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統治成功的訣竅就是他總結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經驗,把任何他能夠看到的不穩定因素都消滅在萌芽狀態。乾隆朝在我們自己看來是一個非常光榮偉大的盛世,但是從世界眼光來看,有很多致命的缺陷。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的政績

我們今天之所以不停地提到乾隆皇帝,主要就是因為乾隆的統治成績非常厲害。從縱向說,乾隆時代是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富強的一個時代。從橫向對比,乾隆統治的大清帝國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種強大有以下的這些數據做支撐: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劇照

第一,經濟總量非常大,國家財力也比較雄厚。雖然對那個時候GDP計算的方法有各種爭論,但是用大家比較認可的計算方式算出來乾隆時期的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總量的30%多,遠遠比今天美國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要多。乾隆時期,中國在世界製造業中的份額是當時英國的8倍,俄國的6倍,日本的9倍。

第二,乾隆朝的軍事實力也非常強。乾隆的一大功績就是統一了新疆。乾隆24年統一新疆之後,中國的疆域達到了1453萬平方公里,正好是今天960萬平方公里的1.5倍。所以乾隆朝的疆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除了元朝之外第二大的疆域。而且和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不一樣,清朝對整個疆域內的實際控制力是最強的。

第三,乾隆朝的人口數量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在中國歷史上,以前朝代大部分時間人口都徘徊在幾千萬之間,少數那麼幾個時點突破了一個億,像明朝末期就達到了一億多,到了清朝由於前面有康熙、雍正兩代的統治,所以乾隆繼位的時候,中國人口是1.4億,到乾隆退位的時候,人口達到2.9億。就是說乾隆用54年的時間就讓中國的人口翻了一番。在中國古代,人口多少一直是統治者統治成績的最有利的證明。乾隆朝用10億多畝的土地養活了當時世界上30%的人口,這在當時是認為非常了不起的統治成績。

成功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當然跟乾隆本身的天資有關。乾隆智商特別高,情商也很高。他從小特別喜歡歷史,把整個中國通史研究了很多遍。這樣他就能夠有效汲取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經驗,把它們集大成。而且乾隆又特別聰明,特別會運用政治手腕,所以乾隆統治下,他消滅了中國曆朝歷代對皇權的幾乎所有威脅。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劇照

中國歷史上對皇權威脅一般來講有以下幾種:敵國外患、農民起義、權臣專政、后妃外戚干政、太監擅權、皇族干政、朋黨之爭、地方割據勢力——歷朝歷代幾乎都有這八種勢力興風作浪,好像在乾隆之前還沒有哪個朝代把這個八種勢力完全都鎮壓下去了。只有到乾隆朝,他汲取歷代的統治經驗,用高明的政治手腕把這八種威脅幾乎都消化於無形,達到了空前的政治穩定。

當然實現這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我可以舉兩個例子。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乾隆是如何消除后妃干政的威脅。首先乾隆要防範的是他母親,老太后。有很多歷史資料記載,乾隆是一個孝子。在老太后活著的時候,他每次南巡都要帶著太后。在宮中的時候,他每天都要給太后請安,儘可能的跟太后一起吃飯。老太后過生日的時候,他每一次都花很多錢。但是乾隆絕不允許太后干擾他行政。乾隆在繼位之後第三天就給太后身邊的太監、宮女發佈了一道諭旨,他說:“凡國家政事,關係重大,不許聞風妄行傳說,恐皇太后聞之心煩。” 實際上,就是對太后進行了信息封鎖,防範她有任何干預朝政的可能。

當然這個聖旨頒佈下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遵守。後來過了幾年之後,太后和皇帝之間發生過一次不愉快。有一次皇帝給太后請安,太后就跟乾隆閒聊天,說她聽說順天府東面有一個廟,特別靈驗,誰家有什麼事到那兒去求一求,許個願,過幾天馬上就應驗,但是這個廟年久失修,快塌了,說,你能不能撥點銀子把這個廟修一下。乾隆當時趕緊表示說沒問題,馬上撥款派人去修。但是從太后宮中出來之後,乾隆馬上把太后身邊那些太監叫過來,說,你們誰跟太后說的這個順天府的廟的事,你們要不說太后怎麼能知道呢?把這些人狠狠的懲罰了一次,然後說這是第一次,但是下不為例,要是以後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們可能就活不了了。然後又專門把這番話形成了一道聖旨頒發給這些太監。這個聖旨表面上是搬給太監和宮女的,實際上是搬給太后看的。太后也是個聰明人,從此之後,幾十年間,太后沒再提過任何一次類似的要求,乾隆就有效的杜絕了后妃干政的可能。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劇照

乾隆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這個人特別苛刻,特別刻薄,主要是因為他鑑於歷史上,從漢朝的呂后到清朝的孝莊太后,后妃干政的事情出現的特別多,所以他必須要防微杜漸。

接下來防範的就是他的親兄弟。乾隆當了皇帝之後,身邊有兩個親兄弟,一個是跟他同歲的弘晝,從小在一個桌上吃飯,一起玩,一起上學,感情非常深。但是當了皇帝之後,這種兄弟情分馬上就發生變化了。乾隆登基之後,一心想搞好和這兩個弟弟的關係,所以他在金錢上對這兩個弟弟非常厚待,給他們封了很高的爵位。但是乾隆從來不忘記敲打這兩個兄弟,提醒他們現在不再是兄弟關係,而是君臣關係。

有一次乾隆的這兩個弟弟到宮中給太后請安,他們倆一不小心就跪到了乾隆平時給太后請安的時候跪的那張席子上,因為皇帝的席子是專用的,乾隆知道之後,馬上把他們兩個嚴詞訓斥一番,並且一個罰俸三年,一個革去親王,處理是非常重的。所以乾隆就不停地這樣在細節上敲打他這兩個弟弟。

如此防範之下,乾隆這兩個弟弟沒有對政治形成任何的干擾,而且乾隆還立下了一條規矩,就是從他這一朝開始,皇族不許進入軍機處,這個規矩一直到晚清,到慈禧的時候才被打破。

除此之外對社會的其他各個階層,乾隆也都採取了非常強有力的防範和控制措施。比如乾隆當了皇帝不久,就編了一部宮廷法典,叫《宮中現行則例》,專門約束太監的,明確規定每一個太監的職責,幾點上班幾點下班,規定得非常詳細,就是說我們今天所說的這種精細化管理。乾隆對太監一直注意防微杜漸,所以乾隆統治的60多年沒有任何一個太監能夠干政。

乾隆對老百姓更是處心積慮進行控制。他對老百姓的態度有兩面性,一方面乾隆對於安分守己的老百姓非常仁慈,他吸取了明朝滅亡的教訓,就是稅收太多,老百姓承受不起,官逼民反,所以乾隆堅持了永不加賦的原則,而且一生五次普免全國的錢糧。乾隆對救災也非常重視,知道哪有水災、旱災,他總是不遺餘力進行救災。

但是另一方面對於他眼中所謂的“刁民”,就是那些敢於聚眾鬧事向上反映情況的,敢於反抗的這些老百姓非常殘忍。乾隆一生非常重視的事情就是不允許各地出現群體性的民眾聚眾鬧事事件,只要是聚眾鬧事的人數超過40人,他就當成叛亂,從嚴處理。

總之,乾隆統治成功的訣竅就是他總結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經驗,把任何他能夠看到的不穩定因素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乾隆的失敗

乾隆的成功在於他的統治縱向看是中國曆朝歷代最成功的,那麼他的失敗就是在於他的統治放在乾隆所處的18世紀的人類歷史上看,又變得暗淡無光。我們用一個現代的概念來說,乾隆盛世表面上看非常厲害,但是實際上這個盛世是一個飢餓的盛世,是一個恐怖的盛世,是一個只有生存權,卻缺少發展權的盛世。所以乾隆還沒死的時候就爆發了規模很大的白蓮教起義,乾隆死後不過才40年,就爆發了鴉片戰爭,從此大清王朝就一蹶不振。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劇照

為什麼乾隆盛世實際上是一個飢餓的盛世?我們可以用當時來中國的英國人的眼光來看一看他們所看到的乾隆盛世是什麼樣——

老百姓很窮

我想在座很多讀者都知道英使馬戛爾尼訪華的事情。乾隆所處的18世紀正好是英國產業革命時期,所以西方世界實際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工業發展得非常快,而且英國向世界各國的出口都增長得很迅猛,但只有在中國,英國的工業品打不開銷路,所以英國決定向中國派駐一個龐大的使節團,試圖和中國建立一個平等的外交關係,打開中國的國門。

這個使團的團長是英國的一個勳爵叫馬戛爾尼,他是一箇中國迷。從明朝到乾隆時代,歐洲興起了一股中國熱。全球化之後,歐洲有好多傳教士跑到中國來,之後向西方社會傳遞了很多信息,比如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穩定的疆域、治理井井有條的國度。他描繪的這種狀態跟當時歐洲的這種小國林立、戰亂不休的狀態形成了很大的對比,所以歐洲知識分子對中國非常崇拜。他們認為當時的中國經濟非常富強,民眾的道德素質也非常高,在他們的幻想當中,當時的中國是按照孔夫子的原則,就是按照父權的原則來統治的一個井井有條的大帝國,皇帝像全國人民的祖父一樣關愛著所有的老百姓,各省的總督像老百姓的父親一樣關愛著自己的子民。所以馬戛爾尼帶領了700多人的龐大使團來到中國,想看一看中國到底是什麼樣。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乾隆劇照

但是一到中國,他們發現中國實際上整體上來講很貧窮。他們知道乾隆是一個很自大的皇帝,所以他們來中國的初始名目是給乾隆慶祝生日。乾隆知道後非常高興,對這個使團也非常重視,囑咐各地官員,英國使團來了一定要好好招待,所以馬戛爾尼使團到天津一靠岸,當地官員馬上送來大量的補給,送來了好多活牛活豬,活雞,活鴨。這些東西因為是從天津各縣徵集來的,所以經過長途跋涉和碰撞,往船上運的時候有幾隻豬和幾隻雞死了。西洋人不吃死物,而且送的東西這麼多,船上放兩天也有點變味了,他們就扔到海里去了。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景,就是洋人的船到了天津一靠岸,好多中國人都跑來看熱鬧,這些看熱鬧的中國人一看洋人的船上扔下了死豬、死雞,好幾十人不顧生死就游到船邊來搶這些死豬死雞。英國人一下就明白了,說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很低,他們連這些已經變質的死豬死雞都要搶,可見他們是生活在飢餓當中。

到了天津之後呢,他們就換上了中國的船,沿著白河北上北京,他們也注意到,中國這條運河兩岸的民居看上去都很破舊,沒有一所中國的民居能夠像這個英國小鎮的樓房那樣整潔堅固。所以英國人對乾隆盛世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生活非常窮。

那麼講到這兒可能有的朋友就感到很奇怪,說乾隆朝畢竟是盛世,為什麼還會這麼窮呢?乾隆朝確實創了歷史記錄,其中有一條就是乾隆朝的糧食畝產量是歷史第一。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乾隆統治期間人口翻了一番,那麼用這個人口一除這個糧食總產量,就出現一個問題——乾隆朝的人均糧食佔有量是中國曆朝歷代最低的。

政治的貧困

這個貧困還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更體現在政治上。就是說乾隆時代也是一個政治貧困的盛世。為什麼?到了中國之後,英國人發現,大清王朝起碼有一條是符合他們的想象和期待的,那就是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政治統治上確實是井井有條。他們感覺這一路上接觸到的犯罪事件很少,社會秩序,社會治安非常好。而且,中國官府的統治效率非常高。因為英國人到中國來,給乾隆帶了好多禮物,其中好多工業製成品,包括大的地球儀和天體運行儀,想向乾隆顯示英國的科技和國防實力,那麼這些東西打成包之後一共是600多個包,從船上經過反覆的搬運,拆卸、拼裝,英國人認為到最後肯定會有一些東西是損壞的。但是在中國官府的強有力的組織協調之下,這些東西迅速的從船上搬運下來,運到北京,運到承德,組裝完畢,沒有一件破損,英國人說這種政治效率是全世界第一的。

但是這種政治效率達成的方式是英國人想象不到的。英國人長途航行到達中國的第一個城市並不是天津,因為他們不熟悉中國的航路,誤打誤撞跑到的第一個城市是浙江的定海。到了定海之後,他們需要當地官員給他找兩個領航員,沿著海路給他們領到天津。因為乾隆皇帝給各路官員下了命令,說只要發現英國使臣一定要好好招待,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所以定海總兵當時就發下命令,說趕緊去找領航員。但是定海總兵尋找領航員的方式跟英國人的想象是不一樣的。按英國人的邏輯,中國官員應該是高價懸賞。但是總兵不這樣辦,總兵派出他手下的士兵挨家挨戶把那些航過海的人都抓來。英國人坐在大堂之上,很快就發現一會兒工夫,士兵就帶來了好幾十箇中國老百姓,黑壓壓地跪在地上,然後總兵一一詢問誰到過天津,最後找出兩個到過天津的人,說你馬上帶他們到天津去,一分錢不給你。然後這倆人不幹,說他們已經十多年不航海了,而且現在正在經營買賣,去一趟不知幾個月才能回來,期間家裡的商鋪就沒法開了。總兵說你要不去,等著你的唯一結果就是挨板子,所以這兩個人只能跟著去了。英國人寫回憶錄的時候就說,總兵的這種專斷,反映了中國朝廷的法制並不怎麼美妙,迫使一個誠實勞動的公民,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拋家離子從事於己有害無益的勞役,這是不公正的和暴虐的行為,這隻有在暴君統治的國家才能發生。

道德水平低

此外,英國人還對中國人的國民性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來到中國之前,歐洲人的普遍傳說是中國人的道德水平普遍非常高,他們說中國普通農民和僕人相互之間的交談也要比我們歐洲貴族之間的交談更彬彬有禮。但是到了中國之後,他發現中國人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其實是比較低下的,更讓英國人驚訝的是中國人彼此之間的這種冷漠。使團到了天津之後,換上了中國官府的船,沿著運河去北京。一路之上運河兩邊擠滿了中國人看熱鬧的小船,結果有一條小船上人太多,英國船隻經過的時候,這些人都往一側擠,結果這個船就翻了,幾十個人掉在河裡了,英國人驚訝地發現,周圍那麼多船沒有一個人跳下去救人,英國人說那咱們這個船趕緊停下來救人,結果中國的水手說,我們這個船劃得太快了,停不下來,就這樣一路划過去了,就眼看著幾個人淹死在河裡。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而且英國人還注意到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中國老百姓在有官員出現的場合和沒有官員出現的場合,表情是不一樣的。沒有官員的場合中國老百姓很活潑,很自然,但一旦有官員出現,這些老百姓馬上就變得呆若木雞,一個個看起來神情呆滯,不敢說不敢動。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之後,英國人就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說清政府經過長時間的高壓統治,完全馴服了這個民族,並且按照自己的需要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性格。所以乾隆朝在我們自己看來是一個非常光榮偉大的盛世,但是從世界眼光來看,有很多致命的缺陷。

為鴉片戰爭埋下伏筆

我們在歷史分析當中,往往把乾隆朝的這個時代劃為古代史,那麼中國的近代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算,所以我們頭腦中的一個印象,就是說為什麼鴉片戰爭使清朝不堪一擊呢?是因為清朝晚期的這些皇帝一個個都懦弱無能,所以清朝才不禁打。如果是碰到了乾隆、雍正、康熙可能就不是這樣的了。但事實上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鴉片戰爭爆發的幾方面原因,正好是乾隆皇帝他一手造成的。

乾隆皇帝的成功與失敗

首先,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跟乾隆年間馬戛爾尼訪華的原因有一些一樣的地方,就是英國人希望打開中國的國門,為什麼希望打開中國的國門呢?一個原因是乾隆朝制定的外貿體制,一口通商,造成了廣州海關極度的貪汙腐敗,當時的一艘英國商船到中國,除了正常的交關稅之外,還要給海關的官員交上1900多兩白銀的陋規才能夠進口,所以時間長了,英國人感覺不能忍受,而且清政府對英國商人的待遇有很多的約束。清朝的外商到了廣州之後,只允許住在廣州城外的十三行街,街兩邊有中國人把守,不允許他們隨便出入,每個月有三天時間當地官員組織他們到周圍一個小公園去轉一下,平時不允許他們和普通中國人接觸。而且絕對禁止英國人學漢語,所以清朝有一個法律,哪個中國人敢教外國人學漢語,就要判處死刑。而且還規定,英國商人到廣州不允許帶老婆和孩子,所以他們想改革這種外貿體制。

第二,鴉片戰爭之所以叫鴉片戰爭,這就說明他們跟鴉片這個物資是密切相關的,那麼鴉片是什麼時候大量流入中國的呢?他並不是在道光年間,而恰恰是在乾隆年間,因為乾隆年間英國人想方設法也打不開中國的大門,英國的這些工業品賣不到中國去,換不來外匯,他只能用白銀來購買中國的東西,時間長了支付不起,英國人就開始動歪腦筋。英國人後來就想一個辦法,在印度種鴉片,然後把鴉片賣到中國。這個計劃是從乾隆38年開始實施的,所以乾隆年間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量激增,乾隆早年鴉片佔英國輸往中國物資的八分之一,到乾隆晚年佔了二分之一,所以到了乾隆晚年中國的上流社會已經流行吸鴉片了。

第三,就是馬戛爾尼訪華對中國的實力有了準確的估計。他回到歐洲之後,告訴歐洲人,中國是一個不堪一擊的龐大帝國,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訪華期間對中國的軍事實力有了瞭解,他們到了中國之後,乾隆命令各省督撫見到英國人的時候一定要舉行閱兵儀式,讓這個英國人見識一下大清軍隊的威武雄壯。所以每個清朝官員見了英國人都要搞一個閱兵,但是這個閱兵不搞還好,一搞英國人就知道中國的軍隊是什麼樣子。首先這個精神面貌讓英國人感覺很可笑,說這些士兵一個個穿著綢緞衣服,手裡都拿一把扇子,有的還彆著一個菸袋。那個時候歐洲已經到了熱兵器時代了,他們還大量使用冷兵器,拿著大刀弓箭,少量的一些熱兵器也是歐洲100多年前的東西。所以,馬戛爾尼說,我只需要幾艘戰艦就可以摧毀整個中華帝國。所以英國人以前從來沒想到要說侵略中國,但是馬戛爾尼回到英國之後,英國就開始琢磨著以後要是用外交辦法打不開中國的大門,我們就要動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