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98863925669
審美觀念的轉變
曾幾何時,脂肪還是人類迫切想要獲得的東西。它不但是構成人體的基礎物質之一,還為人們提供了生活必須的能量和抵禦嚴寒的熱量;以胖為美是主流觀念,身材瘦弱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同時也是貧窮的表現。從文藝復興時期大量的作品中能發現,人們心中的繆斯女神都是體態豐滿、面頰圓潤的。
醫生是最早發現肥胖容易帶來健康隱患的。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是第一個從健康角度倡導減肥的人;1863年,英國人威廉·班廷寫成世界上第一本明確提出依靠節食減肥的書。但當時不管多少醫生苦心規勸,大多數人依舊不願意減肥。
19世紀開始,歐洲時尚界颳起一陣束腰風,電影《亂世佳人》中赫思佳用力抓著床柱,讓女僕把她的腰束得再細一些成為這一風氣的經典畫面,當時還出現了因束腰致死的事件。
(電影劇照)
然而當這股束腰風漸漸退散後,真正以瘦為美的時代降臨了。
1908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款“有傷風化”的性感服飾,它引起的蝴蝶效應帶動20世紀人們審美觀念的巨大轉變。
(保羅·波烈設計的服裝)
當美麗與服飾對身材的要求越來越高,當衣服越來越簡潔、突出女性線條,脂肪再也無處遁形。想要美麗,想要把自己塞進零號(美國服裝中的最小碼,被用來形容那些身材很瘦的模特兒)衣服中,就必須減肥!
“比基尼”革命——脂肪有罪瘦身萬歲
1946年6月30日,美國在比基尼島進行核彈試爆,震驚了全世界,18天后,法國人路易斯·里爾德在巴黎推出一款由三塊布和四條袋子組成的泳裝,其驚爆程度不亞於那顆核彈,於是路易斯把他的泳裝命名為“比基尼”。
(路易斯·里爾德)
比基尼泳裝把以瘦為美的觀念推向又一個高度。它的橫空出世,進一步向世界重申“脂肪扼殺美”的觀念。畢竟身穿比基尼的女性,一點多餘的脂肪都無處隱藏。
美國減肥浪潮的到來
1960年以後,“新模特時代”的到來讓“瘦如平板”的身材成為模特兒的標配,它再次強化了脂肪和時裝之間的聯繫。
另一方面,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也催生減肥大潮的來臨。
1951年,肥胖大戶美國首開先河,成為第一個大力推行“減肥運動”的政府;1956年,世界上第一個電視減肥節目開播;1963年,一名美國紐約長島的家庭主婦把幫助自己減掉70多磅體重的秘方公佈出來,從此“體重觀察”減肥運動風靡於世;1968年,由兩位美國醫生撰寫的《快速節食減肥法》一書成為當時的暢銷書。
減肥事業商業化暗潮湧動,人們吃得開心,變得肥胖,然後再花錢瘦身,甚至把整個過程稱為拉動內需。大家對肥胖變得恐懼,於是有人提出了迎合大眾心理的“吃肉減肥法”,美其名曰:肥胖沉積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因此只吃肉,不吃飯和菜就對了。20世紀70年代時這種減肥方法在美國流行一時,但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它對身體的危害。
20世紀80年代的減肥潮中,厭食症成為新的名詞。經典老歌《昨日重現》的演唱者卡倫·卡朋特想用減肥來對抗衰老,並不胖的她因長期節食患上了厭食症,32歲便離開了人世。
(厭食症患者)
20世紀90年代,人們對於瘦身的追求和對肥胖的厭惡空前高漲。標誌性的事件是1994年美國一家著名雜誌的調查,它顯示18—25歲的女性中有54%的人寧願被卡車撞死也不願長胖,70%的人寧願沒有教養也不願長胖。對於脂肪的恐懼,讓美國人想盡一切辦法減肥,比如濫用藥物、外科手術等。
21世紀,幾乎全世界都加入到減肥大軍中來,人們對於身材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豐胸、抽脂、整形、美體按摩的廣告鋪天蓋地,甚至一些江湖騙子也賺得盆滿缽滿。當然,物極必反,一部分人開始反思這種審美追求,“自然美”的觀念也逐漸迴歸大眾視野。
參考文獻:
龐海麗:《身邊的科學·人體奧秘:身邊的陷阱》,鄭州大學出版社,2015年.
孟春明等編:《萬物搜索》,北京日報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