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我們添加的微信好友越來越多,我們瀏覽朋友圈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給好友點讚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然而,我們卻感覺越長大越孤單。

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少了?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不同於親情那種別無選擇的聯結,朋友是我們自願選擇的;也不同於其他自願選擇的關係,如愛情。

友情相對而言是缺乏承諾和約束力的。

友情帶給人們更多的自由和快樂,朋友關係能夠滿足人們更加多樣的需求。

長大後,我們突然發現曾經如膠似漆的朋友們,不再需要自己了。

在知乎上,一個關於“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孤單”的提問,吸引了3086人的關注,閱讀超過31萬次。孤單,正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的成年人…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不斷更迭的朋友圈

某知名心理研究所最近調查發現,成年人的世界尤為孤獨,曾經那個“我有很多朋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調查發現,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沒有“摯友”,75%的人好友數量不足10個,兩個指頭都能數過來。

92%的人和摯友相識於上學期間,63%的人有1-3個摯友,13%的摯友數量為0。

不同性別、年齡的人的交往方式也不同。

男性交友通過專門的軟件,如豆瓣、soul、知乎、微博。而女性交友方式更為保守,她們喜歡在上學期間交朋友;00後偏向於在網上交友,90後更喜歡在圈子裡交朋友。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學生時代,我們呼朋喚友。而如今,只能默默在朋友圈內“默默窺探”。

一天結束後,我躺在床上刷著朋友圈,開始給圈內好友“例行點贊”。

突然一條微信消息蹦了出來“親愛的,十一我結婚,一定要來哦!”

高中時最好的朋友丹丹,在微信上通知我她要結婚了,我卻一無所知。

高中的時候,我們連上廁所都要一起,同學們戲稱我們是“連體嬰”,我們買同款的衣服、書包、文具,留著一樣的髮型,我們曾在晚自習互傳紙條,偷偷討論“理想型”男生,還許諾要做彼此的伴娘,一直都要做最好的朋友。

然而,我們去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學,我們聯繫的頻率由一天一次變成了三天一次,五天一次,半個月一次……她談朋友了,我是在人人網看到的,她去K歌,身邊有一群我不認識的朋友。

這次她要結婚了,我可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高中閨蜜結婚了,微信告訴我;大學室友生寶寶了,我刷朋友圈才知道;桌上有盒喜糖,原來同事結婚了……

曾經的摯友,慢慢變成了好朋友,普通朋友,熟人,逐漸退化,成為了通訊錄中的小小符號。

誠如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所說,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交友的方式有四種,超過半數的人在上學期間交友,五分之一的人通過興趣活動交友,十分之一的人在朋友的聚會上交友,只有極少數的人通過軟件交友。由此看來,青蔥歲月是最讓人懷念的。

然而,現實中,幾年前你覺得這人就是你這輩子最好的朋友了,掏心掏肺兩肋插刀恨不能變成一個人,立誓八十歲一定要在一起的人,轉眼間到了今天,竟然和陌生人沒什麼區別。

關於友誼的誓言,有時候竟比愛情還荒唐。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朋友的標準也在不停的變化

小時候,和一個人交朋友太簡單,互抄作業,下課一起上廁所,喜歡同一個明星,就能情比金堅。

當我們長大了,社會角色不斷變化,這些朋友都莫名地散了。我們不得不接受一些事實,長大後的感情,是做減法的過程。

第一波散在大學。去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國家,時間和空間的差異,讓我們的聯繫變少,自然從朋友變為熟人。

第二波散在工作。入了不同的行業,能聊的話題太少了。除了將過去反覆訴說,勉強維持著點贊之交,似乎也無話可說。

第三波散在婚姻。成家立業後,柴米油鹽,人情往來,這些瑣碎佔據了全部的閒暇時間。你的一切我都是從朋友圈知道的。

歸結起來,種種原因有:懶、三觀不同、沒有時間、精力維持一段感情、成年人更看重利益、不想為了合群討好別人等等。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也有不少人說,比起交不到新朋友,更扎心的是,與好朋友的關係也變淡了。

我們對朋友的需求分為六大類:陪伴、幫助、親密、可靠、自我肯定。大家對於朋友,最看重的是“能否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

人變得成熟、自覺以後,逐漸會意識到自己是誰,餘生想獲得什麼,並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哪些朋友值得全力關注,哪些只是在消耗精力。

這種篩選過程,心理學上叫做“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你被一個朋友刪除,也同時會將另一個人“通過好友申請”。生活的不同,環境的差異,三觀的差異,都會讓故友漸行漸遠。

看似殘酷,但也無需避。真正的朋友,資源、地位、見識一定相當。即便看起來超越階級的友誼,但在觀念上,也一定是相近的。

為什麼被刪除,為什麼不想去交新朋友?簡言之就是,對他人失望,交友目的與自身需求不符。

還有一種原因是,大家的境遇不同了,社會將我們磨圓了,只有少數人還保留著稜角。

有一個朋友進入初中同學群不到三天後主動退出了,他說,裡面每天都在求投票,求轉載評或者是吐槽生活、工作的不幸,負能量爆棚。

在學校時,所有人的身份都是同學,大家平起平坐、沒有等級差別。

步入社會之後,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和生活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差距也越來越大,物質生活上的差異、身份階層上的懸殊也愈加明顯。

一場同學會,把千姿百態的人生匯聚在一個狹窄的空間中,尷尬在所難免的。

人生沒有高低,價值觀也沒有對錯,只能說圈子不同,不用強融。年少時的回憶只適合懷念,最怕的是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當資源和人脈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有了新朋友,也別忘老朋友

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人,對朋友的意義,也有著不同看法。未成年人,最看重對方人品,是否值得信賴;而對於成人,他們更看重是否能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

朋友因重大事件老死不相往來的很少,往往因為時間流逝漸漸變得陌生。

因為三觀不合,能談的事越來越少。之前對彼此太瞭解,而現在漸漸與對方的生活脫軌,這種落差又讓她們很失落。

對於有的朋友來說,“友盡”或許是件好事。

針對價值觀真的不符的朋友,不要用舊交情來進行道德綁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畢竟,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三觀不合,不必強求。

只看真人秀與宮鬥劇的人,與閱讀村上春樹、菲茨傑拉德的人,自然難繼續前行;沉迷於聲色犬馬的人,與一個用腳丈量土地的人,自然難以成為朋友;

不如讓牌友繼續尋找麻友,書迷與書蟲惺惺相惜,曾經真心相待過,快樂過,這就足夠了。

至於依舊留戀的朋友,主動了解朋友近況,深度互動,並尋找新的交集。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有孩子的可以交流一下育兒經,有車一族可以約著一起自駕遊,在有老交情的情況下,發展新的記憶。

有機會的話,可以常聯繫,一通電話,出差時的順路拜訪,節日裡寄送一些禮物,都是聯絡感情的好方式。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朋友,你慢慢來

至於還沒有遇上真朋友的人,也無需擔心。

知己難求,子期不是人人都有,你能做的是先去找到更好的自己。

社會學裡面有個很著名的定律,叫150定律,也叫“鄧巴數字”理論

說的是,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這是人類社交人數的上限。

而精確交往或是深入跟蹤交往的人數僅為20人左右。為了擴展人脈而混進多個低層次的朋友圈,不如用心經營自己質優的小圈子。

和他沒有共同語言,只能尬聊,無非來自於四點——認知層次、身份階層、生活圈子、三觀。

你自己的層次,決定了你所處的層次。你不必“求大神、大咖帶帶我”,而是潛心修煉,等待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同行。

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說過: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越是自我尊重的人,越慎重認領朋友。因為他知道,一來雙方都要有這份情感認知,二來智識與德行一定相當。

如《生活大爆炸》中的謝爾頓,他的朋友個數用手指頭都能數過來,但個個都是摯友,問問自己,在遇上知己前,你是否有膽識,有智慧與之相配?


75%的人朋友數量不足10個:我們是如何逐漸失去朋友的?


友情走到終點並非要有什麼過錯,只是因為,歲月在變遷,而彼此在成長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