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政府這麼多錢,造假這麼多,不暴雷才怪!

1.假瀏覽器

近期,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紅芯瀏覽器拿到了2.5億融資。

騙了政府這麼多錢,造假這麼多,不暴雷才怪!

騙了政府這麼多錢,造假這麼多,不暴雷才怪!

紅芯聲稱:這款瀏覽器基於自主研發的國產瀏覽器技術,為政企打造一億人的安全工作入口。

騙了政府這麼多錢,造假這麼多,不暴雷才怪!

從昨天開始,有關“紅芯”公司瀏覽器造假的消息就傳播開來,矛頭直指標榜著“自主”、“國產”、“打破壟斷”紅芯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

醜聞被曝光之後,紅芯瀏覽器在官網已經不能下載,紅芯聯合創始人兼 COO 高婧回應到:“紅芯瀏覽器包含Chrome在裡面,但並非是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創新。”在高婧看來,紅芯瀏覽器利用自有的開源數據,且自己寫了“1000萬行代碼”,符合“自主”+“可控”的要求。

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可以簡單歸納為一次嚴重“商業欺騙”行為,隨著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發覺,紅芯瀏覽器似乎與谷歌Chrome瀏覽器“師出同門”,安裝文件在多次解壓縮後出現了“Chrome”字眼的文件,不僅鎖定為Chrome的版本號為49.1,而且安裝程序的文件屬性中也赤裸裸地顯示著原始文件名為Chrome.exe。

這意味著不僅所謂的紅芯內核是無稽之談,就連基於Chromium開發瀏覽器的工作也是做得乏善可陳。

瀏覽器的造假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漢芯”造假事件。

2.假芯片:驚世“芯騙”

2006年上半年,上海交通大學“漢芯造假事件”震驚全國,花費國家上億元科研經費研發出來的“漢芯”系列芯片竟然是假的。

一夜之間,當時的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長江學者、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進從“民族英雄”淪為欺世盜名的騙子。

2003年,因為聲稱發明出了“漢芯一號”,時年35歲的陳進一夕成名。根據當時的報道,陳進所發明的“漢芯一號”“採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半導體工藝設計,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個集成塊上有250萬個器件,而且具有32位運算處理內核,每秒鐘可以進行2億次運算。”“這一成果接近國際先進技術,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

“漢芯”的誕生,在當時被定義為“中國微電子領域裡程碑”,“漢芯之父”陳進自此攀上人生巔峰。

騙了政府這麼多錢,造假這麼多,不暴雷才怪!

“漢芯”負責人陳進及其團隊聲稱自主發明的“漢芯一號”

2006年,因為神秘人的舉報和媒體的介入,陳進和“漢芯一號”從神壇驟然跌落。

根據當時的公開報道,所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漢芯一號”,實則為陳進僱人把從美國買來的芯片原標誌磨掉,加上自己的標識而成。“漢芯”誕生後,陳進藉此榮耀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

當年陳進用打磨過的摩托羅拉芯片冒充漢芯,騙取了上億科研經費。最後事情敗露之後,國家只是撤銷了他的教授資格。無論是國家還是上海交大都對陳進的造假行為,隻字未提追究。

假瀏覽器、假芯片,這個社會還有什麼不能假?對!投資理財平臺也是各種假、欺詐。

3.假的投資平臺

最近,中國金融投資領域最“火”的絕對莫過於P2P!30天不到,近200家機構集體爆雷;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組織P2P高管集體參觀監獄;更有行業內的“資深人士”出招:想幹P2P,先準備一張綠卡!

騙了政府這麼多錢,造假這麼多,不暴雷才怪!

不可否認,曾紅極一時P2P的遮羞布,終究還是被扒下了。

但是,在當今這個“理財”成為全民剛需的大時代裡,即使P2P完了,只要有貪婪在作祟,騙局就會一直存在。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還沒有哪一個行業步及如此多的公司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兩兩個月,跑路近兩百家,這個行業到底怎麼了?

其實說到底,無論是假芯片、假瀏覽器,還是假的投資理財平臺,都折射出了這個社會的悲慘現實、人性貪婪無恥的現實:總有那麼一群膽大包天的騙子,他們欺上瞞下,拿著國家的錢,拿著人民韭菜的錢,並且跑路了。

芯片造假,瀏覽器造假的事可能距離我們普通人比較遠,他們欺騙的是國家和資本的錢,而那些虛假的投資理財平臺,實實在在的騙走了我們普通大眾的錢,面對這個跑路的假投資平臺我們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