳地先賢遺蹟,沿路看看園景,相比茶座裡休閒的市民和遊客,一路漫步倒也頗為自在。

江蘇常熟虞山

捲雲石

捲雲石原為明末遺老錢謙益的老宅後花園中遺物,高3米,最寬處約1.5米,其狀舒展如雲,臨風欲飛。正中鐫刻燕谷老人張鴻題名“捲雲”,題詞“刳神胎,出靈氛,一舒一卷,為天下雲”,傳神至極。

江蘇常熟虞山

二級古樹名木:羅漢松,樹齡:200年

江蘇常熟虞山

公園中聚集了好幾處茶座,悠閒的人們品茶、打牌、聊天,消磨時光

江蘇常熟虞山

映山湖,水平如鏡,只有微瀾,碧水為青山增添一片柔美

王石谷紀念館

江蘇常熟虞山

王翬(“翬”音同“輝”,意為五彩山雉、雉羽、疾飛),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是清代“虞山畫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在60歲時應召入宮主繪《康熙南巡圖》十二卷,獲御賜“山水清暉”額,名滿天下,被時人稱作“畫聖”,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並稱“四王”,再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清六家”,在中國繪畫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王石谷紀念館大門上便懸掛著仿清聖祖康熙帝御賜“山水清暉”匾額,可惜的是大門緊閉,不得入內。據說裡面常年陳列介紹他一生的主要事蹟、創作經歷的年表,日本二玄社和上海博物館根據王石谷真跡高仿的畫作,一批清末民初的有關王石谷作品的珂羅版、石印本畫冊和資料,還有十餘方石刻。

江蘇常熟虞山


紀念館門前的刻石

王石谷紀念館前大石正面刻著館名,背面刻著《王石谷畫論》中的一段“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澤唐人氣韻乃為大成”。不愧是宗師級大畫家,此高論正是他自己繪畫功夫的真實寫照。

離開王石谷紀念館,向南行不多遠,到達了吳地先賢遺址,這裡便是我此次虞山遊覽的主要目的地,也是常熟有史以來最早的名人遺蹟,可追溯到商周時期。

吳地先賢遺址

江蘇常熟虞山


吳地先賢遺址廣場

吳地先賢遺址位於虞山東麓,佔地面積11萬多平方米,包括吳文化的奠基者商末“讓國南來”的先賢仲雍、被周武王正式封為吳國國君的第五代君主周章、春秋“孔門十哲”之一的南方夫子言偃墓地以及清權祠、崇祀堂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

在遺址廣場漫步,四周巨石嵯峨、古柏林立,參觀祠堂,沿石階而上瞻仰先賢古墓,緬懷與追思高風亮節,默默品讀江南文化的淵源與精神。

言子墓

江蘇常熟虞山


言子墓道入口處的坊、橋、池

江蘇常熟虞山

言子(公元前506-前443年),名偃,字子游,春秋時吳國人,孔子弟子,名列“孔門十哲”,後人尊為“南方夫子”。其墓在西漢時由十七世孫言成大修葺,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縣令王爚(“爚”音同“越”,意為火光、照耀)始明令保護,明清兩代屢有修建,築亭立坊,成今規模。言子墓現在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

這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東周春秋時代先賢,“子游”在《論語》中多次出現,可以看出是很有造詣、深得孔子喜愛的一位門人。在先秦時期,南方經濟文化相對中原地區比較落後,子游北上魯國從學於儒家開山祖師孔子,據說是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而且出類拔萃,被孔子稱許“我道南矣”,晚年回到故鄉聚徒授業傳道,是江南地區更是常熟人民的驕傲。

江蘇常熟虞山


“言子墓道”石坊

三門四柱的“言子墓道”石坊,中間立柱上對聯“舊廬墨井文孫守,高壠虞峰古樹森”,上首門額刻著“乾隆三十三年歲次丁亥三月廿八日建”,下首門額落款“翰林院世襲五經博士裔孫如洙等恭立”。

從此出發,過文學橋,拾級而上經過數百級石階,沿途有三座石坊和三座石亭,才到達墓冢,足見墓葬規模較大、形制隆重。

江蘇常熟虞山


文學橋、影娥池

文學橋,在言子墓道入口處,因言子在孔子三千弟子中以擅長文學著稱而得名,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橋下影娥池,原為影娥川,相傳仙娥在川中泛舟,故而得名。常熟古城內琴川七絃溪流皆源於此,後來影娥川逐漸淤塞,形成了現在的月形池。

江蘇常熟虞山

“道啟東南”石坊

言子墓道的第二座石坊題額“道啟東南”,正合“南方夫子”的稱謂,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首次南巡來到蘇州,言子裔孫言汝泗接駕,獲得御題“道啟東南”四字。在乾隆二十三年特地在言子墓道建造了這座石坊,以彰顯榮耀。石坊背面門額刻著“靈萃勾吳”,意思是說言子為吳地的精英。

“道啟東南”石坊北側空地上有墨池和崇祀堂。

江蘇常熟虞山


墨池,池邊石上有黝黑如墨痕跡,莫非是先賢洗筆所染

江蘇常熟虞山


崇祀堂

崇祀堂在墨池旁,是一座不大的三開間享堂。“崇祀堂”匾額由常熟籍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題寫,掛著一幅對聯“千秋風氣開吳會,六藝淵源祖杏壇”。堂中有三塊黑色石碑,正中是言子線刻像;左側是明成祖時候傳奇僧人謀士、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瞻子游遺像》詩“文學傳家數百年,長松深處故祠前。青瓜延蔓宗枝茂,丹桂流芳孫子賢。禮樂四方遵教化,絃歌百里喜相傳。我來暫憩虞山下,瞻仰光風凜凜然。 ”,由已故著名書法家愛新覺羅·曼翁書寫;右側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書寫的明顧憲成《虞山言子祠記》節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群蒙”。

江蘇常熟虞山

從“道啟東南”石坊繼續向上,墓道半途有一座高大的四方石亭,雕飾精美,有摹刻清聖祖康熙帝御賜“文開吳會”額。在此亭的兩側,道邊空地上各有一座形制稍小的御碑亭,經過修復以後,亭內複製了石碑。

江蘇常熟虞山

道北側的御碑亭,石碑刻著乾隆十六年經筵講官、刑部左侍郎錢陳群奉旨致祭言子的祭文

江蘇常熟虞山


道南側的御碑亭

江蘇常熟虞山


“南方夫子”石坊

言子墓道的第三座石坊“南方夫子”坊,由清雍正年間江蘇布政使鄂爾泰所建,意在彰顯言子是孔子在南方的傳人。《論語·先進篇》中記載了孔子門下在分別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方面最好的十位弟子,即“孔門十哲”,其中子游擅長的文學,並非今日具備文學寫作特長之意,而是可堪傳播文化典籍之道。

“南方夫子”石坊連同杏黃色的圍牆,圈起言子墓冢。從石坊走上翠柏夾道的數十級石階,便來到言子墓冢前。

江蘇常熟虞山


言子墓碑

言子墓冢處於虞山東嶺入城半坡,坐西面東,氣勢恢宏。墓冢封土直徑3.5米,高1.6米,外設羅城、拜臺、圍牆。封土由石塊砌起保護、加固,前面無墓碑,兩塊墓碑都砌在封土後的護牆上,稍大的一塊位置在正中,刻著“先賢子游言公墓”,字體黑色,字跡較為清晰;另一塊稍小的墓碑年代久遠,字跡不甚清楚,刻著“先賢言子之墓”六個大字,小字落款應是記載明崇禎九年由蘇松巡按御史路振飛所立。

清權祠

江蘇常熟虞山

清權祠,位於吳地先賢遺址廣場南端、仲雍墓門石坊旁,始建於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為紀念開創勾吳古國和吳文化的先賢仲雍而建。眼前的這一座是2010年在原址新建成的,門額採用的是晚清重臣曾國藩的手跡。這裡原是專門祭祀仲雍的祠堂,現在是常熟市廉政教育基地。

商朝末年,西北諸侯周國國君古公亶父(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幼依次為泰伯、仲雍、季歷。古公亶父非常喜愛幼子季歷的兒子昌,並有傳位季歷並再傳立昌為王之意,但現實障礙是古代中國一向是嫡長子繼承製。仲雍與長兄泰伯上體父意,主動放棄了王位繼承權,避往千里之外的東南化外之地(今天的無錫、常熟一帶),一方面入鄉隨俗與當地土著越人一樣斷髮文身,另一方面傳播比較先進的黃河流域文明建立國家,泰伯被擁立為勾吳第一代國君,因無後嗣,兄終弟及,由仲雍繼任。至於周國國君之位,後來果如太王所願傳到了他鐘愛的孫子姬昌。姬昌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非常仁德、賢明,發展壯大了周國國力,贏得了其他諸侯國的擁護。其子武王姬發繼位後順天應人,攻滅取代商朝,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三個朝代周朝,成為天下共主。

江蘇常熟虞山

清權祠內仲雍塑像和“讓德高風”匾額

入得清權祠大門,走進院中大堂,正中高高安放著仲雍坐姿銅像,上懸“讓德高風”匾額,採用的是明弘治年間常熟知縣計宗道的手跡;像前有供案,兩旁立柱有楹聯“道中清權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內容來自仲雍墓道“南國友恭”石坊;像兩邊壁上一為《吳國世系表》,記錄了從商末泰伯建立勾吳古國直至春秋後期吳王夫差亡國,吳國22代、25位國君的傳承;另一為《吳國疆域變遷圖》,描繪了從偏處東南一隅的小小勾吳發展到春秋五霸之一的疆域變遷;其餘則是對吳國曆代國君的介紹。堂外兩側迴廊內的碑文和對聯,則是歷代文人名士對仲雍的讚譽評語。

仲雍墓

江蘇常熟虞山


“敕建先賢仲雍墓門”石坊

從清權祠出來,祠北側的仲雍墓道沿山勢曲折而上,沿途有三座三間四柱的沖天石坊,均為清代所建。第一座石坊門額為“敕建先賢仲雍墓門”。晚秋的天氣甚好,墓道旁有圍坐打牌的老者,更有好幾個測字算命的地攤。

江蘇常熟虞山

仲雍墓是常熟有史可考的最早古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曆史。仲雍繼承兄長泰伯的國君之位後,三傳至曾孫周章,那時正值周武王滅商建周,為表彰泰伯和仲雍讓國之德,尋訪並分封他們的後人,周章被周武王正式封為諸侯以繼承泰伯之祀,周章之弟仲被分封建立虞國以繼承仲雍之祀。

江蘇常熟虞山

“南國友恭”石坊

仲雍墓的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碑後不遠就是第二道石坊“南國友恭”。中國古代將“兄友弟恭”列為重要的傳統道德倫理之一,仲雍兄弟們之間可謂當之無愧。

江蘇常熟虞山


“南國友恭”石坊背刻“讓國同心”

人類歷史上對權勢的追求從未停息,尤其是為了爭奪帝王之位,即便是至親之間也難免骨肉相殘,如齊桓公即公子小白殺掉競爭者公子糾即位,又如秦二世胡亥矯始皇帝遺詔殺太子扶蘇、又殺盡兄弟姐妹以鞏固帝位。仲雍與泰伯這樣上體父王心意而主動避位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實在是鳳毛麟角的賢人,也正因其難得,無怪乎歷代君臣百姓均濃墨重彩地突出他們的先進事蹟。從道德教化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兄友弟恭”這樣的感人事例依然有著深厚的民意基礎和深刻的倫理意義。

江蘇常熟虞山

從“南國友恭”石坊上行,經過一段山坡,道旁有大石中分,如被神兵利器劈開。


江蘇常熟虞山


“先賢虞仲墓”石坊

先前一直看到的都是“仲雍”稱謂,眼前的這座石坊卻換了一個稱呼“虞仲”。古人以國為氏,吳姓有多個來源,仲雍與泰伯被尊為這一支的始祖,有別名“吳仲”,但是同時仲雍也被尊為虞姓始祖,又稱“虞仲”。由此帶來了一個問題——仲雍與始封虞國的曾孫出現了重名。宋代范成大的理解是他們的名字前都被後人冠以國號“虞”,因此歷史上出現了兩個“虞仲”。烏目山自從埋葬了虞仲(仲雍)之後,就改名“虞山”,本名反倒不顯了。

江蘇常熟虞山


石坊背刻“至德齊光”

江蘇常熟虞山

江蘇常熟虞山


仲雍墓冢(側影)

仲雍墓冢與言子墓相仿,核心為石砌圍護的封土堆,外設羅城、拜臺,只是沒有圍牆環繞,靜靜地坐落在落葉林中,遍地枯葉給古墓增添了幾分蕭索。

江蘇常熟虞山


仲雍墓碑

仲雍墓碑砌在墓冢封土堆後的羅城石牆上,應該是不同時代的,有兩塊字跡較清晰,另兩塊年代久遠,需要仔細辨認才能看出上面的字,其中一塊是明代舊物,刻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這裡顯然是按照仲雍出身的周國(部落)尊稱為“周公”,也是古代以國為氏的表現,其實周國王族源出黃帝,為“姬”姓。

吳王周章墓

江蘇常熟虞山

吳王周章墓坊

仲雍墓北、言子墓後,有第五代吳王周章的墓冢,不過墓前石坊明顯是現代製作的。坊邊有一小塊說明牌,寫道:“周章,仲雍曾孫,據於吳,武王滅商後封吳君。是墓於唐陸廣微《吳地記》中有載,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裔孫立碑,重修陵墓。”嚴格地說,周章雖然是被中央正式冊封的諸侯國國君,但不能被稱作“吳王”。按照周代禮制,只有周的最高統治者才能稱“王”,也叫“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而周章作為諸侯國國君,爵位為“子爵”,正式稱號應該是“吳子”,也可泛稱“吳君”。

辛峰亭

江蘇常熟虞山

參觀過吳地先賢仲雍、言子以及周章的墓冢遺蹟,沿著山道登上了虞山東嶺的辛峰。這座山峰不算高,但卻是虞山五峰之首,位於城內,登臨足可飽覽湖光山色,透過樹林枝梢可以看到西側不遠處就是常熟古城牆的虞山門城樓。辛峰頂上有一座非常顯眼的重簷六面樓閣式亭子,黃牆黛瓦,是虞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亭壁上嵌有說明牌:“辛峰亭,初建於宋嘉泰間,名望湖;嘉定初更名極目。明嘉靖時稱達觀,萬曆時因峰而名。今亭為清康熙間重建。”辛峰亭與附近的虞山門城樓共同組成了新虞山十八景之“辛峰城樓”。

虞山城牆景區之虞山門

江蘇常熟虞山

走下辛峰亭,來到虞山門前。正是下午三時許,偏西的日頭照射在城門前的樹冠上,經霜的樹葉顯出濃濃的秋色。遊客不多,行走的,閒坐的,感覺好一個安靜的午後。

江蘇常熟虞山

這次沒有選擇遊覽虞山城牆景區,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在城牆上走一走,再登上城樓極目四顧,青山綠水,古城巷陌,不亦快哉。

在虞山門附近流連頗久,仔細算算時間實在來不及繼續遊覽虞山中西部,於是憑著方向感從便道下山,給再來虞山留個念想。

江蘇常熟虞山


看起來清冷的石橋、溪流

江蘇常熟虞山


一隻淡定的白貓,靜靜地臥在木質空調外機保護箱上,凝望著鏡頭

挹秀園

江蘇常熟虞山

挹秀園,藏在綠蔭之中,園內常熟流派盆景千姿百態;環翠小築,幽靜雅緻,更有元代名石沁雪、水浪、響石,大可玩味。

江蘇常熟虞山


挹秀園內景,觀景賞石,滿目秀色

離開挹秀園,順著沒走過的路在公園內信步遊走,看看一處一處的小景。


江蘇常熟虞山

安全生產主題石雕

江蘇常熟虞山


紅杉樹——友誼之樹,中美“乒乓外交”40週年美國代表團訪華來常栽植紀念

楓徑

江蘇常熟虞山

青楓、銀杏、山胡椒、栓皮櫟林中,石徑歪斜,曲徑通幽。每到深秋,片葉爭豔,風動枝搖,滿樹生輝,好一派“霜葉紅於二月花”景象。是時正逢虞山紅楓節,秋冬氣溫比往年偏高,大部分楓葉青青,但已可見到少量紅葉流丹,更覺醒目。

江蘇常熟虞山

楓樹是常熟的市樹,也是虞山公園的特色。在這深秋初冬交替的時候,看到濃豔的霜葉多麼應景,有種醉人的感覺。

江蘇常熟虞山


挹翠亭

江蘇常熟虞山


夕照一隅的寧靜

江蘇常熟虞山


湖心亭

江蘇常熟虞山


紅楓增色

江蘇常熟虞山

遠看夕照榭,清波盪漾

江蘇常熟虞山


濃蔭中的楓徑漏下一星半點的斜陽光彩

虞山北麓有一座興福寺,是一處很有內涵的千年古剎。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更有興趣的恐怕還是興福蕈油麵。據說最早是興福寺的僧人在虞山中採摘了松樹蕈——一種生長在松樹根部的野生食用真菌,爆炒熬製加工成“蕈油”作為素面的澆頭,口感清香鮮美。如今,興福蕈油麵是常熟當地的著名美食,每天都吸引大批食客,成為常熟人招待客人的高規格特色早餐。我記得生意最好的是一家老興福麵館,幾年前在常熟出差曾經品嚐過,一大清早就得趕去,否則就要排長隊。興福景區路邊正在整理場地,大幅海報顯示週六11月15日將要舉辦一個“規模最大的常熟虞山蕈油麵品嚐”衝刺大世界基尼斯紀錄活動,預計會吸引超過一萬名食客。

興福寺

江蘇常熟虞山


興福景區大道上的“興福禪寺”坊

江蘇常熟虞山


坊後“齊梁古剎”顯示源於南朝的千餘年曆史

沿著興福景區的柏油馬路,一路的住家門面大多是土特產店和餐館,最多的招牌就是“蕈油麵”。走到景區深處,林木掩映下的黃圍牆內就是興福寺了。

江蘇常熟虞山

暮色漸濃,禪寺裡飄來悠揚的鐘聲,隱隱可以聽到僧人晚課的喃喃誦經聲,周圍的路上已經看不到什麼遊客、行人了,愈發顯得有種超脫塵世的清淨。

江蘇常熟虞山

寺牆外是一條不大的溝渠,名為“破龍澗”,架著石橋,落著一點點秋葉,只有我聽著隔牆的梵音,一個人悄然走過。

江蘇常熟虞山

江蘇常熟虞山

興福寺,創於南齊,由擔任過郴州刺史的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慈;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時大修並擴建,更名興福;唐貞觀後傳說有黑白二龍破山迸溪形成破龍澗,故稱破山寺,會昌末寺毀,大中年間重興,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敕賜“破山興福寺”額,成為江南名剎之一,後屢有興廢。20世紀80年代修復,現仍保存唐代石刻經幢,198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1995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常熟虞山

興福寺多有歷代名家題詠,最有名的當屬唐代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此詩語言洗練,描繪了清晨遊覽破山寺後禪院的觀感,呈現出一種幽深寂靜的空靈禪意,《全唐詩》和《唐詩三百首》都有收錄。

江蘇常熟虞山

我趕到興福寺門口時,雖然大門洞開,但是已經到了閉門謝客的時候了,只有在大門口看了看空蕩蕩的庭院和第一進佛殿,此回無緣入內參觀古蹟。第一進佛殿一般都是天王殿,門上懸掛著“無上法門”匾額,內裡的情形看不清楚,照例應該是供奉著彌勒佛和韋陀菩薩,兩邊還有四大天王塑像。

江蘇常熟虞山

興福寺山門外原有兩座唐代石刻經幢,左為平原陸展書,右為京兆全貞書,精妙無比。今尚存其一,立於破龍澗畔,另一座則是新複製的。

江蘇常熟虞山


唐代石刻經幢

既然不得入寺,也過了附近麵館供應蕈油麵的鐘點,只有帶著一點遺憾,在濃重的暮色中走上歸途。央視經常播放的常熟旅遊廣告裡“江南福地,常來常熟”的口號朗朗上口,的確是一個值得一來再來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去看和體會的。

江蘇常熟虞山


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門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