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上節內容我們講到先天八卦圖每卦第三爻(上爻)組成的圖形是月亮運行一個月的示意圖;但這樣講後還是有的人不是很明白,本節著重介紹這個內容。

上節內容提到先天八卦圖是太陽運轉一年過程中的陰陽變化示意圖,即先天八卦圖是陰陽消長示意圖。

我們來看下《先天八卦陰陽消長圖》與《月相盈虧圖》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先天八卦陰陽消長與月相盈虧的順序暗合,故《先天八卦配月相盈虧圖》示意如下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由此圖可以看出:月相的盈虧與先天八卦的陰陽消長趨勢是一致的。

1、乾卦純陽,陰氣全盡,陽氣正盛之時。望月之時,月相全明,故以純陽之卦乾卦配之。

2、巽卦,陰氣始凝,陽氣始虧之時。虧凸月,月相漸黑,故以陰氣始凝之巽卦配之。

3、坎卦,陰陽相搏,陽氣雖猶在,但陰陽已勢均力敵,會繼續向陰發展,故坎卦居此位。下弦月,半明半暗,陰陽相當,此時月相雖虧猶明,此後月相會繼續向虧發展,故以坎卦配之。

4、艮卦,陽氣將盡,陰氣將盛之時。殘月,月相將全黑,故以陽氣將盡之艮卦配之。

5、坤卦,陽氣全盡,陰氣正盛之時。晦時,月已不可見,故以陽氣全盡之坤卦配之。

6、震卦,陽氣始生,陰氣將退之時。眉月(娥眉月),月相將明,故以陽氣始生之震卦配之。

7、離卦,陰陽相博,陰氣雖猶在,但陰陽已勢均力敵,會繼續向陽發展,故離卦居此位。上弦月,半暗半明,陰陽相當,此時月相雖明猶虧,此後月相會繼續嚮明發展,故以離卦配之。

 8、兌卦,陰氣將盡,陽氣將盛之時。盈凸月,月相將全明,故以陽氣將盛之兌卦配之。

自震至乾,為陰消陽長之時;此為朔月向望月發展之時。

自巽至坤,為陰長陽消之時;此為望月嚮晦月發展之時。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下面我們來看月相的形成過程:

月相是對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一個農曆月的月相盈虧為:朔月(新月)、眉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月(滿月)、虧凸月、下弦月、殘月(娥眉月)晦月(黑月)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1、朔月(新月):此時為新露微光之月;農曆每月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北半球)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相當於“黑月亮”),稱為新月或朔,其視形狀見圖中A位置。此月相與太陽幾乎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2、眉月(娥眉月):此時為細如眉形之月,初三至初五之月相皆可稱為眉月。新月過後,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從而使月球離開地球和太陽中間而向旁邊偏了一些,即月球位於太陽的東邊。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個月面朝西,地球上的人們(北半球)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鐮刀形,凸面對著西邊的太陽,稱為眉月,其視形狀見圖中B位置。眉月日出後月出,日落後月落,與太陽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當太陽落山後的一段時間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眉月。

3、上弦月:月相呈現凸向右邊(或西邊)的半圓形,通常見於農曆的初七或初八。此時由於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成為直角,即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亮面朝西,呈半圓形叫上弦月,其視形狀見圖中C位置。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它出現在正南天空,假設觀察者位於北半球中緯度,( 下同) 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上半晚可見。

4、盈凸月:上弦月之後,由半圓漸漸飽滿之月相,常見於農曆十至十二日之月相。此時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月相變成凸月,其視形狀見圖中D位置。凸月正午後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後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半晚可見。

5、望月(滿月):月球呈現圓輪之月相,見於約農曆的十五或十六日。此時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由於白道面與黃道面有一夾角θ

θ平均值為5°09′),因此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人們能看到一輪明月,稱為滿月或望月,其視形狀見圖中E位置。滿月在傍晚太陽落山時的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子夜時位於正南天空,清晨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虧凸月:滿月之後,月形漸虧,但尚未達至半圓之月相,常見於農曆二十日左右。此時月相又變成凸月,但月面朝東,其視形狀見圖中F位置。此時為黃昏後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見。

7、下弦月:月相呈現凸向左邊(東邊)的半圓形,通常見於農曆的二十二或二十三日。此時 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其視形狀見圖中G位置。它在子夜時升起在東方地平線上,黎明日出 時高懸於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8、殘月(娥眉月):下弦月之後,月相又變為細如眉形之月,此時稱為殘月(娥眉月),見於農曆二十五日前後。

此時月相又變成眉月,亮面朝東,其視形狀見圖中H位置。此時子夜後月出,黃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見。

9、晦月(黑月):一月之末,月全黑而不得見,此為農曆的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10、月球隨後繼續向東運行,又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即A點,月相變為朔。

由此可見,月相的變化依次為 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盈凸月→滿月(十五,十六)→虧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殘月→晦月/新月。月球由A點經B點→C點→D點→E點→F點→G點→H點,月球繞地球公轉一週,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經歷的時間間隔為一個農曆月,即月相變化的週期,叫做朔望月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先天八卦圖與月相圖之間的關係(月相圖: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圈)

以上是月相的形成過程。

下節:先天太極八卦圖的唯一準確畫法及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