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有沒有模仿過爸媽的簽字?

今天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情況:午休時跟同事聊孩子的學習問題,我提到女兒一年級時偽造我簽名的事。當時很感慨,現在的小朋友既聰明,也膽大。仗著奶奶眼神不好,而我們又工作忙,沒太多時間顧得上她的學習。她就把別人100分的卷子帶回來,給奶奶看過後,讓奶奶在家校聯絡薄上簽名,早上上學前再把卷子上的名字改回去。就是因為發現了這一點,我去翻看了女兒前幾次的卷子,發現有的上面是我的簽名。但筆順很僵,看得出是仿照我的簽名寫的。於是我把這事告訴了老公和孩子的奶奶,最後是找她談了一次話,罰了半小時站解決。

沒想到當我說完此事時,後面的同事突然一樂:我小時也是這樣的。而對面的一位斯文的媽媽也突然開了口:“我小時候一直這樣的啊,而且還是兩種字體。今天模仿媽媽的,明天籤我爸爸的,”特別得意的勁兒。沒想到辦公室裡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幹過這事。哈哈,不知老師們聽到後有啥想法。

從這件事上,我發現兩個有意思的地方。

一個是價值觀的改變。

你小時候有沒有模仿過爸媽的簽字?

作為70後的孩子,我們的父母相對比較嚴格和保守,我們頭腦中也一直被灌輸著“誠實才是好孩子”的理念,所以小時候很少有這麼多“旁門左道”的想法。而現在的孩子,包括90後的年經人,出生於改革開放的年代中,思維活躍、性格開朗,經常會做些不出格的小違規,來彰顯自己的獨特之處。而作為80後的父母也大多一笑了之,反而覺得孩子很聰明、有個性。

你小時候有沒有模仿過爸媽的簽字?

另一個是簽字量的變化。

記得我小時候讓家長簽字的機會僅限於期中、期末的考卷,此外偶爾有一些重要的通知和作業需要家長簽字。正是因為簽字的機會有限,而父母也沒有現在職業人士那麼忙,所以通常都會很重視這件事,老老實實地交給爸爸媽媽去簽字。現在小朋友需要家長簽字的東西就太多了。除了卷子,每天的作業都要家長簽字,無論文化課還是手工課,有的甚至一門課籤一次。如果再報幾個培訓班,追著家長去簽字的就更多了。當然,簽字的目的起到了通知和督促的作用,對家校聯絡上確實也是很有幫助的。但是簽得太過頻繁,加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工作節奏快,也就慢慢厭倦了這件事,把它當成了負擔。曾經女兒告訴我,她小時候班上一個同學作業沒有簽名,當老師問他原因時,他說“我把作業拿到他們跟前,他們都不籤。”呵呵,不知這孩子說的是否是真話,但確實也反映了部分家長不耐煩的心理。

你小時候有沒有模仿過爸媽的簽字?

但願我們的孩子長大後不再揹負簽字之苦,而他們的孩子能生活得更加輕鬆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