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认为刺史和县令相当于自己的手足,她是怎样配备这些职位的

武则天很喜欢的青年才俊陈子昂,因为才学智识和率真情怀,武则天曾经多次接见了他。即使在他激烈反对武则天把唐高宗李治埋葬到长安城边上,武则天并没有因此而反感他、疏远他。在地方官吏的配置问题上,陈子昂有过这样一番论述,他说“宰相相当于陛下的心腹,刺史和县令相当于陛下的手足。从来就没有失去心腹手足而能够独立治理天下的君主。刺史、县令的职位,是确保政令畅通的关键所在,江山社稷的兴衰与这些官吏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说武则天既然提出了“君臣同心同体”的要求,而她又是如何管理和选拔地方官员的呢?

武则天认为刺史和县令相当于自己的手足,她是怎样配备这些职位的

在对地方官吏的管理上,武则天曾经说过,我身居在高大的皇宫里,不能亲自对所有的地方官员进行考察,只有依靠贤达之士,共同来管理好天下。

我们不难看出,武则天对地方官员抱有深深地期望。

685年(垂拱元年),武则天亲自撰写了《臣轨》两卷,用来训诫百官。被宋代人称为“为事上之轨模,做臣下之准绳”的《臣轨》,从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廉洁、慎密、良将、利人等十个方面,武则天给臣子们开出为政之德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她倡导官吏要知敬畏、守规矩、懂廉耻。并殷切地希望部下们都能够有德有才、忠君爱民。

作为大唐天下的掌门人,武则天希望构建一支忠于自己的官吏队伍。随后,她把《臣轨》发给了各级官员,要求大家认真研读。

武则天认为刺史和县令相当于自己的手足,她是怎样配备这些职位的

693年(长寿二年),武则天下令要求,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把《臣轨》作为必考内容。当时就有人感叹,“臣轨》是皇帝亲自写出来的,这实在是很好的事情。皇帝用古代的贤达人物为例子,让官员们以此为借鉴。《臣轨》是臣子们的行为规范,是忠君爱国的要道,各级官员应当铭记于心。”

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任何决策的落实都要依靠地方官吏。武则天自然很明白这个道理。她首先从夯实基层官吏的思想基础入手。我们说,在《臣轨》的用人策略指导下,武则天综合考量了当时的官员队伍现状,她要打破初唐以来形成的官吏格局,从而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

那么,武则天是如何来选拔配备地方官吏的?

在唐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以州、县两级为主,在各个州配置刺史,在每个县配置县令。刺史和县令之下设有不同职能、级别的其他官员。刺史、县令分别是州县的最高长官,负责朝廷政令的落实和当地的民生发展、社会管理、司法刑法、民风教化、德化宣扬、农桑劝课、社会救助等等。

武则天执掌政权之后,虽然没有在州县建制上做大的调整,但是她在竭尽全力扭转初唐以来的武官配置。在初唐立国的时候,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能征善战、勇猛果敢的作战能手,为高祖时代的社会稳定出了大力。但是随着唐太宗时代开明风气的出现,贞观盛世让大唐国力昌盛,人心趋稳。尚武出身的官吏管理地方就出现了随心所欲、行为失范的弊端。

这时候,武则天从改变地方官吏组成结构入手,放手任用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人物担任刺史和县令。我们知道,通过科举制度,武则天把大量有才能而没背景的人物选拔出来,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武则天认为刺史和县令相当于自己的手足,她是怎样配备这些职位的

有人做过统计,从618年到655年(武德元年到永徽六年),朝廷任用的221名刺史中,武职人员有79个。而从656年到712年(显庆元年到延和元年),朝廷任用了2285名刺史,仅仅有2名是武职出身,通过科举选仕,大量的文职人员走上了刺史和县令岗位。

在使用科举人才的同时,武则天还注重由朝廷中选拔官员到地方任职。她先后把20多名京官下到地方,建立了唐代官员交流任职的机制。

有人曾经给武则天提出:“当下最重要的莫过于富国安人,而富国安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要选拔好官员。”武则天在这一方面的实践无疑是有效的,虽然她没有解决武周时期官员队伍的全部问题,但也不失为一种很有成效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