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狂奔趣頭條


野馬狂奔趣頭條



來源 | 投資家網(touzijias)

2018年9月14日晚,移動內容聚合平臺趣頭條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碼為“QTT”。

從成立到上市,趣頭條只用了2年零3個月,比拼多多還要快,堪稱“火箭般”速度!一舉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

趣頭條上市首日的股價漲勢也是驚人,公開募股(IPO)發行價定為7美元,開盤價大漲30%為9.1美元,此後更是持續暴漲,五度觸發熔斷機制,最高觸及到20.39美元,漲幅高達191.2%,收盤時漲幅達到128.1%,創下今年美國IPO規模超過500萬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漲幅,市值約為46億美元(約人民幣315億),直逼新浪市值(約為47億美元),超搜狐市值約4.7倍(約為9.73億美元)。

趣頭條的狂奔之路


成立2年零3個月的趣頭條發展迅速,僅成立一年就拿到了成為資本、紅點資本、華人文化的4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3月14日,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上億美元Pre-IPO輪融資,2天后,又完成了由騰訊領投、順為資本、小米等投資的2億元B輪融資,此番投後趣頭條估值為27億美金,穩居獨角獸行列。

據招股書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8月其app的安裝用戶總量達到1.81億,平均月活用戶達到6200萬,平均日活用戶為2100萬。

從0起步到一家估值近45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僅用了2年多一點的時間,趣頭條是如何快速崛起的?它那“火箭般”地成長速度,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功不可沒。

在趣頭條1.8億的海量用戶中,低、中低、中等消費水平等級的用戶佔到了總數的62.87%。三線以下城市以及廣大農村互聯網普及程度不高、移動終端的普及率低、線下娛樂場所較少,

中年、中低消費人群對於信息資訊的質量需求度不高,趣頭條主打的娛樂、生活資訊類內容正對他們的胃口,且這些用戶對收入敏感又在時間上相對有餘,在趣頭條上,既能看新聞消遣娛樂又能賺錢,何樂而不為呢?

市場定位準確很關鍵,但另外2大法寶:現金補貼和師徒模式,也是其飛速擴張的核心發展模式。

現金補貼是趣頭條獲客最快的方式,使用其APP端,你會發現,幾乎每一個用戶行為都可以獲得相應的金幣獎勵,註冊、簽到、閱讀、連續閱讀、答題、邀請朋友註冊或閱讀、分享內容等,都能得金幣。1000個金幣在人民幣0.5元左右,滿30元可以直接提現。但並不是讓你賺完錢揮揮衣袖就走人的,趣頭條設置,用戶需要連續5天閱讀才可提現1塊錢,為了提現已經獲得的獎勵,用戶就得每天來APP逛一逛,如此一來,培育用戶粘性的時機便有了。

師徒模式被外界視為可以讓用戶產生指數級裂變的模式,其主要通過微信、QQ 等社交鏈擴張。用戶每收一位有效徒弟可獲得3500金幣,根據徒弟活躍度分5次發放,即使徒弟不再打開APP,喚醒他也能拿到獎勵。如果收2000個徒弟,可以拿到28000元現金獎勵。官方常常拿出來講的案例,趣頭條上排名第一的用戶收了4萬多名徒弟,拿到了8萬多元現金獎勵。

趣頭條會成為下一個今日頭條嗎?

除了資訊界“拼多多”,趣頭條還有一個稱號:“今日頭條與拼多多的“綜合體”。趣頭條會成為下一個今日頭條嗎?當飛奔的趣頭條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個問題,就常常被很多人問起。

因為,在很多方面,它們頗為相似。在核心運營機制上,兩者均基於大數據算法推薦+興趣推薦;在內容風格上,二者又常被冠以“草根色彩濃厚”的標籤;在用戶畫像上,二者又有20%的重合用戶。

在此前趣頭條路演的PPT中的使命介紹處,寫著是“僅次於今日頭條的移動內容聚合平臺”。截至2017年底,今日頭條有6億激活用戶,1.4億活躍用戶,據極光大數據及恆大研究院消息,其APP日活躍用戶達1.07億,在活躍度上,趣頭條約為其一半。

但深入對比二者,還是有很多差異的。首先在目標市場的定位上。趣頭條佈局三線以下城市,是創始人譚思亮經過兩三次互聯網創業失利後終於找到的取勝關鍵。因為這個服務不足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機遇。一二線城市的流量市場趨於飽和且紅利在不斷下降,今日頭條、騰訊新聞、一點資訊等頭部資訊平臺在流量戰場上勢均力敵。反觀三四線城市,博弈卻並沒有那麼激烈。趣頭條走的路線,就是要避開今日頭條們的一二線城市用戶群,下沉到三線以下城市去尋找機會。

從用戶畫像上看,今日頭條的用戶年齡集中在19-45歲,佔比80%左右,以男性用戶為主。據易觀千帆的數據,趣頭條的用戶年齡主要集中在41歲以上,三四線城市的男性用戶居多。

面向不同年齡階段的用戶群體,主打的內容自然也就不同了。在今日頭條上,短平快的社會資訊類、娛樂類、搞笑類等內容更受歡迎,趣頭條則更接地氣,以娛樂、生活類資訊為主。

在推廣方式上,今日頭條一貫採取現金或流量補貼創作者的方式,而趣頭條則不走尋常路選擇補貼用戶。查詢公開數據,幾乎每年的創作者大會上,今日頭條都會拿出“重金”補貼計劃。2015年,發佈“千人萬元”計劃,讓 1000 個頭條號每月至少獲得 10000 元固定收入;2016年投入10億元補貼短視頻創作者;2017年提出“千人百萬粉計劃”,一年內扶持1000個百萬粉絲大號。此外,給於旗下產品微頭條以400億流量支持,給於悟空問答答主10億元現金補貼,還推出5億補貼三農金稻穗計劃。據頭條官方披露的數據,截止2017年底,今日頭條的46000個原創賬號,獲得約6000萬流量補貼,千人萬元計劃簽約金額達8460萬;原創倍增號外贈款金額2370萬;禮遇計劃激勵支出300萬。

粗略計算,今日頭條為補貼創作者已累計投入了近30億。其年廣告收入2016年60億元,2017年150億,2018年目標為300~500億,可見每年都在呈現倍速增長,在外界看來每年投入的鉅額現金補貼,在廣告收入中佔比不大。

趣頭條就不一樣了,據招股書數據顯示,趣頭條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現金補貼等營銷推廣費用支出分別為5090萬元、4.196億元、6.119億,分別佔到了同期收入的87.8%、 81.2%、 85.2%。

與其迅猛的增速相反地是,趣頭條的虧損額每年都在增加,導致其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營銷推廣支出。另外,趣頭條2016年虧損1086萬元、2017年虧損9476萬元,2018年僅上半年就虧損5.14億元。如此年年虧損的癥結很大程度上在於過分單一的盈利模式-主要靠廣告。從2017年4月開始,趣頭條就已經開始面向中小廣告主商業化,時年廣告收入僅為為數億元,但這遠遠不能覆蓋掉不掉營銷支出。

回到上面的問題,趣頭條上市,對今日頭條威脅大嗎?成立4年,經歷過飛速擴張、流量用戶增長天花板、政策監管等重大挑戰的今日頭條,已經相對成熟。據不完全統計,旗下已經有抖音、西瓜視頻等40多個產品。而趣頭條還是一個懵懂期只顧狂奔的“少年”。

現金補貼大戰的模式能持續多久?


一路狂奔的趣頭條匆忙上市,引發了諸多爭議。從業績看,未免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趣頭條為什麼著急上市?因為融資已經是當務之急,營收暴增,虧損亦暴增,瘋狂的鉅額現金補貼支出已經讓它壓力頗大。尤其在當下VC/PE募資難的嚴峻形勢下,儘早上市拿到融資,是趣頭條為了維持後續運營,必須要做出的抉擇。

招股書上略為“刺眼”的數據,難免讓人質疑其現金補貼運營模式的可持續性。縱觀如今一二線城市的流量市場,今日頭條、騰訊等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展開一輪現金補貼“大戰”。這種“燒錢”的模式,是否可持續,暫且不能妄下論斷,但有一點很明確,對於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盈利模式的龍頭企業來說,“燒錢”模式對企業自身生存問題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今日頭條APP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廣告投放、收費訂閱、電子商務業務(如放心購)等,目前對營業收入貢獻最大的是開屏收入以及信息流廣告。且旗下產品抖音廣告業務正風生水起,據業內一家抖音廣告代理商提供的數據,發起挑戰賽的最低報價為240萬元,信息流廣告60元/CPM。曾有人預測,抖音未來一年的廣告收入或超100億。儘管因在短視頻投入、海外擴張等業務佈局等方面投入太大,今日頭條目前尚沒有實現盈利,但從其估值、投融資進度和盈利空間大的產品線看,現金補貼大戰對於企業整體來說,影響不太大。

對於剛成立2年多“年輕”的趣頭條來說,當下還不具備持續“燒錢”補貼的能力。其廣告營收尚遠不能覆蓋營銷支出,趣頭條的鉅額現金補貼很大程度上是在“燒”的投資人的錢,再聯想到網約車兩大“仇敵”—滴滴和優步當年的“燒錢”大戰,儘管也是在“燒”的投資人的錢,但滴滴最終收購優步中國成為中國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的龍頭企業,但趣頭條成為業內“龍頭”的路,還很長。

此外,對於投資人來說,趣頭條上市背後的諸多風險因素也不容忽視。其一便是生存根基-內容。內容質量不盡如人意,標題黨、賺眼球的內容大量充斥,這便是重推廣、輕內容的弊端,如果想真正的提高用戶粘性,一定要回歸內容為王。廣告的質量也不盡完美,其他資訊平臺上不敢發的黑五類廣告(藥品、醫療器械、豐胸產品、減肥產品和增高產品)數量可觀,監管風險很高。

版權問題也不容忽視,幾輪瘋狂的現金補貼大戰下來,今日頭條、騰訊們早已建立維護起了自己穩定龐大的優質內容創作者團隊,趣頭條能分的羹太少了,而合作模式下,版權問題是不可迴避的一點。加之在目前監管趨嚴的形勢下,趣頭條尚無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和《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缺少兩證帶來的經營和財務風險,趣頭條也在招股書上有所標明。

不過以下信息,或可成為一劑定心丸。在首次提交的招股書上,趣頭條就表示在考慮向國有公司派發具有特殊權利的股份,以此來獲得《互聯網新聞服務許可證》。8月17日,趣頭條和人民網簽訂了股份購買協議,目前人民網持股0.2%;8月27日,與澎湃新聞簽訂了購買協議,目前持股為2.1%。股權協議還規定,澎湃新聞有權向趣頭條的董事會指定一名董事。此外,澎湃新聞還將對趣頭條建立健康的內容生態予以支持。

趣頭條正打算以澎湃新聞作為國有股東去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如果有望解決牌照的問題,那麼對於已經成為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的趣頭條來說,意義非常重大。要知道,今日頭條現在也尚未取得此證。但有不少專家稱,目前趣頭條獲得“牌照”的難度比較大。



我們在線上舉辦《社群思維》微課堂,主要分享企業如何解決經營和融資

這兩大難題!

《社群思維》微課堂

主講內容:

野馬狂奔趣頭條

講師:付巖

講師背景:14年創立中青創投,旗下管理天使基金及新三板投資基金;也是資本欄目CCTV2《創業英雄匯》擔任投資人導師,中國社群思維第一人;《社群思維》作者,科技部國家級創業導師!

需要學習關注作者私信“學習”,或者底下回復“8“

野馬狂奔趣頭條

時間:晚上7.30-9.30

學習費用:98元

●以案例為導向、解決企業難題,以“語音+案例+互動”的方式,邊聽邊學!

野馬狂奔趣頭條

需要學習關注作者私信“學習”,或者底下回復“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