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姜瓖大同叛乱

明末清初,政局动荡,诸方势力角逐华夏。东北沙俄已有侵占之心,满清虎视中原,北京朱由检勉力支撑,西北李自成待机而动,西南张献忠割据一方。这个时候正是豪杰奋战之时,而姜襄大同叛乱就是这时候的一次动乱。

姜瓖(?-1649年),明末清初将领, 陕西榆林人。和李自成算是老乡。姜瓖原为明大同总兵官,李自成挥师进攻北京途中,他主动献城投降;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撤回关中,他又举地降清。清廷命其佩征西前将军印,大同总兵,仍镇大同。

明末清初的姜瓖大同叛乱

清大同总兵官姜瓖叛清反正,是有历史大背景的,与当时骤然而起的“反正”潮是密不可分的。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清江西提督金声桓等四五十员将领于南昌举兵反正抗清,归附南明永历政权。三月下旬,清都督同知陈友龙在靖州起兵反清,相继收复湘西、湘南三十余城。闰三月初十,清广东提督李成栋举广东反正,得到广东十府七十余州县群起响应。四月,清甘州总兵丁国栋与副将米喇印两位回族将领于兰州起兵反清,得到嘉峪关内外回民的云集响应,关中大震。这些原明将、如今的清高级将领的叛清反正,在政治上、军事上均对清政府产生巨大影响。

这股强劲的反正风将姜瓖的心也给吹活了。九月份,姜瓖主动派人潜往北京,同联结山东义军反清的原明降将刘泽清沟通,愿意一同起事反清。清军平定山东叛乱后,得知刘泽清串联义军之事,遂捕杀之。刘泽清出事丢命,参与者姜瓖自然心慌。十一月中旬,清廷命英亲王阿济格、多罗端重郡王博洛、多罗承泽郡王硕塞等大将率领八旗军驻防大同,名义上是备御漠北喀尔喀蒙古部族的侵扰,实则准备抓捕怀有貮心的姜瓖。清廷这一举动,不能不让心怀叵测的姜瓖起疑,且“每日朝参,不胜烦苦,欲谋去之而未有便”。正当姜瓖疑惧之时,适逢进驻大同的八旗前锋军兵抢掠民间妇女,激起了众怒民愤,大同驻军自发地倾营出动抗击八旗兵。老百姓也跟着并力合击,军民联手将八旗前锋兵打得大败。高级将领反正狂潮、清八旗主力压境“助防”、大同军民自发反抗八旗兵的暴行,多种原因叠加,促使了姜瓖举兵叛清。

十二月初三,清大同总兵姜瓖率领部众奉表永历帝反正,权称“平虏大将军”,下令军民解辫易服,数清十大罪状,并收复了大同所属州县。阿济格闻报姜瓖反叛,遂于初十日率军进抵大同,深挖十道堑壕围困城池。姜瓖出战大破之,逐北至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多尔衮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又对姜瓖进行劝降,宣布若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但劝降无效。姜瓖在晋北一带头,朔州、宁武、偏关等地的驻军将领也纷纷起兵反正,偌大的山西除了省会太原府以东、以南地区,几乎遍焰反清的烽火;反正狂潮竟蔓延至陕西、宁夏,如此一来,陕甘宁连成一片,声势极盛,清廷震动。

明末清初的姜瓖大同叛乱

多尔衮

姜瓖大同举兵叛清反正,遭到了同其他各地反正将领一样的命运,那就是败亡。大同历为北方军事重镇,明九大边镇之一,是京师的西北门户,对北京威胁极大。清廷双管齐下,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一方面施以军事围剿,调派名将精兵镇压。来年八月,姜瓖麾下叛将杨振威等将领降清,袭杀姜瓖及其兄弟,函首出城投降,历时八个多月的大同叛乱平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