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此人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倪是誰JACK


三國中劉備絕對是一個英雄人物,雖然歷史上記錄他是以賣草鞋為生的,但是中國的英雄從來是不問出處的。

我們看看劉備結交的人,就知道他是一個志向遠大,不一般的人物。

你看他能和關羽、張飛結成朋友,這說明劉備是個慧眼識人的主。雖然張飛僅僅是一個賣豬肉的小商販,關羽的工作也沒好到那裡去。但是,這兩個爺,經過後來的證明,那都是可以在萬人之中取敵人首級的呀。

關鍵是張飛和關羽,一直視劉備為長兄,對劉備始終沒有二心。這樣的關係,豈是一個鐵字可以解釋的。

據說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形影不離的,連睡覺都在一個床上,蓋一床被子。我估計當時他們老婆的意見應該是很大的,但是,肯定是不敢表現出來的,真是難為他們了。

當然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全部都是劉備三兄弟之間的事。

下面我們再看看同盟者或者敵人眼中的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大家都知道劉備曾經投靠過曹操,那時候的劉備一無人馬,二無地盤。但是,就是這樣的他,曹操依然對他是另眼相看。

劉備和曹操之間有個青梅煮酒,在這個會議上,曹操就問劉備,你說當今天下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曹操的這句話一問出來,估計劉備一直在冒冷汗,這個問題不好答呀,他總不能說我劉備是英雄吧。

劉備吱吱嗚嗚的回答曹操,說劉表是個英雄。

曹操哈哈一笑,說道,當今天下英雄唯汝於曹爾。就是說在我曹操看來,只有你劉備和我曹操算的上當今的英雄,其他人不足為慮。

劉備聽曹操這樣一說,當時是在吃飯,竟然嚇得把筷子都給丟掉地上了。

也就是從這之後,劉備趕緊離開了曹操,去投靠劉表去了。

其實劉備還幫助曹操殺過呂布,當時曹操和呂布打仗,呂布戰敗被俘,曹操和劉備正好在一起。

曹操對呂布很是欣賞,他就想放呂布一馬,讓呂布跟隨他曹操幹。但是,是劉備的一句話,改變了呂布的命運。

劉備告訴曹操,呂布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他跟著丁原時殺丁原,跟著董卓時殺董卓,現在跟著你,你還想讓他殺你嗎?

曹操一想,窩草,劉備說的很對呀,於是,就命令手下直接把呂布給送上了斷頭臺。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其實劉備還是很會深謀遠慮的。

再說諸葛亮,他年紀輕輕,未出隆重就知道天下要三分了,這樣的人,出山的時候,誰都不選,偏偏選了個沒人馬,沒地盤的劉備。

這說明劉備奇貨可居,確實是一個人物。只不過現在他欠缺的是一個機會而已,一旦天下大變,劉備肯定會有屬於自己的地盤的。

諸葛亮能掐會算,他說劉備有機會稱王稱霸,到了劉表死的時候,這句話真的應驗了,劉表的荊州,不就是被劉備給拿了過去嗎。

劉備的發家之路,就是在得到荊州開始的,天下三分也是從他佔據荊州開始的。

在劉備沒有佔據荊州之前,孫權和魯肅根本就沒正眼瞧過劉備。但是,劉備佔據荊州之後就不一樣了,因為這時候劉備可以和孫權,曹操平起平坐了。

最後劉備又把益州給拿了下來,還佔據了漢中之地。這樣的劉備,從白手起家,一無所有,到變成一個地方的諸侯,也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這樣的人物,當然是英雄了。


史學達人


曹操善權謀,劉備善馭人,孫權善隱忍,故能成三國鼎立之勢。有人會說,曹操也善於馭人,許多能人志士都歸降他。相比於劉備,曹操馭人的本事太差,終其一生有許多人都背叛了他,例如張邈、陳宮、于禁、張繡等等,而鮮有人背叛劉備。那麼劉備在真實的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劉備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揚名天下靠的是仁義和忠信的聲譽,然而最後成立帝業靠的卻是趁虛而入,侵犯別人領地。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打臉行為,也是後人為什麼非議劉備虛偽的原因。

劉備此人有一種氣質,用現在的話叫自帶光環,什麼光環?英雄光環。劉備認為自己此生必非凡品,所以對和自己有同樣氣質的人有隔離感,於是才造成了流竄於諸英雄之間,居無定所。劉備曾經在見到孫權後說道:孫權此人有大志,必不為人下,我不能再見他了。

備還,謂左右曰:「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乃晝夜兼行。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劉備每投靠一個人都會思量一番,如果自己能夠取而代之則繼續待下去,例如陶謙、劉表、劉璋,如果自己不能夠取而代之則要趕快離開,恥於屈居人下,例如袁紹、曹操、孫權、呂布等等。

那麼他這種思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小時候,這就是劉備與眾不同的地方。

劉備年少即有大志,史載劉備為織蓆販履之輩,雖然劉備家庭貧窮,但是卻胸懷寬廣。同宗劉德然看出他的與眾不同,於是經常在經濟上照顧她。這讓劉德然的妻子很不解,劉德然自信的說:以後光耀劉家門楣的必是此兒。

等到劉備再長大一些,他的影響力就更大了。劉備和公孫瓚共同投靠當時的大儒盧植門下學習,事實證明,此二人都不是來讀書的,而是來求取名聲的。為什麼呢?公孫瓚出身貴族,但卻是個粗俗之人。劉備呢?劉備喜歡狗馬、音樂、豔服。後兩人都從軍而去,你說他們能在盧植這裡學到什麼?無非是蹭個大儒盧植的門生這個虛名而已。

劉備這時就開始凸顯他的馭人之能,當時和他幾乎同齡的人都喜歡結交劉備,富商張世平、蘇雙更是資助了他大量錢財,劉備隨之有了一定的勢力。

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後來,黃巾起義爆發,劉備趁亂而起,以義兵形式參加平定叛亂的行動,當了個小官,安喜尉。劉備此時還是個小人物,因此上天也不會特意照顧他,刀劍不長眼,有一次劉備差點死去。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張純反叛,朝廷派兵征討,平原相劉子平推薦劉備助軍,劉備在作戰過程中被人所傷,為了保全性命,劉備裝死逃過一劫,後被人救了回去。在三國時期,靠裝死逃過一劫的知名人物恐怕只有劉備和廖化兩個人。

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得免。

後來,劉備以軍功晉升安喜尉,這時朝廷下旨遣免一部分以軍功當官的人,劉備好像在遣散的名單之中,劉備怕丟官,於是前去拜見負責此事的督郵,有賄賂督郵的嫌疑,督郵沒有見他,於是劉備生氣,將督由綁在床上毒打了一頓,然後懸官印而去。

自此,劉備開始了流亡的生涯,先是投奔公孫瓚,後和田楷一起助力陶謙守徐州。劉備在幫助陶謙時兵力只有一千多人,陶謙見劉備兵力少,於是撥付給他幾千人,劉備實力大增,於是脫離田楷,做了陶謙的手下。

陶謙死後,劉備被眾人推舉為徐州牧,注意,這僅僅是劉備第一次被眾人推舉,後面還有一次,在荊州的時候,劉琦死後,劉備也是被人推舉為荊州牧,由此可見劉備駕馭人心的魅力。

可惜徐州是個易守也易攻的地方,很快的劉備丟失了徐州,也與人生第一個死敵呂布結下了樑子。劉備平生最恨呂布,為什麼呢?因為呂布曾經兩次擒獲了劉備的妻子和其他家屬,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所以在曹操擒住呂布後,呂布欲讓劉備替其求情,劉備直接慫恿曹操殺了呂布,這一招借刀殺人用的絕妙。

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後來,曹操欲收服劉備,無奈劉備不是那種肯屈居人下的人,於是劉備再次逃亡,南下投奔劉表。劉表礙於劉備的英明,打發他去新野駐紮,新野是曹操南下進攻的第一站,所以劉備算為劉表看家護院。

劉表後來病死,臨終欲託孤於劉備,劉備辭讓,於是劉表的小兒子劉琮即位。劉琮背叛了劉備,在沒有通知劉備的情況下偷偷的投降了曹操,劉備很生氣,此時諸葛亮建議劉備趁機攻擊劉琮,佔據荊州,劉備沒有答應,於是率軍撤退。撤退時,荊州的百姓及官吏都跟隨他南下,劉備的聲望達到最高點。

赤壁之戰後,劉備從孫權處借得荊州。後劉表邀請劉備幫助防守漢中張魯,這時劉備坐不住了,開始謀劃奪取川蜀之地。那麼為什麼劉備此時會變臉呢?他難道不要仁義、忠信的名義了嗎?答案是時間不等人呀

此時的劉備已經年近五旬,卻沒有能夠安心立足的地方。川蜀地處西南,是個割據一方的好地方,況且劉璋闇弱,自己有可能取而代之。於是劉備在形勢的逼迫下人生第一次卸下虛偽的面具,露出了猙獰的面孔。隨之在龐統和法正的陰謀輔佐下,趁機佔有了川蜀之地,益州。

劉備佔了大便宜,孫權不高興了。於是孫權後來發動戰爭逼迫劉備割捨江夏、長沙、桂陽等地,又趁關羽北伐、劉備爭奪漢中之際,趁機奪取了南郡,徹底奪回了荊州全境。自此,孫權和劉備徹底翻臉。劉備大怒,舉全國之力發動夷陵之戰,後被陸遜所敗,憾然離世於白帝城,自此劉備走完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劉備一生很精彩,也多災多難。終其一生劉備都堅信一個信念,那就是自己本就是人中龍鳳,最後他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信念。而同時劉備也是歷史中的一個小人物,蜀漢之偏安朝廷終歸不能抵擋曹魏的強大而最終被滅,所以說劉備是英雄也罷,是小人也罷,終歸劉備首先是個平凡的人,而最終他能夠成為帝王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努力上去的。難能可貴的是劉備攀升之路並沒有伴隨太多殺戮,這一點是他強於曹操的地方。


每日趣評


1.年輕的時候不喜歡唸書,喜歡犬馬,喜歡音樂,喜歡華美的衣服。

這不就是當代活脫脫的80後,90後,00後的共同寫照麼。

2.做事堅定,認準的事情不回頭。

比如最著名的三顧茅廬,一次見不到,去第二次,兩次見不到,再去第三次。(“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這固然反映了劉備求賢若渴,也同時反映了劉備性格的一個側面:認準的事情一定要做成。

再比如年輕的時候,見督郵,人家不見他,他氣的去把人家綁起來打了一頓,然後跑了。(“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換成普通人,想見一下高官,人家擺架子不理會你,一般人可能就算了,劉備吶,可不這樣,要麼你就見我,要麼我揍你一頓,反正揍完了也是見面了。

《三國演義》裡把鞭打督郵寫成是張飛乾的,誰想這樣的事情實際上是劉備乾的呢!

所以啊,幸虧三顧茅廬的時候劉備已經不年輕了,不衝動了,說不定能把諸葛亮也綁起來揍一頓:我讓你不見!讓你不見!讓你不見!

3.社會你備哥,人狠話不多。

劉備這個人吶,不太愛說話,但是喜歡結交朋友,(“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做起事情來也很果斷,殺人的時候也絕不手軟。

例如在劉表手下,勸袁紹襲擊曹操:“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

曹操讓他襲擊袁術,他卻趁機殺了車胄:“曹公遣先主督朱靈、路招要擊術。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

4.做事以仁義為本,真的也罷,假的也罷,他直到死都一直在貫徹自己的這個理念。

有人說劉備仁義是在演戲,但是演一時的戲不難,一輩子都這樣演,臨死前還這樣演,那他到底是真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還是在演戲,那就很難說了。

例如在當陽長坂坡,劉備不願捨棄百姓逃離:“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在襄陽,諸葛亮勸他攻打劉琮,佔領荊州,劉備說:“吾不忍也。”

關羽被東吳殺死,劉備起兵討吳,誰勸也不聽:“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這件事後世很多人認為劉備不明智,不懂政治,憑個人感情用事等,然而,反過來看,劉備不就是靠仁義感情籠絡人心的麼,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對他誓死追隨,情感因素大於功利因素,劉備這一做法是不明智,但是這也正是他為人“一以貫之”的體現。

劉備自我評價:“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5.知人善任,善於籠絡人心。

劉備本人在歷史上關注度不高,但是他的部下諸葛亮關羽,是文臣武將的標杆,不管是在民間官方,不管是學者大儒,草野村夫,都很敬仰崇拜他們,不管哪個朝代一律都給以極高的評價,實在是非常難得的,而他們效忠的君主是誰?

正是劉備。

再比如,張飛馬超趙雲,這些人物在後世,幾乎個個名字響噹噹,而歷史上的蜀漢呢,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幾十年的割據政權罷了,由此可見劉備此人必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能讓部下忠心耿耿的追隨一生。

劉備臨死前特意囑咐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後來果然馬謖嚴重失職,可見劉備識人眼光有毒辣之處。

有刺客想殺劉備:“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6.胸懷大志,雄才大略,百折不撓。

“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曹操:“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曹操對待劉備:“曹公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陳壽:“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劉備投奔袁紹的時候,袁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劉備投奔劉表的時候,劉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陸遜:“劉備世之梟雄。”

諸葛亮:“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

劉備二十多歲起兵,一路奔波,直到61歲才稱帝,可見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可以奮鬥終身。

7.劉備金句: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求田問舍”:後許汜與劉備共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

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髀裡肉生”:“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注:以上引號文字皆引自《三國志》。


師明禮


劉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史料去分析,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劉備是一個奇才,但是絕對是百分百的偽君子而且禍害好幾代人,再加上通俗易懂的三國演義的流行,直到現在還令國人沒有正確的三觀,光說沒用,大家一切用道理說話。

首先經常有人說劉備白手起家,錯!資產不單是金錢和權力,劉備靖王之後的身份就是劉備最大的資產。曹操是宦官之後,東漢末年政局混亂宦官是禍害之一,所以曹操的出身並不好,特別對於當代有識之士,是看不起曹操的。而劉備呢?一個根本查無可查的身份,根本難以證明,而難以證明就相當於很難去否定一樣的道理,所以靖王之後對當代文教未開,讀聖賢書的人來說就等於頭上自帶光環一樣,但有一樣絕對沒錯,就是三國演義的皇叔身份純屬瞎扯,按劉備的輩份排序實際是漢獻帝的玄孫。

看過三國演義的應該知道劉安殺妻給劉備及孫乾食用的故事吧,為什麼羅貫中在演義裡不停表達劉備的仁義,塑造一個仁義長者的形象,卻又把劉安殺妻這事情加入小說?道理很簡單,就是羅貫中本身就是思想迂腐的書生,不認為女性的生命有什麼價值,這一事情正常不過,不會沾汙劉備仁義之名,所以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清楚了吧?

說回劉備,認為劉備是仁義,是正統,匡復漢室是很崇高理想的人大有人在,但可以肯定的說,劉備是一個絕對談不上仁義,而且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千古偽君子,劉備和曹操從個性上最大的區別就是曹操從不掩飾自己做的事情,而劉備卻是一個做著同樣事情什至更加不堪的,但總要用所渭仁義去包裝,因為劉備實力不如曹操,所以表面上一定要裝作和曹操處處相反,自己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和曹操對抗。

為何說劉備的仁義是裝出來的呢?有很多人會說劉備仁義了一輩子就是真仁義,還有什麼小善不為,小惡為之和曹操的寧我負人,休人負我相比。對不起,你們太膚淺而且沒有去了解這段歷史,劉備不仁不義的事情多的去了,隨便一抓一大堆。

劉備倒是學了劉邦的一點皮毛,逃跑時跑的比免子還快,那還去理會什麼兄弟,妻子就更不用說。劉備投靠過的人有差不多十個吧,別瞎扯什麼帶兄弟入股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廢話,數一下每回投靠時劉備帶了什麼,走的時候劉備帶走了什麼?再數一下劉備為什麼每回離開時不是不辭而別就是開蹓什至逃跑?一個兩個是個別事件,但基乎每回都是就不是偶然吧?

再看劉備還做了什麼,劉璋這同宗腦袋發熱邀請劉備入川抵抗張魯,劉備到了西川后做了什麼?呆在那裡動也不動,吃喝拉撤全是劉璋供應,用了一年多時間把自己養肥了,認為是時候要反客為主強佔西川了,且慢,翻臉前先和劉璋說荊州有戰事需要更多軍馬錢糧,劉璋這同宗給了一半,劉備是確認不能從劉璋身上騙取更多東西,要開始強佔了,但是這事情實在太臭,用什麼辦法來裝好呢?只好委屈一下鳳雛先生,還我軍師來!

劉備囗號是匡復漢室,這話只說了一半,後面才是深層次的意思,就是皇帝必須由自己來當。漢獻帝禪讓曹丕,劉備馬上跳出來一口咬定漢獻帝已遇害,痛哭流涕之後就是按照劇本演下去,一推再推最後勉為其難的稱帝吧,在祭拜烈祖烈宗時還加上一個活著的漢獻帝,這戲真是考驗演戲的功底啊。有很多人對劉備稱帝苦心思量了多種借囗,希望能把這事合情合理化,比如無論漢獻帝是否在生都不重要,禪讓了劉備稱帝就是要延續漢室,那請問劉備自己如果認為自己稱帝合情合理的為什麼要發佈漢獻帝遇害的假消息?很簡單,就是名不正言不順,難道是閒著旦疼嗎?那些說消息是封鎖的,劉備不知道實情的人,請先去補補腦,禪讓是兩個人躲在房間裡禪嗎?漢獻帝封公賜地保留天子禮儀再加上帛衣玉食這等好事,曹丕要掖著捂著嗎?肯定是天下無人不知,隨了另有企圖的劉備。

且不說演義還是三國志,就按大家都知道的歷史大局來說,劉備對歷史推進和國家統一非但沒有貢獻,而且可以用歷史罪人來形容也不為過。首先漢獻帝逃離長安之際,假設沒有曹操存在,以當時的劉協加上劉備可以做什麼?不要說延續漢室,連小命都不一定保的住,曹操那句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一點都不虛,天下間不知出現多少不同姓氏的王和帝,誰還在乎皇帝姓什麼,劉備的宗親身份還有意義嗎?漢朝還能再撐最後那幾十年嗎?

曹操挾天子後,抵抗外族入侵,保衛了漢人的土地,然後用畢生時間擺平各分裂諸候,把四分五裂的天下統一成十三州佔其九,這對國家統一和歷史的推進是多大的功勞?天下大亂本來就是東漢朝廷胡作非為而導致的,難道曹操作了這些貢獻不能稱帝?天下是姓劉的還是應該有能者居之?何況曹操至死都沒稱帝而劉備稱了。

那請問一下曹操在南征北伐時劉備在幹什麼?不就是到處投靠,佔了便宜就跑嗎?敢問劉備自己打下來的地方有幾個?不就是荊南幾個不毛小郡和早就被戰略放棄的漢中嗎?騙了西川后,妄自稱帝發動戰爭,請問劉備是有貢獻還是有實力?難道還想曹魏主動歸順然後讓劉備當皇帝?憑什麼?就憑你姓劉和那個真假難分而且八輩子沾不上邊的宗親身份嗎?說白了劉備囗喊匡復漢室,實際上就是要自己當皇帝,如果劉備不是因為自己的皇帝夢而早日歸順,曹操在有生之年可以統一國家的話,往後幾百年的亂世很可能不會出現。如果認為是曹操妨礙劉備統一天下而不是劉備妨礙曹操的,請再去補補腦,然後說一下沒有曹操這人劉備如何統一天下?前文已經說的很清楚。

喊口號很容易,可以喊得很高大上,但國家需要喊囗號的人還是實際幹實事的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純粹瞎扯,曹孫劉都是漢人,誰當皇帝有區別嗎?為了皇帝要姓劉,然後發動漢民族間的內戰,請問有何光榮有何好吹噓?

劉備是地地道道的小人和偽君子,對國家無貢獻之餘還延長國家分裂,請問劉備發動戰爭就算成功了,除了皇帝由姓曹變成姓劉,然後天下打的稀巴爛外,還能有什麼?曹操統一大半天下,大部份百姓開始由亂轉冶的生活,而劉備偏要再次發動戰爭把百姓開始穩定的生活再次撥亂,請問劉備如何不是歷史罪人。

這問題還包括三觀的問題,請先了解歷史,再去用宏觀角度去想一下,而不是人云亦云,道聽途說。討論問題可以,但請按實情說論點,而不是像劉備喊口號一樣,假大虛外並沒其它意義。


過路閒人路過


劉備,蜀國開國君主。少年時孤苦窮困,與母親販鞋織蓆為生。十五歲時,師從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二十八歲時,恰逢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結拜為兄弟,招聚義兵。朝廷以劉備鎮壓黃巾起義有功,授定州中山府安喜校尉。劉備曾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漢獻帝排世譜,劉備為帝之叔,自此人稱劉皇叔。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被曹操一語道破英雄之志,後為防曹操謀害,劉備便在後園種菜。劉備離開曹操後,投奔袁紹。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劉備投奔劉表,其間,得趙雲。甘夫人生劉禪。在劉表處,劉備遭劉表妻蔡夫人及蔡瑁設計陷害,幸虧的盧馬相助,得以脫險。之後,劉備遇司馬徽,才明白招攬人才的重要性。後聽從徐遮推薦,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並採納諸葛亮的主張聯孫抗曹。赤壁大戰後,向孫權借得荊州。平定西川,劉備自領益州牧,以諸葛亮為軍師。建安二十四年,取得漢中,為漢中王,後稱帝,建都成都,立劉禪為太子。封諸葛亮為丞相。章武二年,劉備為報孫權殺關羽之仇,不聽諸葛亮、趙雲勸諫,下令起兵伐吳。被吳將陸遜用計火破連營,劉備僅存五百餘人逃回自帝城。一年後,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去世。


珍愛惜緣16


在劉備真實的歷史裡:

第一劉備少年時期父親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就如最近火爆朋友圈的冰花男孩。

但少年劉備心有大志,充滿著要出人頭地的志氣。

第二15歲時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盧植為師學習,劉備不愛讀書,喜歡聲色犬馬,不愛說話,喜怒不行於色,善於結交英雄豪傑,與公孫瓚等英雄為友。

第三23歲時,黃巾起義,劉備起兵鎮壓起義軍,因軍功被封為縣尉,後因鞭打督郵,棄官不做。


黑瞳視野


其一,有遠大理想,小時候就想當皇帝,常常指著桑樹說:我長大之後,要乘此車蓋。意思是乘華蓋的車子。

其二,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劉封劉禪,意思是封禪大典的意思,看來劉備一直就自命不凡,儼然以真命天子自居。

其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頑強的意志力。劉備自己打仗不是一把好手,因此在軍閥割據間實力很弱,但是很有恆心,就像打不死的小強,從來未曾消退。

其四,有很強的洞察力。劉備看人很準,比如關羽張飛趙雲,都是虎將,劉備重用這幾個人,這些人為劉備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劉備看魏延,認為此人能夠鎮守住漢中,果然,十年,曹操沒佔到任何便宜。劉備說馬謖誇誇其談,不可大用。果然,馬謖被諸葛亮派去鎮守街亭,造成街亭失守,可見劉備這個人很有知人之明。

其四,劉備善於籠絡人。諸葛亮有本事,劉備聽說話,三顧茅廬,禮賢下士,讓諸葛亮誠心誠意為自己嘔心瀝血。趙雲在萬馬軍中救出阿斗,劉備沒有什麼可以賞賜的,只是把兒子往地上一摔,讓趙雲覺得劉備對自己比對他兒子還好,感動的趙雲熱淚盈眶。所以民間有劉備摔孩子刁買人心。

其五,劉備有骨氣,有膽大,同時也是一個武藝很高的人。劉備能夠鞭打都郵、殺死車胄,可見他也不是白面書生。


李治亞文史博客


世人大多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而詬病劉禪不思進取,昏庸無能。但是分析歷史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劉禪在位保了30年蜀地太平,我覺得評價一個帝王,不能看他領地有多大,而應該看他為他的子民帶來了什麼,不投降,面對強大的魏軍,負隅頑抗然後很大概率城破人亡等魏軍進來屠城嗎?對,不投降反抗是有機會,那也是站在個人利益,百姓不會管誰得天下它們只想過太平日子。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劉禪是聰明的,他在位的這三十年主管蜀地,百姓休養生息恢復生產。而且能在位三十年,這需要非常深厚的帝王之術。我們看看《蜀書後主傳》裡對他的評價“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應該來說還是比較肯定的。我覺得劉禪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每日曆史百科


仁義之君。

首先同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幾十年的交情,最後還發全國之病為關羽報仇,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注重感情的,“”桃園三結義“”的千古佳話也同樣證明了他的仁義。

其次劉備是忠義的,興復漢室一直是他的理想,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起點低,但也敢於反抗一切漢賊,這份心絕對不容置疑。

劉備是愛護百姓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老百姓的追隨。

但不得不說,算不得什麼明君,能力實在有限,前半生打仗多次失敗,沒有自己的一寸土地,後期得到了諸葛亮,但也沒有重用,大概是軍閥作風吧。放著曹丕不打,卻要伐東吳,最後幾乎全軍覆沒,給蜀國造成了兵源不足的大問題,這也是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一大原因。


文史學生仵三源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陳壽

一個出身不如曹操、創業資金不如曹操、人脈不如曹操,前半生被各路英雄欺負瞧不起,顛沛流離,混的一塌糊塗,直到五十多歲才終於揚眉吐氣打敗曹操,終成大業的人!

現在被吹的很厲害的曹操一輩子拍死多少英雄豪傑,皇帝都收拾不止一個(包括袁術那樣的),唯獨拿草根階級劉備沒辦法,而且還讓他越混越大,在那個重視門第的時代竟然成了皇帝!

劉備前半生靠混,沒本錢,但他也有氣節,他敢怒打督郵(正史是他自己打的),然後出去拼搏、戰鬥!和演義裡差不多,很是顛沛流離,他真正崛起是在赤壁之戰前後,有了爭天下的本錢,然而在混的日子裡,他的人品卻出奇的好,下面有同期或者後世人對他的評價,簡單點就是有雄心,又崇尚以德服人,從不做難看的事,有曹操的容人之量,卻無曹操的暴戾多疑。

我們再來談談那個時代最引人注目的點:軍事。平時多看書,上網少的,多少能發現一個細節,那就是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裡,劉備的軍事才能,無論戰術戰略,都是要高過曹操的,曹操能和他相比的,只有用人而已。

早期小打小鬧的勝仗大家也不認同,我們看看從赤壁到夷陵之戰之間,劉備的軍事生涯一句話:戰必勝,攻必取,百戰不殆!徵四郡,四郡平。入蜀逆襲劉璋,幾乎七戰七捷。漢中之戰,曹操欲取漢中,被劉備打的大敗。相比之下,曹操甚至沒有形成自己的戰術體系,在參謀團隊建立起來以前,其實軍事表現比劉備還差點。

政治上,看看徐州那部分還有他孤身入許昌的本領就知道其水準,曹操最有名的伎倆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厲害。到了晚年各種剛愎自用,遷都都搞出來了,至少不是劉備能搞出的段子。

很多人說劉備虛偽,我們來看看別人的評價:

劉元起: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袁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程昱: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將生憂寡人、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

裴潛: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劉曄: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

孫勝、賈詡:劉備雄才。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諸葛亮: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趙戩: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

傅幹: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張松: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讎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破。魯破,則益州強,曹公雖來,無能為也。

彭羕:僕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致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

劉巴: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孫權: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

黃權: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

陸遜: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

張輔: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

鍾會: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朔野,困躓冀、徐之郊,制命紹、布之手,太祖拯而濟之,與隆大好。

楊戲:皇帝遺植,爰滋八方,別自中山,靈精是鍾,順期挺生,傑起龍驤。始於燕、代,伯豫君荊,吳、越憑賴,望風請盟,挾巴跨蜀,庸漢以並。乾坤復秩,宗祀惟寧,躡基履跡,播德芳聲。華夏思美,西伯其音,開慶來世,歷載攸興。

劉淵:故孝愍委棄萬國,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終有泰,旋軫舊京。

習鑿齒: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王勃:以先主之寬仁得眾,張飛、關羽萬人之敵,諸葛孔明管、樂之儔,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幾有濟矣。然而喪師失律,敗不旋踵。奔波謙、瓚之間,羈旅袁、曹之手,豈拙於用武,將遇非常敵乎?

朱敬則:蜀先主抱英濟之器,無角逐之材。遠竄荊蠻,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劉璋之政衰。國小人夷,風頹俗陋。

杜甫: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劉禹錫: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何去非:方其豪傑並起,而備已與之周旋於中原矣。始得徐州而呂布奪之,中得豫州而曹公奪之,晚得荊州而孫權奪之。備將興復劉氏之大業,其志未嘗一日而忘中州也。然卒無以暫寓其足,委而西入者,有曹操、孫權之兵軋之也。

蕭常:昭烈父子以帝室支屬,介在一隅,而正位號,尚數十年,由先漢至是,垂祀五百,三代以還,葢未之有。人主之結人心,其效廼爾,有大物者,庸可忽諸。

郝經:漢得天統,莽簒而在光武,操竊而在昭烈。魏吳雖僣,猶夫吳楚也。昭烈天資仁厚,宇量(闕)毅,巋然一世之雄。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崎嶇百折,僨而益堅。顛沛之際,信義逾明。故能終系景命,信大義於天下。任賢使能,灑落誠盡,使諸葛亮以死自效。復見三代君臣,高、光為不亡矣。國賊未討,境土未復,而僨軍崩殂,哀哉!

陶宗儀:備又非人望之所歸。周瑜以梟雄目之,劉巴以誰人視之,司馬懿以詐力鄙之,孫權以猾虜呼之。

楊璟:昔據蜀最盛者,莫如漢昭烈。且以諸葛武侯佐之,綜核官守,訓練士卒,財用不足,皆取之南詔。然猶朝不謀夕,僅能自保。

孫承恩:賢矣昭烈,寬厚弘毅。崎嶇立國,仗信履義。推誠任賢,肝膽孚契。顧命數詞,可訓後世。

何良臣:劍用則有術也。法有劍經,術有劍俠,故不可測。識者數十氏焉,惟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此在學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王夫之:劉先主以漢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賢圖治,民用乂安,尚矣。

就是這樣,很多人看了點所謂的揭秘,就認為劉備很差很虛偽,可是你們卻不知道在很多人心目中劉備是最好的老闆。還是那句話:劉備的一生,他對得起百姓和部下,愧對的,只有他的妻子。

對了,有人或許會問孫權比劉備如何:

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諸葛亮後為劉備所用,一生鞠躬盡瘁、無怨無悔,至於孫權對部下的胸襟,懂的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