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德州,位於山東北部,北接燕趙,東連齊魯,是山東省最北部的地級市。

德州,乃德水之州也。德水,古黃河也;“州”,水中或水旁可居之高地也。詩經中“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的“州”字,就是取“州”字的本義(洲,是後來衍生出來的字)。德州,就是黃河邊上供人居住的地方。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德州的歷史,是一個由“州”到“城”、由“城”到“市”的演變過程。水蘊育了人類文明,在中國,那些坐落在河流上的城市,不一定都以“州”命名,但每一個以“州”命名的城市,無一不是鑲嵌在某一條河流上,德州亦不例外。大禹治水時,即有“九州”之說,德州,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地區。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德州是黃河和運河共同的女兒。偉大的黃河和壯觀的大運河,共同蘊育了“德州”。黃河奔流千古,咆哮入海。在距今4000年前至4600年前,它是流經蘇北平原入海的。在距今4000年左右時期,黃河大改道,衝入華北平原,流經德州,折向東北,奪海河從天津入海。後來又多次南北改道,南侵濟水,北佔運河,衝出了多個入海口。距今4000年左右時期,正是大禹治水時期。大禹治水的壯舉,在德州留下了許多遺蹟:禹王亭、十里望、鯀堤等。其中,最著名的人文遺蹟是德州的一個縣級市以此命名——禹城市。顯然,在德州的範圍內,當時應該有許多水中可居的高地,當時叫不叫“州”,我們不得而知,而德州之名,確是源於黃河:在秦朝時,人們敬畏河水,崇尚水德,便將黃河呼為“德水”,意為有德之水,哺育萬民。然而,黃河沒有因為改名德水而改變它那放蕩不羈的性格,它如一匹脫韁的野馬,在華北平原上奔騰衝撞,忽南忽北,氾濫成災。德水改道,既有地理氣候因素,也有人類人為因素。和平年代的開荒佔地、搶水開渠,戰爭年代的掘堤毀壩、水淹七軍。人類這些違反自然的活動,更是助紂為虐。沒有黃河德水,便沒有人類的黃河文明,也沒有華夏民族的繁衍與發展,然而,黃河的肆虐與狂放,也著實讓人類叫苦不迭。人類對黃河德水的感情,是愛恨交織的情感,既愛又恨,恨中有愛。歷朝歷代,除了加強黃河的治理外,統治者還用精神祈禱的辦法來安撫黃河、賜福百姓。如:西漢時,統治者在今德州置安德縣,取“德水安瀾”之意。到了隋朝,隋文帝於開皇九年即公元589年,命名此地為德州,此為德州地名之初始。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在中國歷史上,德州很早由“州”過度到“城”,扮演著“城”的重要角色,併兼具“州”與“城”的雙重功能。“城”,它的現代意義是眾多市民居住之所,而原始意義則是屯兵之所,是古代軍隊駐紮的地方,具有防禦功能。當今的德州還沿襲古老的稱謂,名曰“州城”。可見在古代時,德州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德州由“州”到“城”,是伴隨著中國歷史的全過程的,改朝換代的血雨腥風,軍伐割據的生靈塗炭,不堪重負的農民起義,抵禦外侮的不屈鬥爭,反抗壓迫的人民戰爭……不論何種性質、何種形式,都會據“州”為城,聚土為城,佔據有利地勢,進可攻,退可守,纛旗高舉,持久為戰。夏王朝初期,曾經被寒浞等人篡逆,夏王朝貴族以同姓有鬲氏(今德州市德城區)為城,招收部眾,攻伐叛逆,最後恢復夏朝,史稱“少康中興”。春秋戰國以至於秦漢以後,德州因其獨特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直扮演著“城”的角色,時爾成為諸侯會盟要津,如夏津、寧津,時爾成為兵家必爭要地:竇建德在此舉行反隋大起義,顏真卿在此抵禦安史之亂,明朱棣為奪帝位在德州大戰三月,義和團在此興起……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隋朝在公元605年開鑿的大運河,經德州北上而達涿郡(北京南)。此時的德州,已是農業繁榮、經濟發達的富庶之州。元世祖時期,又開鑿了通惠河,運河可以直達大都。這為南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大運河的通航,流經德州的夏津、武城、德城三縣區,共一百四十多公里,使德州成為南北交通的要津。天然的黃河和人工的運河在此呈十字形交匯,滋潤著農業,培育著手工業,販賣著商業,交流著中華大地上東西南北的各種物產,也交流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德州也因此更加繁榮,由可居之州變成商貿之鎮,德州在更大意義上具備了“市”的功能。“市”是在農耕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物品交換的重要場所,在“城”的附近,而不是在城裡,是城裡的軍人、百姓到城外來換取必要的生活用品的地方。“城”與“市” 相鄰,“城”與“市”不同。“市”是交易的場所,古代有牛市、米市、緞子市等,元大都的“市”就在城外積水潭一帶。隨著歷史的發展,“城”與“‘市”逐漸相融,“城”包容了“市”,“市”走進了“城”,城與市融為一體。和平時期,“市”的功能強一些,戰亂年代,“城”的功能更加突出。德州的“市”是由黃河和運河兩條河流培育的,是在“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黃河為德州提供了豐富的物產,運河為德州提供了便利的交流。至明清時期,德州的商業貿易異常活躍,“四方百貨,倍於往時”,德州城內就有全國著名的民市、軍市、馬市、米市、柴市、鍋市、綢緞市、舊錢市、新錢市等,是當時全國三十三大工商貿易城市之一。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於各國列強的侵略與瓜分,由於內部骨肉間的爭戰與紛擾,德州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以“城”自居,城強市弱。到二十世紀末,德州由小“市”變大“市”:公元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德州撤地設市。至此,德州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以大“市”領導各“縣”的轉變。這次以國家的名義命名,除了德州具有經濟、貿易的重要意義之外,還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更加廣闊的內容,那就是以“市”為綱,牽動經濟,發展文化,提升品位,建立和諧社會!

州城永固德水長流(一)州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