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日甲午戰爭北洋艦隊沒有消極避戰而是和日本正面打,能打贏嗎?

幻翠


並不存在翻盤的可能。戰局的勝負在開戰之前就已註定。如果提早到1886年,北洋以突襲的方式,攻擊日本本土,還是有可能震懾日本,不打甲午海戰。

甲午戰爭爆發的1894年,北洋艦隊對戰日本聯合艦隊,不管怎麼打,都沒有任何勝機可言。即使換成跟日本一樣的軍艦,也是照輸不誤。日本的國運正上升,聯合艦隊越來越強,再過十年,還將在對馬戰海中完爆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

圖一:甲午戰爭不光北洋艦隊不堪一擊,大清國陸軍同樣不堪一擊。

北洋艦隊實際上是外強中乾,大敵當前,內鬥的弦不能松。部隊在內鬥,朝廷上也在內鬥。劉步蟾不服不懂海戰空降當領導的丁汝昌。清流也就是俗稱的嘴炮專家,不知敵不知兵,但就是不服李鴻章,強行推動李鴻章用兵。大清有了有了船也不知道該怎麼用,並沒有建設成為一支戰略明確的現代化艦隊,跟日本英國這些海軍強國相距甚遠。

中國當年並不是只有一個艦隊,而是在鼎盛時期,有四大艦隊。分別為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問題是這四大水師跟當今中國的三大艦隊有個本質區別。當年的水師往往都是地方官攢錢搞起來的,都不願意交給中央官僚把持,互相之間沒有隸屬的關係,更談不上配合,一個水師出戰,其它水師打醬油。跟日本的軍令政令統一是兩回事。

圖二:清國陸軍聞風而逃,大批士兵成為俘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福建水師的悲慘結局,1884年的馬江海戰,法國遠東艦隊頭目孤拔率艦突襲福建水師總基地馬尾軍港。北洋水師拒絕救援,而廣東水師只象徵性派出兩艘軍艦,結果就是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被突襲是個教訓,正常國家應該能學到點東西,但是大清國啥也沒有學到。

1886年那時雖然北洋艦隊沒有成型,但日本聯合艦隊也沒有成型。但重要的是北洋已經有了兩艘鉅艦鎮遠和定遠號,如果清國有志氣,1886年去長崎,就不應該是炫耀武力,更不應該是讓水兵去嫖妓,而應該是對日本軍港發動一次短促強力的突襲,通過突襲打破日軍。嫖妓不成被打成豬頭,尚不知是國恥。

圖三:那個年頭殺傷日軍最多的,不是清國陸海軍,而是臺灣手持大刀長矛的高山族。

然而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大清國的腐朽和將領的無能,不可能有這個雄心。1894年的日本聯合艦隊,兵強馬壯,上下一心,實力強大。即使假設清軍和日軍訓練水平相當,艦隊決戰的勝負取決於單位時間內的火力投擲能力。在速射炮稱王的時代,北洋艦隊沒有一門速射炮,只會被日本聯合艦隊的97門速射炮打跨。


厲兵


為何選擇消極避戰?那是因為戰爭的一開始就沒有與日軍決戰的勇氣和底氣,黃海海戰更讓北洋海軍現了原形,所以在黃海海戰之後就只能選擇消極避戰。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為了這一天做了長達多年的準備,而同一時間清政府做了什麼?戰爭爆發的兩年前就讓北洋海軍停止對外採購武器,軍艦不斷缺乏資金維護,在戰爭爆發前,北洋水師早就成了華而不實的門面工程,連清政府最王牌的軍隊都是如此,待遇更差的陸軍就簡直更加慘不忍睹。



平壤戰役,城中的彈藥僅夠幾天之用。

黃海海戰,北洋海軍裝備的大部分都是不能爆炸的穿甲彈,黃海海戰幾乎成為了拋石機和火炮的對決,更別提緩慢的火炮射速和船速。

大連之戰,3000守軍絕大部分竟然是臨時招募的新兵蛋子

旅順之戰,14000守軍有超過70%是臨時招募的農民。



威海衛之戰,8000守軍老兵被拖欠軍餉,新兵臨時招募沒有戰鬥力,造成數百萬兩白銀修建的幾十座威海衛陸地炮臺兩天之內全部淪陷,不是日軍戰鬥力強,而是8000守軍的絕大部分人直接跑路了。

北洋水師的主力艦鎮遠號觸礁吃水線以下部分破損,在旅順淪陷之後,清政府在全國竟然找不到第二處修船廠,甚至連維修工人都難以湊全,以至於出現了將鐵路工人招到威海幫助修理軍艦的荒誕事。

洋務運動30年,事實上核心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強大,只是不斷地想照貓畫虎裝飾自己的門面,以掩蓋自己越來越要倒塌的政全建築,只可惜這個門面工程只能一時糊弄過自己,卻欺騙不了外面的強敵。


遼寧資深球迷


甲午海戰的成敗根本不是戰略戰術的問題,換一個說法,根本就不是軍事的問題,而是政治和文化的問題。

當時的清朝已經腐朽沒落得沒有了底線,國家的正規軍隊已經淪落為紈絝子弟,能打的私人武裝,國家要處處提防掣肘,不懂國際時事和戰爭的封建士大夫們還自以為天朝上國,對李鴻章的師夷長技完全是一副鄙視的態度,他們的心態都是——看你丫的搞,拿咱們大清的錢搞丫的私人軍隊,看你丫嘚瑟,搶了我們的風頭,我就等著背後捅你一刀,哪怕大家都玩完!

在封建文化背景下,一個人出來擔一個國家的安危,一群封建士大夫在旁邊驕傲自大,嫉恨攀比,暗中掣肘,縱然是一百個李鴻章、丁汝昌、鄧世昌也是必然要敗的。

歷史上海戰這種事情,從來就是受很多很多因素影響的,可控因素有軍事裝備(艦艇質量、數量)、武器彈藥、後勤保障、指揮調度,人員素質、戰略戰術。不可控因素有天氣、時間、戰機、風力、水文等等等等。

1588年,當時歐洲最強大的陸上帝國西班牙,派出號稱“最幸運的無敵艦隊”,擁有上百艘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上千門火炮,氣勢洶洶地要去滅了英國,結果出海風向不對,遭遇狂風巨浪,所有的船出僅僅是靠近英國就用了很長時間,然後陣型不對,又遇到霍華德、德雷克帶著一群海盜如狼群般圍剿,最後死得不能再死。

18世紀,英西大海戰,納爾遜帶領英國艦隊採用一字衝鋒陣型插入和切斷橫向排開的西班牙艦隊,又一次打得這個曾經發現美洲的海上霸主滿地找牙。

所以很多時候歷史是烏龍,很難用簡單的某幾個要素去判斷,然而亮劍不亮劍,則是原則問題,那麼說回甲午海戰。

1. 裝備上北洋海軍遠遠落後於日軍。

總噸位上,北洋水師12艘,日本聯合艦隊12艘,雙方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北洋水師參戰艦艇噸位合計32,396噸,日本聯合艦隊參戰艦艇噸位合計40,849噸。蓋過中國。

2. 火力上北洋海軍遠遠落後於日軍。

北洋水師普遍裝備的是克虜伯150mm後膛炮和210mm後膛炮,射速為1發/分鐘,“定遠”和“鎮遠”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1發3分鐘。日本聯合艦隊裝備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為8~10發/分鐘。也就是說,“定遠”和“鎮遠”雖然是一炮可以幹沉別人一艘船,但是要挨幾十發炮彈才能打一炮出去,而且炮彈還有限。

3.後勤補給上北洋海軍遠遠落後於日軍。

日本天皇是不吃飯也要買軍艦,慈禧還是99道菜,翁同龢那個偽君子還是賣自己的書,寫自己的書法,龐大的海軍好久沒有花錢添置武器彈藥了,只有李鴻章心理叫苦,別人是不管的。

4. 戰略上北洋海軍遠遠落後於日軍。



戰略上,當時的北洋海軍還停留在大艦巨炮的舊時代的戰略思想上,以鎮遠、定遠兩個老寶貝兒為主,這個不能怪李鴻章,狗嘴裡求食,發都發展發起來了,又沒有多餘的錢去新發展,只能湊合著用,而當時世界的潮流已經開始走向速度和靈活性。你再牛的獅子,也耐不住一群獵狗的撕咬。無奈買快艦快炮的錢被慈禧,翁同龢那個偽君子一起折騰光了,等到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晚了。戰術上,北洋海軍打日軍,恰恰選擇的是當年的納爾遜打西班牙人的陣型和戰法,排成楔形梯隊去衝擊日軍,按理說這樣做絲毫沒錯,然而無奈速度也不行,火力也不行,射速也不行,還沒有衝到跟前就被打成了蜂窩煤。

5. 人員素質和作戰經驗上北洋海軍略遜於日本海軍。

1870年(明治3年),日本陸海軍正式分離。1872年(明治5年),海軍省建立。1876年(明治9年)創立了海軍兵學校。1893年(明治26年)成立了軍令部,而北洋艦隊於1888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比日軍晚了18年,不但晚了18年,到了甲午年間(1894)北洋海軍機械設備,艦船武器,戰略思想已經全面落後。

在戰爭中北洋官兵心智上顯得很極端和稚嫩,比如說有畏戰逃跑的,有開船入港觸礁的,顯示出了一支年輕海軍各種技能,經驗,心理素質上的不足。雖然日本聯合艦隊也並不是多優秀,但是打仗這個事,棋高一著就猶如泰山壓頂。


6.氣勢上,北洋海軍輸不起,不能輸,孤軍奮戰。然而朝野上下是巴不得她輸,而日本聯合艦隊是全日本自上而下押寶的一個瘋狂的不要命的賭徒,要拼盡全力。


就是這樣說啥啥不行的一支年輕的海軍,勇敢地出海接敵了,北洋海軍除了個別奇葩比如方伯謙做了逃兵之外,其它的不是犧牲,就是自殺,打出了華夏兒女的血氣——

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經遠號管帶林永升、超勇號管帶黃建勳、揚威號管帶林履中戰死,水師提督丁汝昌、定遠號管帶劉步蟾、鎮遠號管帶林泰曾,幫帶楊用霖自盡。

實際上,黃海海戰雖敗,但是艦隊並沒有全滅,李鴻章讓艦隊退回威海衛,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船在建制在,基地在,明明拼不過如果硬拼,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這些家當打光了就沒有了,而李鴻章還抱有外交斡旋的幻想。先且不說外國人干涉不干涉,清朝自己的陸上守軍也有好幾萬人,直隸,山東,湖廣,你要說一個兵都拿不出來,那簡直就是笑話,不要說兵,哪怕就是好幾萬頭豬,也夠日本人抓好久。

真正令人憤恨的,是封建制度下,清軍豬都不如。令人惋惜的,並不是北洋艦隊不爭氣,而是人劣根性。因為日本人根本就是派陸軍進行花園口登陸,榮成灣作戰,一點一點從陸上包圍劉公島,最後北洋海軍孤軍無援困死港中。

在北洋海軍被困在港中的時候,朝野上下的態度是——教你嘚瑟,等它困死。

如果說日本人把李鴻章當對手,想一戰挫敗他之後,謀取自己的利益,那麼翁同龢、李秉衡這一類老朽想的就只是如何噁心死政敵,哪怕國破家亡也行,最想整死李鴻章的居然不是外夷,反而自己的同僚,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一塵不變的劣根性——窩裡鬥。

日本第二軍第一師團在花園口登陸時間長達14天,在這中間,清廷接到了情報,居然無所謂,日軍先後登陸人員24049名,戰馬2740匹及其他大批輜重裝備武器彈藥。

然而當時中國有四億人口,附近守軍號稱有3萬之多,山東巡李秉衡這個大寶貝因為和李鴻章不和,處處為難,就是不發援軍,看著日軍登陸,看著北洋艦隊全滅。

封建王朝獨尊儒術的中國人,不是打不過日本人,而是習慣了窩裡鬥,寧願被外國人欺負,也看不得同胞的好,這是個政治問題。

幾萬守軍,四萬萬中國人,就算是拿牙咬,小鬼子幾個登陸部隊也不可能那麼囂張,多少年後,在東北也一樣,20萬當時亞洲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也是一槍不放就開城投降。

真的不是軍事的問題,是人的腦子有問題。

每逢外族侵略,如果想的都不是團結起來正面剛,想的都是自己那些小九九,那麼就永遠都站不起來。

對待一隻為保家衛國付出生命的海軍,當時的人是盼著她出錯,希望她送死,戰敗後立刻封印,巴不得抹去她的一切痕跡,而如果後代不曉得紀念和理解,那麼只能是無知和幼稚。

1894,英雄們捶胸抱恨,寧死不屈,含冤受辱,折戟沉沙於家門之前。

123年後,國產航母下水——

受了多少氣,等了幾代人。

海就是主權,海權就是國力,這個無關信仰,無關政見,無關貧富,無關貴賤。

不只是海軍,不只是軍隊,不只是國家,這是我們華夏兒女,日復一日,起早貪黑,忍飢挨餓,懸樑刺股,發奮圖強,共同翻過的那屈辱的一頁!

可曾記得,

那些摸爬滾打於刀劍鋒礪之中或是求學留洋於海外的的鐵血男兒,在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

可曾記得,致遠艦身中數彈,衝向吉野,鍋爐爆炸,“太陽”去救鄧世昌,他和愛犬與艦共沉——

可曾記得,鬼子殺入旅順,血流成河——

可曾記得,天皇節衣縮食,買下了快艦,一戰成名,狼子野心,俘虜鎮遠,肢解定遠,用她建廟,得意洋洋,詔示後人——

可曾記得,李鴻章以一己之力扶一國之危,卻背下千古罵名。談判桌上,苦苦哀求,身中一槍,省下一億。

考察歸來,要在日本艦船,堅決不登岸,也不乘坐日本人的交通艇和,最後是顫顫巍巍踩著木板換船回國——

可曾記得,臺灣島上,“真正的人” ,誓死不屈,揭竿而起,最後雖然滅族,卻留下了尊嚴——

可曾記得,北大營一槍未放,白山黑水的父老鄉親,就只能背井離鄉,四處流亡——

可曾記得,鬼子圍上海,屠南京,殺人為樂,慘絕人寰——

可曾記得,年過七旬的共和國上將登美軍航母,像小孩子一樣墊起腳尖,稀罕張望......彌留之際,不見我國的航母下水誓不瞑目——

可曾記得,南海之上,騎士鎩羽長空,再也未能返航——

可曾記得,禍起蕭牆,軍艦趕來撤僑——

可曾記得,殲15總指揮上有老母,下有妻兒,鞠躬盡瘁,勞碌過度,犧牲在崗位之上——

可曾記得,他們日夜訓練,不懼危險,血灑長空,馬革裹屍——

可曾記得,戎馬一生,鐵骨錚錚,卻老淚縱橫——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侵刪。


HannibalLecter


能打贏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或者豐島海戰,但是絕對打不贏整個甲午戰爭。因為就在北洋海軍和日本的海軍作戰的時候,日本已經出資在英國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艘前無畏戰列艦富士號戰列艦,縱然當時甲午海戰中定遠鎮遠再如何強大,也遠不是富士號戰列艦的對手,因為鐵甲艦和戰列艦已經是兩個時代的產物了。

圖為定遠號鐵甲艦1比1復原艦。


日本的富士號戰列艦,排水量為12000多噸,擁有4門305毫米口徑的巨炮,和定遠、鎮遠的火力不相上下,但是他的噸位更大、鐵甲更足、航速更快,而且是一艘線列作戰的鉅艦,作戰的思路和設計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清朝還是沒有跟上這一變化。所以再打下去,日本的富士號一交付,還是能夠輕易戰勝北洋海軍的,說到底,北洋海軍不是敗在實力不濟上,而是敗在國家通盤的海防策略上。

圖為日本富士號戰列艦,對比上圖中的定遠,已經完全是兩個海軍時代的產物了,富士號是前無畏戰列艦,定遠只是鐵甲艦,戰列艦是鐵甲艦進化的產物,也是海軍進入近代的重大標誌軍艦。


甲午之前,北洋海軍多年沒有添置新艦,在北洋海軍基本成軍後,清政府就沉溺在海防無憂的夢境中,卻不知道海軍是需要更新的,軍艦技術是不斷髮展的,並不是有了全球一等鐵甲艦,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而且,清朝沒有通盤的海防策略,都是各自為戰,甚至連海軍不能提海防這種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根本沒有摸清海軍機動作戰的本質特徵所在,只是在海上打一場陸地的戰爭,這樣還是要必敗無疑的。

富士號戰列艦在甲午戰爭後不久就服役了,從那時候開始,清朝就已經追不上了,而且也因為晚清的落伍,使得我國從一開始就錯過了海軍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一整個重要的時期,主力艦、戰列艦時代。


所以,我們無需去設想北洋海軍怎麼做才能不失敗,歷史並非全是偶然,歷史是必然大於偶然的,在那樣的國際和國內環境下,北洋海軍打100次估計得輸90次,全盤戰略缺失,戰役戰法落後,軍艦陳舊不更新,技術上和策略上就都輸了。我們慶幸的是,現在的海上局勢已經逆轉了,如今的人民海軍,不但有著統一的軍事戰略思想作為指導,而且深諳海上機動作戰之道,長期在深海大洋奮戰,從技術和策略上也都已經超過了我們昔日的對手。


海事先鋒


能不能贏不知道,至少不會輸的那麼慘!

清政府當時之所以選擇退守威海衛,也就是“避戰保艦”,一句話就是:

缺乏殊死一戰的勇氣與魄力。

在分析甲午海戰的時候,我們必然要提到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維新變法,由於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的勝利,讓當時的國人以及現在的國人都以為日本的綜合國力超過了中國,即使日本在很多科學技術方面領先中國,但是綜合國力上日本並沒有完全超過中國。

如果,清政府能夠集結全部的兵力來與日本決一死戰,則日本並無勝算的可能。真正在甲午戰場上和日本打的中國軍隊,其實就是清政府的北方中央軍隊,清政府並沒有調集全國軍隊。

那麼,清政府為什麼沒有調集全國的軍事力量來和日本決戰呢?

第一,當時的地方軍隊未必會聽從調遣

甲午海戰之後,李鴻章有意調南洋水師北上支援,結果被拒絕。八國聯軍侵華後,張之洞等總督大臣成立東南互保,實際就是自保地方而不管中央。從這兩件事來說,清政府不調動地方軍隊,是害怕調不動。

第二,清政府也不敢調動

如果全國軍隊開進北京勤王,其結果很可能是天下大亂,董卓進京後直接引起東漢末年百年混戰,很多勤王之路,就是政權覆滅之時。

而且當時駐紮在全國的兵力,根本也不敢動。

第三,龐大的內陸領土使清政府無法調集全國軍隊

當時清政府內部有兩派,一派是海防派,一派是陸防派。即是李鴻章和曾國藩。李鴻章在很多時候就提出放棄那些管理不了的地方,把軍費都用到海軍上面來,海軍才是立國之根本。曾國藩認為,陸地的權益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且都是祖宗留下的,不能丟,因此還主張去收復新疆。

其實,就說明當時清政府的攤子太大,而管理跟不上去,當時在沙俄侵吞中國土地上,李鴻章就一再退讓,反正地多得是,不僅是這個保守派,就連維新派的康有為也有意賣地變法。可見,對於很多控制不了的土地,當時國人都有一種放手的意思。 正是因為國家地盤大,而想吃你的人太多,比如英,美,德,俄,法,日等大國,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就需要派大量的兵把手,如果不把手的話,即使沒有列強,當地的農民起義分分鐘就會拉起隊伍造反。

即使清政府擁有80萬常規矩,真正能夠到達戰場的軍隊和日本基本是持平的,而中國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正是基於這方面的思考,李鴻章和慈禧等人力主“避戰保艦”,主張求和(投降)。

那麼,日本為什麼能夠發動全國之力?

就是因為日本本身就是彈丸之地,西方列強根本瞧不上,而且日本的地理位置,導致日本可能產生的敵人基本只有中國和俄國,基於這一點,日本能夠連續多次發動對外侵略戰爭,而無所顧忌,比如甲午中日戰爭,日俄戰爭。 而清政府一旦發生戰爭,就會有人趁火打劫,使清政府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但是,慈禧等人忽略的一點是,日本和其它列強有著本質的區別。

其它列強(除了俄國),在中國獲得利益之後,然後間接的收取在華利益,其實,就是要錢,基本沒有把中國成為殖民地的想法和能力,當然不是說西方列強就是好人,而是當時全世界都是蛋糕,根本就分不過來,眼睛自然不會只放在中國上。

日本不一樣,日本的眼裡只能看到周邊的地方,因為他們更瞭解,所以更好下手,他們能看到的就是臺灣,朝鮮,東北,中國。 因此,當年就應該殊死一戰,幹他孃的小日本,不然又怎會有918侵華髮生呢!

假使,中日甲午戰爭北洋艦隊(應該上升到清政府層面)沒有消極避戰而是和日本正面打,可能不會贏,但是,絕對不是那麼慘。

而《馬關條約》的賠償,更使日本躋身列強,為以後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埋下伏筆!


史論縱橫


可以打贏的,如果什麼都以國力或制度定輸贏,兵法就根本沒有學習的必要了

埃塞俄比亞也不會弔打意呆利了。

何況,清朝的國力跟日本相比只強不弱,制度嘛,日本的也沒先進多少。

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有沒有必勝之心?很可惜,清朝上下一致沒有,有的也是泡沫幻想。

李鴻章未戰就先想著和了,還打個啥呀?當然他有他的考慮,而他的考慮也很對。戰術上重視敵人很對,但也要戰略上藐視敵人。沒打就先害怕,讓底下的人怎麼想?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猛將葉志超在李鴻章的感染下變熊了

說回海戰,海戰日本有出色表現的是魚雷艇

定遠被日本魚雷艇擊打擱淺,來遠、威遠被擊沉。而清軍的魚雷艇並不遜於日本魚雷艇

實際丁汝昌有計劃使用魚雷艇反擊的,但此時北洋水師官兵毫無鬥志、也沒戰鬥計劃,也就是個紙上談兵。

如果上下層團結一致,做出縝密的戰鬥計劃,不說吊打日本,跟日本五五開也是可以的。


銫媒體


看待一場國家之間的戰爭,不能單獨從一場戰役來看。當時的清軍,在陸地上已經呈現潰敗之勢,在短時間內就失去了朝鮮的控制權。所以陸地上的敗局已經無法挽回,日本輕易就能將戰火延伸至滿清的龍興之地東北。

而且清朝議和的原因也是日本兵臨山海關,也就是日軍在當時已經能夠攻下北京了,這對於清朝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因為日軍一段入城,清朝政治影響力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創傷。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遷都抗戰,原因就是,清朝剛從農民起義中緩過來,一旦遷都,別的不說。各地的殘餘力量必然會隨時反撲,所以清廷才會匆匆議和。一個臺灣也捨得割,因為同大清的幾百年基業來看,一個臺灣不值一提。

所以日本之所以能夠贏甲午戰爭,在於時間點把握的準。在一個清朝內部壓力未徹底平息,且相對虛弱的時候。


小司馬遷論史


正面抗爭,有合適的戰術、戰略,不光甲午戰爭能打贏,我們可以打贏鴉片戰爭以來的任何戰爭,包括從瀋陽北大營開始的抗日戰爭。

首先第一次鴉片戰爭武器差距沒那麼大,雙方都是前裝滑膛槍,射速、精準度都差不多,沒有代差。差距僅僅是數量、射程、威力的差距。但我們人數上有絕對優勢,可以抵消武器的弱小差距。第一次鴉片戰爭打勝,第二次也就不會發生。我們不是敗在武器上,是敗在沒有戰略,沒有士氣,沒有戰術上。滿清軍隊多數都是根本不敢打,英軍進攻路線上幾乎都是棄城逃跑,打到天津,大沽炮臺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八里橋一戰雖然敢打了,但卻不是合適的戰術。如果我們沿途騷擾,輕騎兵破壞英軍後路呢?他們還敢肆無忌憚的進攻北京城嗎?面對越洋而來沒後勤補給的英軍,時間拖得越久我們勝面越大。即使打進了北京就那萬把人,他能守得住北京這麼大一座城池?打巷戰也能消耗掉他們呀?可惜的是滿清沒這個膽氣!仗打的跟個笑話差不多!

甲午中日海戰東海艦隊輸在沒有準備上,根本沒想和日本決戰控制制海權,當時的任務是護送運兵船,彈藥什麼的帶的都不多。加上沒有決戰命令,所以很多將領避戰逃跑,這才導致海戰失敗。而逃跑的將領最後也沒有任何處分,也充分說明,朝廷沒下過決戰命令。從戰略上第一步就輸了,沒有制海權,準備不充分還大張旗鼓利用海路運兵,這是找死。海戰之後滿清的主力猶存,再次對決也不一定鹿死誰手。但,李鴻章下令困守海港,當移動炮臺使用,最後岸基炮臺失守他們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了。可以說我們不是戰敗,而是被自己人漢奸李鴻章給玩死了。

北大營,萬把日本兵擊潰了數萬精銳東北軍,為啥?因為上峰命令不要抵抗,等國聯調和,別給人家口實。打贏了、或相持不下可以談判,你打輸了,誰還會管你?日本國內對戰爭還在爭吵要不要開戰,這下倒好,贏得這麼容易,不用吵了。

所以我們都是輸在了自己手裡!


所以然者


不過在這種幾乎是必然的大敗局中,其實並非沒有一丁點僥倖的可能。對北洋海軍來說,有一樁倘若積極應戰,沒準可以翻盤的異數,那就是豐島海戰。

或許能夠改寫歷史的豐島海戰

甲午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1894年春夏之際朝鮮半島發生的東學農民起義。而後,清政府應朝鮮政府請求出兵半島代為戡亂,日本則不請自來,也向半島大量派出軍隊。到了1894年7月,在朝鮮的日軍規模已經大大超過清軍,而且中日圍繞各自從朝鮮撤兵的外交交涉陷入僵局,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清政府的催促下,終於開始向朝鮮增派軍隊,其中一部分從海上運輸,僱傭英國、德國商船“高升”“飛鯨”“愛仁”幫助裝運,從天津大沽直駛朝鮮牙山。

7月21日,中國海路運兵的第一艘運輸船從天津出發。

(電影《甲午風雲》中的經典一幕,信號兵通報:“命令各艦熄火”)

第二天,即7月22日,北洋海軍派出護衛牙山登陸場的“濟遠”“廣乙”“威遠”3艦從威海衛出發。而就在這一天,北洋海軍提督得到了有關日本聯合艦隊從佐世保出發的緊急軍情,遂決定在23日親率北洋海軍的“定遠”“鎮遠”等全部9艘主力艦以及2艘魚雷艇前往牙山。丁汝昌當即就這一行動計劃用電報向北洋大臣李鴻章請示,但令人扼腕的是,日理萬機的李鴻章倉促之間竟然對丁汝昌電報中的話語產生歧誤理解,未經審慎思考,李鴻章即嚴令丁汝昌取消大隊前往牙山的計劃

如果看過老電影《甲午風雲》,就能看到劇中對這一幕有所表現。即北洋海軍各艦升火待發,官兵們摩拳擦掌,突然間岸上發來信號說中堂命令取消行動。

有鑑於歷史上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前出北上偵查的“吉野”“秋津洲”“浪速”3艦在牙山偷襲了北洋海軍的“濟遠”“廣乙”,挑起豐島海戰。

倘若丁汝昌的大隊出巡計劃沒有被李鴻章取消,那麼包括了“定遠”“鎮遠”等全部主力艦在內的北洋海軍艦隊於23日出發後,剛巧能撞上豐島海戰。彼時,雙方的實力對比就變成了北洋海軍的11艘軍艦、2艘魚雷艇PK日本海軍的3艘巡洋艦,對北洋海軍極具優勢。而倘若這場海戰日本海軍落敗,甚至損失了新銳的巡洋艦“吉野”,極有可能對日本大本營進行侵略戰爭的決心產生嚴重打擊。


海研會


毫無疑問,北洋海軍放開手與日本人正面交鋒也打不贏!

體制腐敗的原因人所共知,筆者就不在此贅述,說點其他的。

甲午戰爭最大的一場海戰就是黃海海戰。

兵力對比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於戰前兩個月時組建,官兵受訓時間極短。相比之下的北洋艦隊已經成軍、艦隊合操訓練已經6年、多數官兵艦齡多在10年以上。

日本海軍參戰軍艦12艘,總噸位4.08萬噸,北洋艦隊為14艘,總噸位3.5萬噸。但是在艦載火炮裝備上,日軍則佔有劣勢。200毫米口徑的火炮,中日兩艦是21門對11門;小口徑火炮為92門對50門;只有中口徑火炮是日方209門對中方141門,略佔優勢。

因此,黃海海戰中日海軍各有優劣,沒有哪一方在戰前可以穩操勝券。戰前,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為了緩和官兵的緊張情緒,甚至允許官兵隨意吸菸。

然而令伊東祐亨沒有想到的是,戰局居然會朝著一邊倒的方向發展。

海戰爆發後,北洋艦隊最高統帥丁汝昌與顧問漢納根、泰萊制定了以“分段列陣、犄角魚貫之陣”的作戰戰法。然而輪到劉步蟾傳令後,居然變成“一字雁行陣”。再傳下去又到實際編隊時又成了“單行兩翼雁行陣”。等日軍軍艦繞到北洋艦隊背後時,北洋艦隊依然沒有排好隊形!足見其指揮系統何其混亂!

海戰打響後,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首先開炮,第一炮剛出膛還沒打著敵艦,巨大的響聲先把坐在艦橋上指揮作戰的統帥丁汝昌給震的摔下來,負了重傷。從這一刻起,北洋艦隊幾乎就失去了總指揮。持續四個多小時、關係中日兩國命運的海戰,北洋艦隊幾乎就是在沒有統一指揮的狀態下各自為戰,沒有任何一個總兵、管帶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揮作戰。

這樣的作戰效能低下程度可想而知,掉隊的敵艦比睿號、火力武裝極為微弱的西京丸號、受了重傷的赤城號都在北洋艦隊密集的火力下僥倖逃出。

只有在戰鬥結束時,才有靖遠艦管帶葉祖圭代替旗艦升起收隊旗,收攏指揮剩餘軍艦撤出戰鬥。

相比之下,日本聯合艦隊則打的得心應手,主力艦隊隊形井然、號令相通。據統計,在整個海戰中,日軍艦艇平均中彈率不到12發,北洋艦隊則有108發,比率在9——10倍之間,完全是一邊倒的局面!!

戰後,滿清朝野指責北洋艦隊“靡費千萬卻不能一戰”,也就不足為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