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之間的言語攻擊,你了解多少?童言不一定「無忌」!

1

童言無忌,童言也傷人。

正因為沒有忌諱,說出的話才更傷人。比如一個孩子對另一個說:「我討厭你」「你好笨」「我不想跟你玩兒」……

那個被說的孩子該多無措、多難受。

如果是一群小孩針對一個孩子語言攻擊,且天天如此,這不就是父母常擔心的幼兒園集體孤立嗎?

雖然孩子出口無心,但要知道對於一個自我評價強烈依賴外界的小人人來說,他很輕易就相信自己是笨的、沒人喜歡的、麻煩的。

童言無忌,便成了童言傷人

但如果遇到語言攻擊時,孩子能靈活應變,反駁對方,他還會默默接受別人的語言侮辱、相信那些「我笨」「我討厭」的否定信念嗎?

他人頻繁的語言攻擊背後,有可能掩蓋著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

2

其實,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本身就面臨一次全新的挑戰。

什麼挑戰呢?同伴交往

雖然孩子早就開始玩兒遊戲,也早就有了小夥伴,但並不意味真正同伴關係的建立。

4 歲以前孩子的遊戲叫「平行遊戲」,就是說雖然人在一起玩,「心卻不在一起」:更多時候是各玩各的,很少有交流,也不會互相幫忙合作;

而 4 歲以後,孩子才有了合作意識的萌芽,從之前的平行遊戲轉入合作遊戲:互相協調,你當病人,他當醫生,有分工有組織,也有了協商。

合作遊戲,開啟了一段和以前簡單玩耍不一樣的複雜關係:在新關係中,孩子需要運用分享、合作、交換等等社交策略才能達到目的,才能和小朋友愉快玩耍。

如果還沿用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方式——撒嬌耍賴、哭鬧搶奪,或者沒有學到更好的應對方式,顯然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沒人跟自己玩兒或者被嫌棄、被孤立。

嚴重一點,會出現開頭的局面:成為童言傷人的靶子或欺凌的對象。

所以,在這次同伴交往的新挑戰中,孩子需要學習新的社交技巧

「怎麼說,別人才願意跟我玩兒?」

「我需要做什麼,才能不讓人討厭?」

「別人罵我笨,我該怎麼辦?」

3

孩子在嘗試學習社交,我們也在身體力行教孩子,不過很有可能做了錯誤的示範,比如遇到其他小夥伴說「你好笨」「我不想跟你玩兒」的時候,我們的反應可能是:


  1. 讓孩子回嘴:你才笨,你不跟我玩兒,我還不跟你玩兒呢!
  2. 把孩子拽到一邊、逃開現場:別理他,咱們不跟他玩兒!
  3. 乾脆不管孩子,堅持所謂的挫折教育:小孩子們的事兒,讓他們自己處理!

第一種方式讓孩子罵回去,是以暴制暴;他罵你,你罵他,陷入語言暴力循環,甚至最後動起手腳來;還會讓孩子養成遇到衝突出口罵人的壞習慣。

第二種脫離現場,把孩子拽出去,也很不妥當;孩子學到的是退縮、忍讓,不爭辯,不敢維護自己的權利;

第三種,放任不管的挫折教育,更是毫無道理;因為你不能指望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成熟地處理這樣的衝突;此刻他需要的是幫助,不是無視。

總之,上面的回應方式都過於簡單粗暴,沒有用積極的方式正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錯過了一次本可以現身說法的好機會。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樣的場景,把孩子遭受的語言攻擊轉化為提高社交技的好機會,簡單說來有三件事可以做:

第一:情緒安撫

孩子不小心碰倒了鄰居小姐姐搭好的積木,結果便迎來了一頓「別亂動」「太笨了」「你什麼也不會,我不想跟你玩兒」。

孩子只好縮回手來,尷尬地杵在那裡。

「我討厭你」「你好笨」「我不想跟你玩兒」……孩子在聽到同伴的指責時,經歷的第一個挫折是消極情緒;

「你好笨」體驗的是他人的否定評價;

「不想跟我玩」體驗的是被拒絕的退縮心理;

這樣的消極情緒會阻礙理性思考和行動,在憤怒情緒推動下,孩子很容易做出原始的反應:哭、報復——你才笨,我還不跟你玩兒呢、甚至用肢體語言表達憤怒,一把將小夥伴的積木推倒。

孩子想做出更好的交際策略,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所以第一步,認可孩子的情緒:「小姐姐這樣說你,你很傷心是不是?」「嗯,媽媽看得出你很生氣、很委屈……」

第二步,光認可情緒還不夠,要識別孩子心裡的想法:「你很想和姐姐一起搭積木是不是?」「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想試一試對不對?」

情緒得到認可,想法得到確認,孩子就有一個暫時的緩衝,接下來就需要你運用理性幫孩子分析。

第二:理性分析

孩子很容易相信別人的評價。

在遭遇「你好笨」「好討厭」「不跟你玩兒」這樣的語言攻擊時,心裡會認為是自己本質上有問題。

所以需要我們理性上引導孩子,讓他看到真實的一面:

「姐姐說我們笨,不是這樣的,是我們剛剛不小心!」

「我們不笨,是現在還不會,多多練習就好了!」

讓孩子看到別人的評價不完全真實,或者是暫時的、特定情況下發生的。

孩子以後看待否定評價也會更理性、更全面。

第三:解決具體問題

除了上面的情緒認可、理性分析外,最重要的是提供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觀察,孩子碰倒別人搭好的樂高積木,是偶爾不小心,還是能力欠缺不會拼搭?

如果是不小心,可以教孩子:

小朋友之間的言語攻擊,你瞭解多少?童言不一定「無忌」!


  • 「我們可以跟姐姐道歉,說下次會小心;」這是教他態度上如何溝通;
  • 「媽媽教你個小技巧,搭積木的時候,一隻手穩住積木一頭,另一隻手拿別的積木,這樣就不容易倒了!」這是在幫他發展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 「如果媽媽不在,你能不能求助姐姐,讓姐姐教一下?」這是教他如何請求外援;

但,如果真得是孩子能力欠缺,融入不了小夥伴的遊戲怎麼辦?

那我們就要充當起介紹人的角色,引導孩子融入遊戲:

「我們幫姐姐遞積木好不好?這些積木的形狀和顏色都認識,是不是?」

不要因為做不了,就讓孩子傻乎乎乾站在一邊。他會從這樣的經歷中學到,「總有我能幫忙的地方」;不會因為做不到,就懼怕參與遊戲活動。

結語

孩子交往衝突中,表面上是語言攻擊,實際是交際策略的缺乏。

有的孩子自己在遊戲中學到了交往的技能,有的則需要成人的輔助,幫他練習掌握交際能力。

我們能做的是,幫他把挫折轉化為經驗:在每一次語言攻擊中,提高孩子的交往策略和社交技能

不讓孩子以暴制暴、不放手不管、不逃避,而是通過穩定情緒、理性分析、介入引導、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孩子不斷練習處理衝突的能力;

那麼當下一次聽到有人吼他「笨死了,不跟你玩兒了」的時候,他也許能機智地應對:「我才不笨呢,就是以前沒玩過,姐姐能教教我嗎?」

孩子的社交策略需要學習,更需要父母輔助做好腳手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